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草台班子生存现状探究
——以浙江省嵊州市农村草台戏班为例

2017-01-25 01:40夏晶晶陈锦薇李欣鲁潇韩千烨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嵊州戏班娘家

夏晶晶 陈锦薇 李欣 鲁潇 韩千烨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1121)

越剧草台班子生存现状探究
——以浙江省嵊州市农村草台戏班为例

夏晶晶 陈锦薇 李欣 鲁潇 韩千烨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1121)

本文撰写之目的,在于阐述绍兴嵊州越剧农村草台班子的发展现状和影响,以及它对于现今越剧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越剧文化逐渐式微的今天,我们一直不断地探寻着重现越剧活力的方法。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在浙江地区发展极其兴盛的越剧民间戏班——草台戏班,希望通过对越剧草台戏班的研究,发现其发展中的瓶颈,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推动当今越剧的创新与发展。

越剧;草台戏班;传统文化;民间艺术

越剧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而如今,越剧已成为最具生命力的剧种之一。很长一段时间内,越剧国营戏班占据越剧主导地位,然而不同于国营戏班的草台戏班却走出了另一条道路。那么,越剧草台班子的发展特色是什么呢?在现如今文化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它又面临着什么样的生存状况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对于嵊州农村越剧草台班子的探索研究。

一、越剧草台戏班发展现状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越剧之乡——绍兴嵊州,并对多名和越剧紧密相连的人物进行访谈工作,嵊州市施家岙女子戏班班主俞兆南先生便是其中之一。通过此次访谈,我们对草台班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也对越剧的继承与发展提出新的思考,百年越剧在当今时代的涌流中任重而道远。

我叫俞兆南,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人。在我的记忆中,从我出生开始就受到越剧的影响了,村子里周围人都可以随时来一段越剧,我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表演越剧这条路。

戏子的地位不高,对于她们来说,冬天席地而睡,铺稻草是家常便饭,没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条件,比起大多数人,早期女子越剧演员的生活是真的艰苦,在我们后人的眼里,百年越剧是在一代一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下才有现今的成就的。

娘家戏班在2001年5月成立,成员基本上是施家岙本村的业余爱好者,大家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科班培训,也有退休教师来当戏班的二胡老师。我以前也是经常登台演出的,一般就是老生的角色。后来我就主管整个戏班的运营状况了,安排节目,接待客人,管理戏班账目的工作。

我们娘家戏班不是正规的越剧团,不过也有我们自己的一套经营方式。通常演出前要先来预约,我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演员和相应的大众经典剧目,演员会赶来施家岙演出。演员演出前会进行吊嗓子的准备,戏服是我们古戏台这里一直保存循环利用的,有专门的服装间,为了戏服不被汗水侵蚀,更好地保存戏服,同时也为了节省开支。成立之初的那几年,我们的演员都是不穿戏服的,这样的演出受到我们当地百姓的喜爱,基本上每天都有义务演出,一个月休息2天左右。现在的情况就是有观光旅游团、领导视察这种情况,我们会在古戏台上进行一场场越剧的表演。

我们嵊县本地的漂流公司资助娘家戏班,所以在漂流公司倒闭后,我们娘家戏班经历了最难捱的时期,陷入了困境。我和戏班的二十多个成员也是不知道怎么办,戏班的人数就减少到了个位数,今天可以看到的是娘家戏班的元老人物。娘家戏班原有的账目也丢弃了,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和戏班的损失。在经历一次资金匮乏的重创后,我们一个个都有了另一个主要营生手段,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抛弃越剧,总是定期进行义演,当地百姓也一如既往地支持,给了娘家戏班的我们很大的鼓励和坚持的信心。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越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而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央视会来我们嵊县进行越剧的采访报道;茅威涛等越剧大牌莅临指导越剧事业;越剧艺术学校创办和越剧小镇的打造……总的来说,政府给予了支持。我们娘家戏班接下来会考虑固定演出时间,一周五天,以传统剧目为主,保持娘家戏班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改善草台班子的地位和条件,更好地传承前人留给我们这么丰富的乡间越剧文化传统。

通过他们的介绍和讲述,我们研究小组得出:嵊州的农村越剧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老百姓普遍喜爱越剧;但是戏班的成员普遍不能依靠戏班过活,大部分都有各自的工作;同时戏班普遍存在资金不足、演员补给不上、戏班规模发展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与当今网络自媒体等新兴的形势相结合的困难……总的来说,民间草台班子的运营和生存还是具有挑战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关注扶持。

二、改善草台戏班生活现状的具体措施

越剧草台班子是越剧发展的源泉,为越剧更好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因素,尤其是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剧草台班子显然面临新的发展问题,越剧草台班子的生存现状并不是很好,亟须得到改善。除政府的大力扶持及戏班本身的改革创新等传统措施之外,在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一些创新型解决方案。

(一)戏班内部组织的改进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越剧草台班子要建立规范的民营剧团用工制度,推行行业管理模式,使演出市场、管理更加规范化。戏班人员之间要互相观摩学习,指出唱腔、动作上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草台班子也要注重组织戏班人员跟老前辈学习经验,同时集体学习知识,提高艺人文化水平。

政府也要对草台班子内部的改进尽一些绵薄之力,更加努力地为越剧戏班培育新鲜血液,建立更多专业培训机构,注重戏班人员技能和素质的综合教育,培育出综合素质高的越剧艺术人员。

(二)与专业戏班交流借鉴

专业戏班在人员、管理和技能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草台班子若积极与专业戏班交流,并借鉴其经验和教训,必定可以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然而当下越剧草台班子只能是“把光盘当老师”,看着专业剧团的演出匆匆一学,至于动作是否规范到位、唱腔是否准确,几乎无人指点;草台戏班往往一年到头跟着剧团各地跑,缺乏足够的排练时间,舞台经验虽然不缺,但是专业技能素质更显不足。

因而越剧草台班子要不断自我完善,努力和专业戏班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人才流动,并积极向专业剧团取经。通过指导和帮助,草台班子“农民演员”的演技可以有长足的进步,对于戏剧的理解及对传统越剧的认识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草台班子也可以一步步从业余走向正规。

(三)紧跟时代,借助新媒体平台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平台的兴起,时代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越剧在网络时代可谓说有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网络为越剧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开辟了新的表现舞台,给越剧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手段和机遇。

而越剧草台班子作为越剧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努力地迎合网络这一崭新的平台,利用这一新的生存空间独辟蹊径,开创更大的发挥平台,寻找独特的发展渠道,用其独特的魅力感染更多受众,同越剧迷展开良好的互动,开拓创新。时代的发展也为越剧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艺术观念,而越剧草台班子也应该尽力使用先进的技术,将缺一不可的剧本、唱腔、舞美、灯光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台好戏,给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同时也应该运用先进的艺术观念,摒弃偏低俗化的理念,将世俗和高雅磨合得恰到好处。

三、草台戏班之于越剧发展的意义

在越剧的发展历程中,年轻的越剧一直都在“更新”,都在变化,都在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到底是什么作为越剧发展的后推器,推动其一次一次地发展呢?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这与农村现如今仍然存在的地方戏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首先,民间戏班是越剧创作的源泉。越剧的复兴离不开对于剧本及表演艺术的创新,而这些创新同样离不开越剧最初形态的表演特色,这样的特色又部分保存于民间戏班之中。可以说,民间戏班成为越剧回顾传统、创新发展的重要承接点和基本源泉。民间戏班首先保持了越剧的民间艺术性,直至今天,民间戏班仍然是越剧接近民间、接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民间戏班也继承了传统越剧的表演艺术。表演方式及传统剧目的保存对于越剧演绎技术方面的创新层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草台戏班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越剧人才。民间戏班为城市戏班提供了一条储备人才和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民间戏班的很多好苗子都能够在一定情况下从民间社团进入到城市戏班,通过向基层剧团选拔人才充实专业剧团人才队伍,也早已成为一种惯例;最后,民间戏班为越剧创新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场所。民间戏班表演形式不同于官办戏班,大多比较随意,时常因为表演地点的民风民俗的不同而进行改变,这就给台上的演员以最大的表演自由,使之常常成为当时剧目创新的动力之一。

现如今,重视民间戏班已成为越剧发展重要的文化策略。越剧在发展过程中早已逐渐将重心转向城市,但在城市戏曲空间逐渐被挤压的现在,掉头向农村发展似乎成为一个别具一格的方案。将发展方向投向于更加广大的农村市场和还未被明显占据的农村空间是越剧实现市场经济下再繁荣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看到,草台戏班及越剧本身的再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的方法和理论是在逐渐借鉴积累的。对于草台班子的关注能够从根本上为越剧的再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正视草台班子在越剧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与作用,改善其生活现状,是我们发展越剧、实现越剧复兴的必经之路。

G127

A

本文系2016年浙江省新苗人才项目《越剧草台戏班生存现状探究——以浙江省嵊州农村为例》成果(项目编号2016R423009)。

猜你喜欢
嵊州戏班娘家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娘家欠你的,别到婆家来讨要
浙江甬金高速嵊州服务区车辆管控云平台探析
打造隐喻、自恰、克制的视听空间 浙江嵊州上岛名苑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婚姻好不好,回趟娘家就知道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温柔的江南小城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
嵊州根雕网络专场拍卖会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