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去看鲁冰花

2017-01-21 14:40邓小夏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南岛观星牧羊犬

邓小夏

鲁冰花从水岸向坡地肆意绽放,满山遍野,

蓝中带粉。有人脱口而出:天堂不过如此

曾旅居新西兰几年,也曾到过南岛,却没有机会看到鲁冰花的样子。朋友说,别犹豫了,这是看鲁冰花最好的季节,来吧。就这样,说走就走,漂洋过海去看鲁冰花。

从基督城机场出来,一路冷风阴雨,气温也只有15度,完全没有夏天的迹象。鲁冰花的花期从11月中下旬到12月中下旬,只有一个月。我们暗自祈求老天保佑,蒂卡普湖一定要有阳光,花一定要开。

从机场到蒂卡普湖200多公里,越往南越有南岛气质。乡村公路随地势自然起伏,雪山下牧场被一排排修剪整齐的高大松树自然分隔,井然有序如园林一般。刚剪过羊毛的羊群低头享受着美餐,并不理会示好的路人。

几座简陋的木桥下,河滩乱石中长着一丛丛黄色紫色的花串。这是信号,表明这一带的鲁冰花已经盛开。我们知道踩准了时节,不安的心情立刻平服下来。

黄昏时分,到达了蒂卡普湖。南阿尔卑斯雪山环绕,岩石粉顺着冰河从山上流入湖内,悬浮在湖中,使湖水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浓郁的奶蓝色。鲁冰花从水岸向坡地肆意绽放,满山遍野,蓝中带粉。“天堂不过如此。”有人脱口而出。

鲁冰花的梗茎直立,花朵呈尖塔状,直指蓝天,生机勃勃。这里的鲁冰花是野生的,并非人工种植,也非新西兰本地物种。它是上世纪英国园艺家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到的杂交改良品种,多年生植物,最高能长到1.5米,花瓣原本是蓝色,杂交培育出了多种颜色。上世纪50年代鲁冰花花籽被人带入新西兰。有人说是由苏格兰移民带进来的,也有说来自一位英格兰女士,有一天她突发奇想,在荒凉的公路两旁洒下家乡的种子,隔年夏天鲁冰花竞相绽放……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色彩艳丽花型美丽的鲁冰花的确给南岛高地原本光秃秃的地貌带来了生机。

鲁冰花美丽,却一点也不娇气,极易适应寒冷恶劣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壤,相反土壤太肥沃却会烂根。鲁冰花被引入南岛后蔓延开来,据说其蔓延速度太快,如不加控制会侵占牧场或本地植物的地盘,所以被视为杂草,外来鲁冰花不能入境。

蒂卡普镇位于蒂卡普湖南面的山坡上,300多户人家。湖边教堂是小镇地标。教堂很小,遗世独立。石砌外墙朴实厚重,是为纪念早期到这里开垦的先民而建。里面看不到装饰精美的壁画,一个祭台,几排座椅,一扇玻璃窗,窗外是连绵的雪山、奶蓝色的湖水和盛开的鲜花。

不远处有一座铜铸的牧羊犬雕像,上面镌刻着:“没有牧羊犬,就没有小镇的今天。”牧羊犬是早期的开拓者最得力的助手,它们的忠实让人类都自愧不如。羊群走散了,或有羊病了,牧羊犬都会陪着、保护着羊群直到牧羊人赶到为止。即使在今天,在牧区牧羊犬的作用依旧无法替代。

在湖区附近一个私人牧场,牧场主人正在训练一只名叫玛丽的年轻牧羊犬。两只羊没有归圈,主人边吹哨子边大声叫着玛丽。随着哨声,玛丽一会跑到左一会跑到右,驱赶着两只羊。也许看到有人围观,它有些嘚瑟,故意绕大圈跑,被主人训斥,才收敛一些。最后它还是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把身型比自己大得多的两只羊赶回了圈内。主人与玛丽一前一后收工回家,温馨之极。

蒂卡普湖位于库克山和麦肯奇盆地深处,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国际暗天保护协会的星空保护区,是夜晚观星的理想之地,不少人专程来观赏只有南半球才看得到的南十字星。

这里的路灯很特别,高高的灯杆弯曲着,像是做错事的孩子。小镇1981年开始进行了灯光管制,午夜后关闭所有广告牌用灯,路灯经过精确设计,使用黄色光源体,限制泛光照明,使光束准确地照到需要照明的地方。

新西兰最大天文台约翰山天文台就在湖的南边。遗憾的是我们在的那几天云层较厚,天气也不稳定,有一天竟然下起了雨雪,刮起17级大风,没能实现上天文台观星的愿望。

观星售票处的工作人员中有一位阿根廷女孩,她告诉我们,天气好时,裸视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天空中的南十字星和壮丽的银河。她说12月以后夏季晴朗天气渐多,观星的机会更多,开玩笑地问我们要不像她一样留下。

这几年,为吸引人才和增加短期劳动力,新西兰每年向全世界开放一定数量的工作假期签证。阿根廷女孩就是申请了这种签证来到这里,实现了边工作边旅游的梦想,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来湖区工作。

子夜时分,警报突然响起。我们以为发生了紧急情况,连忙跑出门外躲避,但却不见周边邻居有任何动静,小镇寂静如常。

第二天才得知,当时发生了一起公路交通事故。因为居住太过分散,这里通常在有情况时使用警报来召集消防人员、警察和志愿者。大家遂释然。原来,这里的人类也如蒂卡普湖边的鲁冰花一样,散落于野,自然生长。

猜你喜欢
南岛观星牧羊犬
绵羊和牧羊犬
高清大图
观星楼
牧羊犬
羊和牧羊犬
黑白配“双面”牧羊犬神奇模样超吸睛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