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实体经济,“假性减税”须根除

2017-01-21 12:51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假性税负税率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17年经济工作,明确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会议在多个经济领域释放出积极信号。预计2017年,刚需购房者、实体经济、三四线城市、农民及农民工、品牌名店和退休人员这七类人群或领域有望收获满满的“政策红包”。其中,稳住实体经济信心是重中之重,“分蛋糕首先要做大蛋糕”。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炽,加之国内房价高企、人工成本飞涨、互联网经济紧逼,实体经济的利润越来越薄。而此时如果税负不见明显降低,实体经济大批倒闭或出逃就在所难免,实业兴国就沦为了一句口号。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用一组数据表明,中国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宏观税负率太高,1995年宏观税负率只有16.5%,2000年也只有21%,2005年26%,2010年一下子干到36%了,2015宏观税负率36.9%将近37%了。如此,振兴实体经济,真的不能再空喊口号了。

众所周知,减税成为增强中国实体经济实力、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应有之义,那么“结构性减税”随之产生。所谓“结构性减税”,通俗点讲就是对税负结构进行调整,具体税负有增有减,但总体税负水平并没有大的变化。

而人们实际看到的情况是,宏观税负不断上升,减负成为一种口号。有学者直言不讳,斥责5000亿的减税是“假减”,因为减税面临巨大阻力,其中地方政府的态度最为关键。不少地方政府嘴里喊一套,实际中做一套。超额收税甚至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政绩在官网上得到嘉奖。在中国东北和西部个别地区,招商引资长期停留在“关门打狗”的层次,令人胆寒。

更普遍的现象是,有的税负被上级取消,转眼下级还在继续征收;有的地方政府表面上在减税,实际上还在增税;有的原来不征的税后来又重新缴纳;还有的税收虽然减少(取消),但相关的行政性费用依旧飞涨……这些“假性减税”,令中央号召减负的大背景下企业并未感受到具体红利。

即使是保证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营改增”,也因为税率和税收档位的不合理,无法产生相应的减税效果。企业所能感受到的真金白银的优惠也十分有限,反而由于供应方和生产周期等原因,进项税额较少,或无进项税额,或者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最后这些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

“政令不出中南海”——中央要求减税,地方表面上答应,暗地里拒不执行。以“营改增”政策为例,因为营业税是地方的主体税收,主要部分归地方所有,但是增值税则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的税种,所以从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地方政府的利益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是“营改增”效果大打折扣的原因。

今年两会上高层发出了“税收只减不增”的承诺。结果如何?今年生育险与医疗险合并,综合税率降了1.5%,企业感觉受益甚微。

所以,中国的“假性减税”必须予以叫停。要真正减少税收,激发企业活力,就需要打破“假性减税”,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减税带来的便利。

具体到“营改增”,一方面要降低增值税税率,另外一方面也要合并同类项,减少增值税档次。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就提出建议,将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从现行的17%降低至12%。此外,其他很多学者也呼吁财政部应尽快对增值税进行立法。这两项政策都是切实可行的,应该加快推动。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改革,例如,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中央应该调整财政转移支付,保证地方政府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从而遏制地方政府盲目征税的冲动。

最后,归根结底还是要控制公共权力的扩张,以及公共事务性支出的增加。减税先要减支,只有真正从根源上控制政府的规模和事项,才能真正减少税收的征收。只要公务员队伍不断扩大,政府公共权力的边界就会扩大,公共行政事务性支出也就会不断增加。所以有必要考虑减负大背景下适当减员。

福耀玻璃的负责人曹德旺说,美国税费比中国低35%,能源比中国低一半,土地基本不要钱,美国只有人工是中国的五倍,在美国建厂会提高他的企业40%的利润。大家不难看到,在哪里建厂好呢?!

中国想要想跨越中等收入不仅需要更多的华为,也需要更多的富士康和福耀玻璃!政府如何赢回这些企业的心?唯有全面深化改革。须知,剩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不要再错过改革最后的窗口期。

猜你喜欢
假性税负税率
假性肠梗阻,你要知道
增值税税率正式下调16%调为13%
孕晚期要注意假性宫缩
中国自7月1日起取消13%增值税税率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
2010年上市公司税负榜:消逝的利润空间
2011年将开始个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