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学院实战化教育环境探析

2017-01-21 13:35苏丽娜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战化教育环境士官

苏丽娜

摘 要:本文针对士官学院实战化教育环境的要求、存在问题及思路对策进行分析,为士官实战化教学环境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实战化;教育环境;士官

人创造环境,环境造就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就必须创造与之相应的教育环境。士官学院是培养敢打仗、会打仗、能打赢的士官人才的场所,正确认识士官学院教育环境的作用,按照培养打仗人才的要求构建相应的教育环境,是士官学院办学治校活动的前提。

1 实战化对士官学院教育环境的新要求

军事训练和作战活动面临的环境是动态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士官学院构建培育打仗人才的教育环境,必须搞清目前实战化对士官学院教育环境的具体要求。

(一)要有贴近实战要求的军事训练环境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作战,是信息系统全覆盖的联合作战,从指挥控制、侦察情报、通信保障、作战协同和综合保障,都是在信息网络环境中实现的。因此,构建士官学员实战化军事训练环境也必须充分考虑现代战争特点。

实战化军事训练环境要为演练的对抗性、实战化提供条件。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设置各类实战化对抗条件,让学员切实感受信息化战场的实战氛围,最大限度提高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真打实战”条件下执行操作及各种保障能力、临机处置复杂情况的能力,让“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落到实处,努力为最大限度贴近实战、磨砺学员技能操作及处理随机问题能力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

(二)要有聚焦实战、驱动创新的科学研究环境

士官学院科学研究环境建设是实战化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贴实战化士官人才培养需求,以士官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把提高战斗力建设和作战训练的重点问题、军事斗争准备面临的紧迫问题、武器装备综合运用及作战运用等瓶颈问题作为士官院校科研主攻方向,全面服务士官人才培养和部队战斗力建设。

士官学院科学研究环境要具备鼓励教员、学员和科研人员融为一体,发挥各自的优势,紧贴部队和人才培养需求,加强院校科研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使院校教学更加贴近部队需求,更加反映部队训练的发展前沿;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模式机制和方法手段等各个方面努力创新,确保能够充分激发教员、学员和科研人员在军事理论、军事技术上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创新成为士官学院科研和教学训练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要有塑造学员敢打敢拼勇于牺牲的校园文化环境

士官军事文化的特质,就是战斗文化,具有敢打精神和勇于献身精神的文化,通过学院校园文化熏陶,培育学员的战斗精神,使其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和为国家为人民随时献身的精神品质,让尚武、精武的文化氛围遍及学院角角落落,让学员无时无刻不受到军事文化的影响。

在学院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应该充分弘扬本校光辉传统,强化学员对本校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特别要能体现本校对我军建设和作战训练发挥的重要功能,宣扬和号召学员珍视本校发展历史。同时,要在校风、校训、院歌等提炼上充分反映本校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特色,彰显本校在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基本理念。

2 学院实战化教育环境的问题分析

我院的实战化教育环境,相比与军队建设和部队实战化训练要求,具有以下几方面。

(一)打仗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学院营造打仗文化氛围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几处大的标语上。无论是课堂还是训练场,缺乏激烈对抗,感受不到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紧张氛围,训练课目与部队接轨不够、针对性不强,对学员学习成果的评价没有实现按打仗要求衡量。

(二)教学训练条件建设与实战化要求相差甚远

目前我院教学训练条件只能满足常规性训练,与培养信息化条件下敢打仗、打胜仗的士官人才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训练装备数量少,各型号装备大部分落后于部队,相应的教学和研究就难以进行,学员就学不到部队最迫切需要、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信息网络不普及,速度慢;作战信息资源建设滞后、更新不及时、共享不充分、信息不系统、单位之间信息封锁,失去网络建设的基本作用。

3 推进士官学院实战化教育环境建设的思路对策

聚焦新型士官人才培养,适应部队实战化联合训练的需要,学院在推进实战化军事教育环境建设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创设与部队训练对接的实战化训练环境

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外军办学的成功经验看,不能单单就院校的实战化训练环境建设来进行考虑,应该院校和部队实战化训练环境建设统一规划、统筹考虑,努力缩小院校训练与实战之间的条件差距。只有在相近的环境中训练,才能更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把院校武器装备及随装配套的设备器材切实纳入全军优先保障之列,让院校教员和科研人员能对新型武器状态的性能和使用进行深人研究,使士官学员在院校学习到最新武器装备的运用,通过院校的智力集散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新型武器装备的建设效益。

(二)构建符合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

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士官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相对完善的教学训练基础设施体系。加速校园网的升级改造,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内外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完善办公室、实验室、教室的网络环境,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园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为教员、学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以“一站式”服务为主要模式的信息服务;建立为校园网用户提供存储服务的海量存储系统;随着士官教学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及实战化训练的进行,海量信息存储已经是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矛盾问题。

研发训练模拟教学信息系统,继续推进士官学院教学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教育训练转变,探索依托网络实现虚拟演兵、网上教学、网上作业、网上练兵、网上考核等训练力一式,有效克服装备器材陈旧老化、难以满足训练需求的突出矛盾。

(三)创设一切为战的校园文化环境

健康向上、军事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院教育发挥着凝聚、导向、规范、激励、协调的作用,对于士官人才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政治思想环境是军队院校依据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创造和设置,并由教育者加以调控的对学员产生感染、激励、鼓舞、促进等教育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优良的校风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严于律己、作风过硬、率先垂范、求真务实不可缺;教员的教风是形成学员素质乃至整个校风的基础。教员应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无私奉献、严谨治学;学风建设是治校的一项基础工程,旨在解决学员为什么学、如何学的问题。

学院军事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军事文化环境、军事人际环境、军事心理环境、军事制度环境和军事营院环境等。院校人文环境只有处处散发着书香,充盈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才能对学员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四)创设教研合一、为战为学的学术科研环境

在信息社会,只有加强交流才能求得学术科研的快速发展,营造开放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很重要。克服学院自我封闭,加强院校之间、部队、地方高校的学术往来,吸引部队、地方、装备厂家的专家讲学;鼓励科研工作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坚持为教学工作服务、为部队训练建设服务、为实战服务的科研方向,依托专业优势,做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并引导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

猜你喜欢
实战化教育环境士官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