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7-01-21 06:10由晓晴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霉病保护地斑点

由晓晴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由晓晴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番茄发生叶霉病,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并严重影响其质量,为此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以降低危害。文章分析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以期为番茄种植者提供参考。

保护地番茄 叶霉病 发生 防治随着番茄种植规模的扩大,叶霉病的危害也不断加重,给番茄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通过对各地番茄叶霉病的调查,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番茄叶霉病危害程度不同,为提高我国番茄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掌握科学的叶霉病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1 番茄叶霉病发生概述

1.1 病害症状

叶霉病发生初始阶段,番茄叶面会出现黄色斑点,而且黄色斑点会呈现出扩大的趋势[1]。在叶霉病发生中期,番茄叶背面会出现形态变化,黄色斑点开始变成灰紫色斑点。在叶霉病发生后期,番茄叶片上斑点会变成绒状霉层,而且霉层由叶片表面扩展到叶片背面。

1.2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的褐孢霉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株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或以菌丝体在种皮内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从叶背的气孔侵入,还可从萼片、花梗等部分侵入,并进入子房,潜伏在种皮上。

1.3 发病条件

首先,番茄叶霉病具有喜温的特性。一般来说,北方夏天较易发生番茄叶霉病。据调查,发现番茄叶霉病在5~27℃的环境下发育良好,最佳生长温度为23℃,在这个温度范围之内,番茄叶霉病的孢子可以迅速发芽生长。我国多数采取大棚进行番茄种植,大棚内空气流动性较差,棚内温度很高,为番茄叶霉病提供了有利的发生条件。其次,番茄叶霉病具有喜湿的特性。

2 番茄叶霉病防治措施

2.1 科学选种

番茄叶霉病在我国种植区非常常见,为避免番茄叶霉病多发季节出现相互侵染的问题,需要选择抵抗力较好的品种进行栽培。一般来说,农民可以采用双抗性强的番茄品种,并采用轮作制度,实现番茄、瓜果、豆类作物等的轮流耕作。

2.2 加大消毒力度

孢子携带病菌,会侵染种子,影响番茄种子的质量,因此应加大对种子的消毒力度。科学选种之后,先将种子放在强光下进行曝晒2~3 h,之后将种子放在50℃的温水中进行加热处理,并对种子进行搅拌。除上述温水消毒方法之外,也可以采用磷酸二钠消毒方法,即对种子进行浸泡,浸泡之后进行冲洗,在催芽之后方可播种[2]。

2.3 优化栽培管理

番茄叶霉病喜温喜湿,为控制其传播范围,应抑制叶霉病的发生条件。一方面,要加强番茄保护地的通风,以降低地表温度。在炎热的夏季,应在田间喷洒水分,并适当增加栽植密度。另一方面,应该降低土壤湿气,摘除番茄植株上部的病叶。在抑制叶霉病的发生条件之后,还应该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2.4 建立消毒温室

对于经常发生叶霉病害的区域,应该建立专门的消毒温室。在消毒温室中,可采用硫磺粉和百菌清烟雾剂配合,对温室进行消毒,防止番茄叶霉病的滋生。

2.5 药剂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是最有效的防除方法,抗菌素、多菌灵、百菌清等都是有效的防治药剂,在应用这些药剂过程中,应该注重溶液的配制比例,避免对番茄造成不利影响[3]。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了2种防治方法:第1种是粉尘药剂方法,第2种是烟雾药剂方法。常用的粉尘药剂有加瑞农、叶面净粉尘剂等;常用的烟雾剂有百菌清烟剂等。采用的药剂不同,施药时间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4]。

3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番茄是我国重要蔬菜,叶霉病危害较严重。为提高番茄质量,避免叶霉病危害,必须采取科学选种、加大消毒力度、优化栽培管理、建立消毒温室、进行药剂防治等措施。

[1] 赵建江,李红霞,王文桥,等.番茄叶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性检测及抗性风险评估.农药学学报,2008,(1):47~52

[2] 王美琴,刘慧平,韩巨才,等.番茄叶霉病菌对多菌灵、乙霉威及代森锰锌抗性检测.农药学学报,2003,(4):30~36

[3] 曹广丽,李启云,董英山.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综述.中国农学通报,2006,(4):352~354

[4] 李桂英,李景富,李永镐,等.东北三省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分化的初步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122~125

猜你喜欢
霉病保护地斑点
可爱的小斑点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斑点豹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猪身上起红斑点怎么办?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