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势与机制研究

2017-01-20 13:19邬移生
求知导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机制研究隐性课程优势

摘 要: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以下简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可以使两种文化融合,使两种目标培养契合,使两种教学方式优势互补,这是其优势所在。同时在校企合作开发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过程中高职可以通过导向机制、接受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等机制建设来促进隐性课程的制度化,增强其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优势;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7-1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阶段性成果(XJK013CDY009)。

作者简介:邬移生(1973—),女,副教授,硕士,现任职于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势

1.两种文化的融合给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开辟了新领域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挖掘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资源,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得以碰撞和融合,可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优越性。

高职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格和人生道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素质,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是一种教书育人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以提高企业凝聚力为目标,用企业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丰富校园文化,是一种为了保障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而构筑的生产经营文化。这两种文化都是以人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着眼点;都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都具有系统性、隐蔽性、普遍性、时代性等特点。

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可以把两种文化积极地利用和融合起来,做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联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为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开辟新领域。

2.两种培养目标的契合给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是这么阐述的:“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广、素质高等特点。”也就是说,高职是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岗位专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 这四种能力。这种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企业对人才要求的目标是契合的,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这种目标更容易实现,因为学生的职业素质仅仅通过在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形成的,而要通过在企业的真实学习和实践才能实现。企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虽然各个具体的企业会有不同的要求,但企业对员工的培养都很重视,一些优秀企业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理论。如万科特别强调员工的学习和企业精神,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给员工一个有挑战性的工作是最好的培训方式”。这是万科长久以来一直稳居中国房地产业龙头老大地位的秘诀之一。高职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为企业服务的,当我们了解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就要努力按企业的要求去培养人才,把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校和企业进行人才的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3.两种教学方式的互补给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开发开辟了新的路径

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可以和企业进行沟通,一起制订课程开发的实施理念,从而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职业需求达成一致,对专业技能、知识结构进行更新调整,通过对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三方面的综合利用,使课程开发理念落实到位。校企合作下,不仅学校成了教学主体,企业也成为教学的主体。所以,学校不仅在课程开发的内容上可以与企业达成一致,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形式上也可以互补。学校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讲授的方式为主,以理论知识为主,这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的教育更多偏向于讲授式的教学和讨论式的教育。而企业则主要以实践进行教育,如通过教育学生在工作中与同学、与其他员工交往中,如何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面对困境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学以致用,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机制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虽然我国学界对其定义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已达成一定的共识。其中具有权威性的定义是张耀灿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运行过程中的各主要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这个定义主要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控制论分析模式,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价值性和目的性。而马奇柯的定义从系统论、控制论的角度来谈思想政治教育,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为了实现人们所期望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一定构成方式、作用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运行方式和有效调节方式的总和。”所以他的这个定义相对来说更契合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和目标。

隐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其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同理,只不过这一机制是从隐性角度来强调的。为了实现隐性教育的目的,制订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机制,让其渗透到教学、学生管理及服务的全程之中,则需要从两点入手。

1.从制订机制的主体来说,校企合作开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机制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来考量

(1)宏观机制。宏观机制是指教育部制定颁发的有关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除此以外,还包括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颁布的有关学生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现在,高职已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专门针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却仍空缺,而高职教育确实有其特殊性,所以针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特定的规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制度应该是从国家战略高度和全局性长远利益出发,保障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顺利运行的纲领性文件。而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各高职及其相关部门和组织应结合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政策,做到原则性和具体性的统一。

(2)微观机制。除了完善宏观机制,还要完善微观机制。微观机制主要是指在我国现行的宏观教育体制和宏观环境的大背景下,各高职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或为解决某些具体的、细微的问题而制定的制度规范。制定微观机制的主体可以是高职院校、院(系)、学生或班级、社团,也可以是服务机构。其针对的对象和制定的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微观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宏观制度,在推动校风、班风、学风等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是有效运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对宏观机制的丰富、完善和具体实施。

2.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方式来看,可以把校企合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机制分为六类

(1)导向机制。校企合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导向机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思想导向机制。高职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生产和管理一线人才,企业的素质取决于员工的素质,高职学生作为企业的未来员工,不仅要热爱企业,也要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企合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导向机制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总的导向,与企业的需求和责任结合起来,与现代企业核心价值结合起来。这种机制的特点是强调企业内在需求和社会责任。现代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的内在需求和社会责任的统一,作为企业员工,高职学生应该追求诚信,通过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来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它的内容。

此外,校企合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导向机制还应该与市场机制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公平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学习创新意识、自立自强意识,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达到服务社会和回报企业的目的。

第二,行为导向机制。人的行为是隐性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行为导向主要是在道德规范和法纪规范两个方面进行引导,道德和法纪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企业运行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在校企合作思想政治隐性课程机制中,对学生的这种行为导向不能直接以说教的形式进行,而是要以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即借助媒体及公众监督等手段,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以改造和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约束力和导向力。

(2)接受机制。灌输式教育长期以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作为客体,强调施教者的教,而忽视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没有把接受作为一种主体的自觉行动,没有把受教育者的接受态度和接受进程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内化和外化、施教与受教相结合的过程, 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那么什么是接受机制呢?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实现教育目标,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接受其传导的信息,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

校企合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接受机制因为其特殊性,应考虑在校内教育和企业教育两种环境下,对学生各种积极的、消极的接受心理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能正确筛选所传导的信息,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3)监督机制。校企合作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监督机制分为日常工作监督机制和心理健康监督机制。

日常监督机制是对学生在学校和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的日常监督,它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道德修养,包括未来的职业修养。日常监督主体可以是家长、任课教师、企业管理人员、辅导员和学生骨干。

日常监督机制应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日常监督机制应该实行长效机制,形成制度,相关职能部门在年初制定各种日常工作事务的工作规范,年尾的时候检查各职能部门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务是否符合规范;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对各院(系)具体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情况进行监督,如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监督。

心理健康监督机制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监督机制。它要求对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和教育效果进行全面监督,特别是对各级相关部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到位进行监督,从咨询师的选聘、对咨询者隐私的保护、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援助以及是否建立了完整的学生个体咨询档案和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于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心理危机会增多,在此种情况下,心理健康监督机制尤其重要。学校除了由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还要号召全体教职工、学生和企业管理者全员参与,争取把心理危机消灭在萌芽阶段。

(4)激励机制。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为了激发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构建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发展激励在内的激励机制。一是物质激励机制,适当的物质激励对调动和发挥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有好处的;二是精神激励,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评比、表彰活动来激励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增强其荣誉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开发学生的潜能,为高职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发展激励,这是最根本的激励方法,主要是制定针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本身的培训、研修和晋升方面的制度,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保障机制。为了保证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能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既有硬性的保障机制,也有软性保障机制,硬性保障机制包括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保障。在资金方面要做到合理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随着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技术手段也要保证用得着、跟得上、效果好。软性的保障机制,则是相关的制度和规范,搞好制度建设,才能切实解决好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目标、功能、地位、内容、队伍、经费等一系列问题。总之,要建立健全与社会发展、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职教育发展相衔接,与学生全面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6)评估机制。为了对校企合作下的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反馈,建立评估体系,对校企合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目标、内容、队伍、过程、举措、绩效等进行评估,采取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特别是对高职学生在工作、学习、交往、实践等方面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估。此外还有注重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估,以此来检验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对待评估结果要建立及时反馈通道,以便形成评估结论向决策者及时上报。决策部门要及时就评估结论和评估者及时沟通,并且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得反馈结果,便于对工学结合下的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进行修正、整改,从而提高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韩莉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胡新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机制研究隐性课程优势
画与话
中职校语文课堂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中国古代教育对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启示
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及实现机制研究
浅析隐性课程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领导—成员交换的理论阶段、维度划分和机制分析
论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独立学院实习实训暨创新创业基地的运作机制研究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