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此冷漠,也许是在追寻自我

2017-01-21 14:46任丽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人生母亲

任丽

可以看出这个分离的过程多么痛苦,这本来应该在青春期以后逐渐分离的。

现在在成年后用这种比较极端的方式,甚至背上不孝的恶名,来做这样的行为

心理动力学取向

心理咨询师、壹心理专栏作者、简书作者

一封家长向德国使馆寻求帮助的信,在当地华人圈子里疯转。读研的孩子与父母有两个星期中断了联系,父母用了所有可以联系的方式,都没有任何回音。有热心的华人阿姨前去探望,敲开门时,发现孩子非常淡定在待在宿舍里。当与孩子沟通后,孩子表示知道父母跟她联系了,在这位阿姨的要求下,孩子才给父母打了个电话报了平安。

独自一人在国外,本身面临许多问题,这个时候,即使孩子再独立,也是需要来自于家人的支持与温暖的。但这个孩子似乎非常绝决地割裂了与父母的连接,这让我们在对这对父母表示深深的同情之时,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这个家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孩子变得这么冷酷无情?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更愿意相信,是父母控制的爱让孩子躲避。

也许在过去的成长经历中,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关心大多都是控制型的,即我都是为你好,你自作主张就会犯错,就会吃亏,就会走弯路,所以你必须听我的。在这样的理念中,孩子是在父母设计好的框架中生活学习,完全无法去发挥他的自主性,这种被限制被情感勒索或者被安排好的人生,似乎并不是孩子想要的。

但是孩子在幼年几乎视父母为上帝,他需要去满足父母对于自己的期待,这样可以让父母开心,另一方面,在迎合父母的过程中,孩子会得到奖赏,这个奖赏也许是物质上的奖励,也许是精神上的爱与关心。这样的奖赏本身对孩子又是一个行为上的正强化,他会重复这样的行为。

但终究有一天孩子会自问,这样的人生是我想要的吗? 当孩子开始独立,并且逐渐看出父母爱背后的自私后,孩子在潜意识里会升发出对父母深深的恨意。都是你们把我弄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我学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我去的不是我想去的国家,我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里……

我们说,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所以前面这个事件中的孩子,或许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感觉。终于逃脱了父母的“魔掌”了,终于可以不再听他们唠叨,对我的人生指指点点了,除了找你们要钱,我根本就不需要你们了。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会真切地体会到一种被抛弃感。我想父母可能需要反思,究竟过去曾经对孩子做了什么让孩子这样?父母对孩子的爱或许因为附加了太多的爱以外的东西,比如期待、要求、控制、自我满足等等,而让本应是天然的爱变得扭曲,孩子回报以父母的也是一种扭曲东西,比如怜悯、尽义务等等。

当然,过度的溺爱也会让孩子变得非常冷血。人的欲望永远无法被完全地被满足,父母对于孩子各种要求毫无节制的满足,实际上是为了填补自己内在的匮乏,或者去满足早年那个未满足的自己。在这样的心理过程中,你是无法激发出孩子的感恩之情的。

这让我想起台湾咨询师吕嘉慧老师分享的,她如何在成年后与母亲分离的经历。她上班后,母亲会打无数个电话到单位,嘘寒问暖。她的做法是,告诉母亲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即使与母亲住在楼上楼下,她也有两个星期没有与母亲见面,以至于周围的邻居都有些看不下去来提醒她。而吕老师的回应是,我妈妈会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也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

可以看出这个分离的过程多么痛苦,本来应该在青春期以后逐渐分离的,现在在成年后用这种比较极端的方式,甚至背上不孝的恶名来做,对于当事人自然是极其不容易的。但当母亲能够明白这中间的界线后,健康的关系才会回来。因为融合只能是短暂的,分离才是永恒的。

或许这个孩子是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宣告自己的独立,在冷漠的背后是对自我力量的认同,我终于可以在心理上与父母分离了,我有了离开的能力。当孩子成功地与父母从共生、融合的关系中走向分离,孩子也就走向了成熟。当孩子真正成熟,他才会学会用更加智慧的方式去对待父母。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人生母亲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人生中的某一天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给母亲的信
心理咨询不简单
独一无二的你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