国内有关造纸化学品文献摘要

2017-01-20 22:58
造纸化学品 2017年6期
关键词:木素纸业题名

(编者按:本栏目收录最新国内相关造纸期刊公开发表的涉及造纸化学品的有关文献,内容包括文献题目、作者、刊名、发表年份、卷(期),起止页码和摘要。)

文献题名: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纸尿裤中环氧乙烷残留量

作者:邓小文,兰丽丽,蒋小良,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2):25-27

因纸尿裤在其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环氧乙烷进行消毒,所以在成品中残留有环氧乙烷。该文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分析测定纸尿裤中环氧乙烷残留的方法。样品经处理后,在温度70℃下加热平衡时间25 min,并取顶空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以基体匹配校正法有效消除基质效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纸尿裤基质中环氧乙烷的质量在0~100 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y=4.265x-1.126,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方法的检出限为2.0 μg/g。纸尿裤样品的不同质量浓度加标回收率在88.6%~9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9%。该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纸尿裤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快速测定。

文献题名:纸尿裤和卫生巾中的甲醛检测

作者:粟小斌,郭盛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2):28-30

摘要:即将颁布的标准《生活用纸及纸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对甲醛检测推荐了乙酰丙酮法和液相色谱法,但成批量检测起来耗时、耗力。通过研究间苯三酚法或品红-亚硫酸法,方便生产企业对批量纸尿裤卫生巾中的甲醛进行测试,且快速检测法的检出限能达到液相色谱的检出限要求,而快速检测法比常用方法节省时间。

文献题名:杨木乙酸-乙酸钠强化预水解过程中固相组分的变化规律

作者:刘艳汝,秦梦华,傅英娟,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2):37-42

摘要:研究了经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高温预水解后,杨木木片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乙酸-乙酸钠共轭酸碱对可以通过稳定预水解过程中的pH,对木片化学组分的溶出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木片经预水解后其中的聚戊糖和综纤维素含量明显下降,酸不溶木素含量有所降低,而有机溶剂抽出物含量、酸溶木素含量和灰分含量均有所增加。采用较低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比有利于木片化学组分尤其是半纤维素的脱除。

文献题名: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六价铬的溶出量

作者:喻零春,邓小文,曾铭,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2):43-46

摘要:以盐酸为萃取剂,建立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六价铬溶出量的分析方法。用量浓度为0.07 mol/L的盐酸溶液萃取样品中六价铬,经IonPac AS7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优化ICP-MS仪器条件和色谱柱的选择,并考察流动相和进样体积等对不同形态铬的保留时间及分离度的影响,确定选择硝酸铵为流动相,其量浓度为75 mmol/L、pH=8.0时,三价铬和六价铬可达到最佳分离。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六价铬的检出限为0.020 μg/L。在分别0.05、0.2和0.5 μg/L加标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4%~96.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4%。

文献题名:废纸造纸企业IC反应器酸化事故分析

作者:吴笑冬,薛国新,朱国良,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2):51-53

摘要:高浓度污泥和良好的传质效果使IC反应器在废纸造纸污水治理中应用广泛。该文介绍一家废纸造纸废水处理中IC反应器酸化事故的案例。分析造成IC反应器事故的因素,并介绍了事故后IC反应器的恢复措施。

文献题名:热敏纸的积碳和黏纸问题的探讨

作者:张东娜,孙华刚,远藤孝文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2):59-62

摘要:热敏纸在POS以及物流标签等领域应用过程中,出现积碳导致打印不清楚甚至造成打印头破坏的情况;出现黏纸导致较大的噪音或打印压缩、白条的情况。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打印机的正常使用。首先对积碳和黏纸的机理、现象和危害进行了介绍,其次对评价方法做了阐述,最后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文献题名:PFI磨打浆,提升阔叶木溶解浆的性能

作者:李志军,王强,刘姗姗,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4):6-10

摘要:以阔叶木溶解浆为原料,探讨了打浆处理对溶解浆反应性能、黏度、α-纤维素含量、碱溶解度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打浆度的升高,浆料的反应性能逐渐提高,黏度逐渐降低,α-纤维素含量稍有下降,碱溶解度降低;在PFI磨打浆转数为20 000 r时,浆料打浆度为47°SR,此时浆料的反应性能由60%提高到71%,黏度由686 mL/g降低到672 mL/g,α-纤维素含量为85.2%,碱溶解度S10、S18分别为8.9%、8.1%,ESEM观察发现纤维分丝帚化现象显著,均有利于后续黏胶纤维制备工艺的进行。打浆处理对于降低溶解浆下游产业中化学品用量,推进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题名:不同预处理对二次纤维组分及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奇明,蒋绮雯,戚军军,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4):11-15

摘要:选取了5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废纸二次纤维进行处理,分别为球磨、超声波、蒸气爆破、离子液体及碱性H2O2预处理。对原纸及处理后的二次纤维进行组分分析并测定纤维素的平均聚合度,最后对其进行FIRT、SEM、XRD表征分析。探究了纤维原料组分及结构的变化,并与未处理废纸纤维原料进行对比,为后续提高二次纤维的综合利用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文献题名:多木素体系中过渡金属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规律

作者:刘波,张琦,张学金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4):16-19

摘要:研究了木素/锰体系、木素/铁体系,以及木素/锰/铁体系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规律。并选用乙二胺四乙酸、硅酸钠、硫酸镁等过氧化氢稳定剂,探究其在控制木素/金属体系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素/过渡金属体系中,过氧化氢的分解符合伪一级动力学行为规律;其中,木素/铁体系的过氧化氢分解伪一级速率常数kobs为0.006 8 min-1,木素/锰体系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常数kobs为0.006 3 min-1,木素/铁/锰体系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常数kobs为0.005 3 min-1。可见,在木素存在条件下,铁/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存在协同促进作用。另外,硫酸镁、硅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等常用稳定剂,对木素/过渡金属体系中过氧化氢分解有抑制作用。当乙二胺四乙酸单独添加时,对木素/铁/锰体系过氧化氢分解的抑制作用最强,伪一级速率常数为0.000 4 min-1。

文献题名:聚烯烃双组分纤维分散性能的研究

作者:赵丽君,刘文,周立春,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4):20-26

摘要:通过观察聚烯烃双组分纤维(ES)在水中分散情况,评价隔膜纸基初始抗张强度和透气率指标,并结合显微镜观察成纸后隔膜纸基表面纤维分散和絮聚情况,研究了聚烯烃双组分纤维(ES)分散性能,得出消泡剂对纤维分散性的影响大于PEO,消泡剂加入量3%较适宜,加入位置为疏解时加入或疏解和抄纸时均分加入;PEO用量在0.5%~1.5%之间较适宜,加入位置为抄纸时,此时聚烯烃双组分纤维(ES)在水中分散均匀,隔膜纸基初始强度较高、透气率低、匀度好。

文献题名:水性色浆固着剂聚乙烯胺使用工艺优化

作者:史海真,刘文,李鸿凯,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4):27-31

摘要:探讨了聚乙烯胺添加位置、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系统pH和搅拌湍动对其使用效果的影响,得出聚乙烯胺添加位置应在水性色浆之前、磨浆工序之后;并且聚乙烯胺反应时间以及水性色浆染色时间均较短,只需0.5 min,聚乙烯胺反应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5 min;另外温度变化对其使用效果无明显影响,但pH影响较大,宜控制在5~7之间;此外聚乙烯胺还能显著提高浆料的抗剪切能力,减少水性色浆的脱落。

文献题名:控制胶粘物沉积在纸机上的洁净酶的应用

作者:姜艳春,薛国新,王宏伟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4):32-36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生物酶制剂在控制造纸胶粘物沉积方面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效果。试用结果表明,该洁净酶TM的使用减少了胶粘物在纸机成形网和毛毯上的沉积,改善了纸机的滤水性,降低了蒸气消耗,从而大大提高了纸机的产量。

文献题名:打浆工艺对高档美纹纸剥离强度的影响

作者:李鸿凯,刘文,路崇斌,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4):37-40

摘要:美纹纸属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种纸产品。调查发现,国内美纹纸年产量达4万t,平均售价约1.3万元/t(纸)。每年仍需要进口大量高档美纹纸,主要原因是国内高档美纹纸的剥离强度与进口同类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该文通过对打浆方式、针叶木打浆度和阔叶木打浆度因素对美纹纸剥离强

度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通过优化打浆工艺提升美纹纸的剥离强度。

文献题名:SEC-MALS测定聚丙烯酰胺衍生物相对分子质量

作者:占正奉,陶正毅,兰晶,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6-10

摘要:以0.3 mol/L NaCl与0.003 mol/L NaN3的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体积排阻色谱结合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S)及示差折光联用技术测定了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衍生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此种衍生物在该流动相中的折射率增量为0.149 mL/g,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06,均方根半径为46.9 nm,其分子在流动相中呈适当松散的球状多支链构型。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该文重点介绍了此种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技术在MALS检测器校准、样品归一化处理、折射率增量测定及进样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文献题名:超细高岭土在造纸涂布领域的应用研究

作者:路崇斌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11-16

摘要:以高岭土的主要性质及其结构特点为基础,介绍了超细高岭土的生产制造、作用机理以及在造纸涂布领域的重要作用,它能显著改善纸的表面平滑度、光泽度和适印性能。

文献题名:纸板用新型表面增强剂的开发

作者:刘怡然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17-19

摘要:介绍新研发的纸页表面涂布用表面增强剂,具有良好的纸页z向渗透性能,从而可赋予瓦楞纸板原纸优良的环压强度,并且该新型PAM对瓦楞纸板成形时的贴合性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文献题名:超疏水纸表面的形成机理及研究进展

作者:朱陆婷,王锋,王海松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20-28

摘要:超疏水表面因为具有自净性、抗蚀性、抗生物淤积、防雪防雾等特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总结了超疏水表面形成的机理和制备超疏水纸所需的关键条件,综述了近年来超疏水纸张的研究现状,对不同方法制备的超疏水纸张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同时对超疏水纸张的发展前景及实际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简单介绍。

文献题名:汽车发动机空气过滤纸的阻燃性能研究进展

作者:马珊珊,张美云,杨斌,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29-36

摘要:汽车发动机空气过滤纸具有除杂防尘、减少磨损等特点,已成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部分。该文从介绍空气过滤介质的背景出发,综述了阻燃型滤纸研制和应用的必要性,总结了燃烧的原因和阻燃的机理,归纳了常用的耐高温纤维、阻燃剂和树脂增强剂的特点,分析了几种阻燃剂与滤纸结合方式的优缺点,并展望了阻燃型环保滤纸的发展趋势。

文献题名:基于响应面法的防水铜版纸原纸生产工艺参数优化

作者:舒服华,朱兵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37-43

摘要: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铜版纸原纸3个生产工

艺参数:湿强剂、打浆度和松香胶与原纸等4个工艺目标紧度、抗张强度、表面吸收质量、光泽度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并对铜版纸原纸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工艺目标和综合工艺目标优化。优化结果为:湿强剂为1.0%,打浆度为35°SR,松香胶为2.0%;此时,纸张的紧度为0.482 2 g/cm3,抗张强度为5.705 6 kN/m,表面吸收质量为46.133 g/cm2,光泽度为26.781。验证试验表明,实际铜版纸质量指标与优化结果基本一致。

文献题名:拉曼光谱法检验热敏纸的研究

作者:苏航,姜红,陈煜太,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44-49

摘要:目的:建立拉曼光谱法检验热敏纸的方法。方法:利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对收集到的70个不同品牌的热敏纸样品进行检验分析,得到热敏纸样品拉曼光谱图。结果:依据测得的热敏纸样品拉曼光谱图及样品中所含填料的种类和含量的不同,对热敏纸样品进行区分。结论:该实验方法操作简便,不破坏检材,重现性好,可用于对热敏纸物证的检验区分。

文献题名:阔叶木浆对工业滤纸原纸透气度和孔径的影响

作者:宋成,薛国新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50-53

摘要:阔叶木浆较低的价格和对孔径的控制能力使得其在工业滤纸的生产中广泛应用,但阔叶木浆的纤维相对较短、细,对滤纸透气性能限制较大。实际生产经验显示,随着阔叶木浆加入量的提高,滤纸孔径逐渐缩小,透气度大幅降低。准确地确定阔叶木浆加入量,能够合理控制孔径和透气度的范围,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阔叶木浆价格较低的优势,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验结果显示:阔叶木浆的加入量与滤纸孔径和透气度均呈现出反比例函数图像,并可以求出关系式。

文献题名:自透接装纸对降焦减害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作者:梁洁,翟继岚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54-57

摘要:滤嘴通风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普遍的降焦手段之一,因其技术较为简便,且降焦效果明显而被广泛使用。目前主要是通过使用激光打孔接装纸,辅以高透成形纸的通风滤嘴实现。用自然透气度的接装纸代替打孔接装纸,可以免去打孔工序。将不同透气度的自透接装纸卷制成香烟样品,分析样品的主流烟气中有害物质的释放量、通风率、通风率变异系数,并对卷烟感官进行了评吸。在同等条件下与激光打孔烟用接装纸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透气度的情况下,自透接装纸样品的一些有害成分如烟碱、焦油、巴豆醛、CO等的释放量更低,通风率变异系数均值为5.84%,低于打孔接装纸样品(6.67%);当透气度低于160 CU时,自透接装纸样品烟香更丰满、细腻、谐调,余味更纯净舒适。

文献题名:非挥发性物质总迁移量检测方法在烟用接装纸原纸检测过程中的研究及应用

作者:邓立锋,孙岩,李贤勇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58-60

摘要:以非挥发性物质总迁移量检测方法为理论依据,针对烟用接装纸原纸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试样形状与尺寸、支撑架挂样方法、蒸发残余量、加热板温度、烘干方法等参数的细化实验研究,在保证测定结果稳定性和准确性前提下,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方案。该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提升了检测效率。

文献题名:SWP在彩烙纸中的应用

作者:周大仕,于彦凤,单秋萍,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61-63

摘要:SWP是一种亲水性的、聚烯烃类、多分歧状的化学纤维,其低熔点性可以赋予纸张热烙后变色的独有特性,使烫印后的纸张图案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是一种无法替代的高机能纤维。该文介绍了SWP的性质、使用方法以及对成纸指标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文献题名:PVA水溶纤维在水印防伪纸中的应用

作者:于彦凤,周大仕,丛永宁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7,38(16):64-66

摘要:针对凯丽特种纸股份有限公司在以100%棉浆生产水印防伪纸时,存在抗张强度和耐破度低的问题,介绍了水溶性PVA的性质、增强机理,水溶性PVA的选择、使用条件和取得的效果。

文献题名:大气环境下白卡纸氧化生成甲醇的经验模型

作者:阳玉琴,何亮,胡会超,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7,36(3):5-8,48

摘要:以烟用白卡纸为研究对象,通过充氮气,在不同温度下平衡不同时间等方式,考察了大气环境下其氧化生成甲醇的规律;通过甲醇生成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甲醇生成的经验模型,即:COM=2.63×10-6·e0.068 1T。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描述大气环境中白卡纸甲醇生成量的变化,与实际检测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74)。因此,该模型可对白卡纸贮存过程中氧化生成甲醇的状况进行很好的预测,进而为基于贮存和使用条件控制白卡纸甲醇的生成量提供指导。

文献题名:醇解木质素基聚氨酯薄膜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作者:吴鸿楼,谌凡更,王静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7,36(3):9-14

摘要:以醇解木质素、聚乙二醇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原料合成聚氨酯薄膜,探讨了异氰酸酯指数以及木质素添加量对木质素基聚氨酯薄膜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添加量为20%,异氰酸酯指数为1.9时木质素基聚氨酯薄膜的力学性能指标达到最佳,其拉伸强度为11.77 MPa,断裂伸长率为362.98%;木质素的添加可以改善聚氨酯热稳定性;木质素基聚氨酯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木质素添加量的增大有明显的提高;木质素的添加量为20%时,异氰酸酯指数的增大对木质素聚氨酯薄膜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Tg随异氰酸酯指数的增大逐渐增大。

文献题名:纤维素纳米纤丝的制备及在纸张涂布中的应用

作者:王晨晨,陈港,张宏伟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7,36(3):15-18,25

摘要:通过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剂预处理结合超声处理制备纤维素纳米纤丝(CNFs),制得的CNFs的直径为5~20 nm,长度为500~700 nm。将CNFs作为涂布助剂应用于白卡纸涂料配方中,研究CNFs的用量对涂料黏度、涂布纸表面强度、平滑度和抗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Fs含量为2%时,涂料的黏度为709 mPa·s,涂布纸的表面强度为4 m/s,平滑度为174 s,相对于CNFs含量为0%时分别增加了47.56倍、40.35%和47.46%;由于CNFs的亲水性,CNFs的加入使得涂布纸的抗水性能下降。

文献题名:棕榈酸壳聚(寡)糖酯/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稂雄妃,赵光磊,刘加奎,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7,36(3):19-25

摘要:对壳聚(寡)糖化学改性合成不同取代度长链的棕榈酸壳聚(寡)糖酯,于8%氢氧化钠、6.5%硫脲、8%尿素溶剂中制备出棕榈酸壳聚(寡)糖酯/复合膜并研究其性能。FT-IR结果表明,棕榈酸壳聚(寡)糖酯与纤维素能形成氢键,具有一定的相容性。XRD谱图表明:棕榈酸壳聚糖酯的加入会稍微降低复合膜的结晶度,而棕榈酸壳寡糖加入会使复合膜的结晶度增加15.8%;复合膜的接触角随棕榈酸壳聚(寡)糖酯含量的增加分别由19.9%增加到39.0%和39.6%,疏水性能增加;最大拉伸应力在棕榈酸壳聚(寡)糖酯含量6%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3.6 MPa和33.1 MPa,比纯纤维素膜提高了0.56倍和1.80倍。抗菌性能测试显示,复合膜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大于纤维素膜,且随棕榈酸壳寡糖酯含量的增加先增强再减弱,在6%时达到最大的2.39 cm抑菌圈直径,比未改性壳寡糖纤维素膜抑菌圈直径增大14.9%。

文献题名:硫酸盐蔗渣浆臭氧氧化-高压均质处理制备纳米纤维素的研究

作者:钟宏先,刘明友,高欣欣,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7,36(3):26-28,62

摘要:硫酸盐蔗渣浆经过臭氧精炼氧化和PFI磨浆得到的微晶纤维素,和市场上购买的微晶纤维素,经过不同浓度的硫酸预处理,再经过动态高压微射流均质机的纤维细化处理,通过单因素对比实验,得出实验的最佳条件为:预处理硫酸浓度为60%,高压均质处理纤维浓度是1/800,均质次数为16次,均值压力为124 MPa,以上实验条件下,实验室自制所得微晶纤维素、山东微晶纤维素和江苏微晶纤维素制备的纳米纤维素的平均粒径大小分别是12.3、43.6和86.3 nm。

文献题名:臭氧预处理硫酸盐蔗渣浆工艺的研究

作者:高欣欣,刘明友,田霄飞,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7,36(3):29-32

摘要:以氧脱木素后硫酸盐蔗渣浆为原料,研究了臭氧处理前后纸浆性能及纤维微观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后纤维表面出现大量沟壑,说明纤维结合力有所降低,即臭氧处理促使纤维之间氢键的联接断裂;纸浆的黏度、卡伯值随着臭氧处理的强度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结晶度和羧基含量较处理前有明显增加,为进一步制备纳米纤维素提供有利条件。

文献题名:新填料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作者:戴尚志,刘文,刘福财,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7,36(3):33-36

摘要:用相同分子结构和形态,不同目数的非金属矿体材作为新填料,逐步替换滑石粉抄纸成纸,通过测定纸张性能,考察新填料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索填料粒径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新填料替换部分滑石粉后,纸张物理强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粒径较小的新填料,在完全替代的情况下,纸张物理强度与滑石粉加填的相当;同时,粒径越小的新填料替换滑石粉后,有助于提高纸张紧度、灰分、平滑度等指标;纸张油墨吸收性能与填料粒径大小关系较大,大粒径的新填料不利于油墨吸收。

猜你喜欢
木素纸业题名
KPP集团(庆真纸业网络)
纸业时代社
栖凤阁题名记
工业碱木素的纯化及其性质分析
仿生酶菌协同体系预处理木质素机理及特性
12家纸企入选四川省2018年度节水型企业名单
工业碱木素不同纯化方法的效果比较
乙醇木素的提纯研究
文章题名要求
文章题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