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希望有快乐的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谢雯教授访谈记

2017-01-21 01:45东来
肝博士 2016年5期
关键词:脂肪性肝病医护人员

本刊记者:东来

平凡的岗位,希望有快乐的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谢雯教授访谈记

本刊记者:东来

人物档案

谢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科技部863计划评审委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评审专家,CFDA药物评审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DRG课题组专家,《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肝脏》、《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主编参编专著8部,发表论文50余篇。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经历过SARS之后,我感觉作为传染科医生,真正体会到了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含义,也体会到了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也可以有特别不平凡的人生。”和谢雯教授的交谈一开始,她就发出了特别的感慨。

2003年,谢雯教授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完成了35位北京医疗系统因救治患者而感染的危重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获得了北京市卫生局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其他医务人员每2~3周轮流休息,但谢雯教授在繁忙的工作压力之下,还组织全院医师撰写了《SAR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由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韩启德教授题写书名,正式出版。

《SAR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将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329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完整的总结,保留了大量的第一手临床资料。阐述了北京地坛医院自己的诊疗规范。

谢雯教授笑着说:“那时只顾忙着抢救治疗患者,没发出一篇高质量的SCI论文,现在回过头想想,真是很遗憾。”

“但也有特别让我感动的,感谢曾与我们朝夕相处一月余的SARS病友,他们既是患者,又是医护人员,他们病中的坚韧永远令我感动。”

医疗质量,职业精神是科室管理的精髓

作为一名知名专家,热情服务患者,具有博爱悲悯的患者情怀,谢雯教授把对患者的关心爱护体现于每一次诊治患者的医疗行动中,真心为患者的救治付出智慧,奉献爱心,并多次用真诚化解医患矛盾,深受患者好评。“从医32年,看过无数的患者,还真没有患者投诉过我。”谢雯教授笑道。

在北京地坛医院,最值得大家骄傲的是每月药品排名,前3位的一定是抗病毒治疗药物,说明抗病毒治疗作为根本的病因治疗已深入人心。

看好每一个患者,设身处地为每一位患者着想,患者一定能感受到医生的用心。医疗质量和职业精神是谢雯教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对全科医护人员的要求!

谢雯教授担任科主任16年,没有出现一起医疗事故,重点在于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具有职业精神,关注医疗质量,注重医护团结配合。

组建一个团结上进、出类拔萃的优秀团队,在科室充分发挥人才优点,甘为下级大夫和博士硕士生搭建人梯,培养人才,让下级大夫充分施展才华,把科室建设成有浓烈文化氛围和地坛精神的和谐科室。

作为学科带头人,谢雯教授时刻站在学术前沿,牵头多项科研项目,尤其是在非传染性肝病领域的研究中,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进行了系统的基础临床研究并发表了相关文章。

基层巡讲,任重道远

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谢雯教授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积极参加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基层巡讲活动。在参加全国112家传染病医院联合承办的“百家传染病医院指南巡讲”活动中,为全国的基层传染科、感染科和消化科医师进行肝病、感染性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指导,提高基层医师对肝脏病和感染病的规范化治疗水平,保障患者能得到规范而有效的治疗。5年来,谢雯教授的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的几十家传染病医院。

每年参与北京地坛医院与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编写的指南汇编已出版6期,成为深受基层医生欢迎的读物。

“中国的肝病患者都是在进行病因治疗,像我们医院一样,医生到基层去巡讲,再累也是值得的!”

应该做“上医治未病” 的好医生

“现在的医疗体系,更多的关注在已经患病的人群身上,这和古人赞许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相去太远。”谢雯教授说。

现在的医生,如果只关注看好了多少疑难危重症患者,远远不够,应该更加关注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早在2008年,谢雯教授就参与组织实施了北京市成人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北京市常住成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在31%,极大的危害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倡导建立社会大众的健康生活方式,也应该是肝病医生的关注重点。

“我在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我是大医生》等栏目做了6期节目,倡导大家关注脂肪性肝病,关注肥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如何正确的减肥等节目,成为收视率颇高的节目。”谢雯教授骄傲地说。

平凡的岗位,也可以有快乐的人生

“作为医生,工作在临床一线,所处在最平凡的岗位,没有做出改变世界的研究,也没有建立革命性的研究成果,在看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后,更珍惜生命的不易,更珍惜生命中的点滴快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旅行。”谢雯教授介绍近几年主要在条件艰苦之地旅行: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伊朗的异域风情、突尼斯的别样风景,都是至爱。“在非洲特别能感受到人生的活力,平凡的生活中可以有特别的快乐!”

猜你喜欢
脂肪性肝病医护人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