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016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

2017-01-26 16:52
中国防伪报道 2017年2期
关键词:福喜食品

2006年-2016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

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机制的逐步完善,但是另一方面,也不禁使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商贩肆无忌惮地生产这些严重危害健康的食品?

2006年 :苏丹红鸭蛋惹祸端

事件回放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6年11月12日报道,在北京市场上,一些打着白洋淀“红心”旗号的鸭蛋宣称是在白洋淀水边散养的鸭子吃了小鱼小虾后生成的。但当地养鸭户却表示,这种红心鸭蛋并不是出自白洋淀,正宗白洋淀产的鸭蛋心根本不红,而是呈橘黄色,主要吃玉米饲料。据央视随后调查,石家庄平山县、井陉县的一些养鸭户和养鸭基地,在鸭子吃的饲料里添加了一种“红药”,这样生出来的鸭蛋呈现鲜艳的红心,而且加得越多,蛋心就越红。当地人都把这种加了红药的蛋叫“药蛋”,自己从来不吃。经过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检测,结果发现这些鸭蛋样品里含有偶氮染料苏丹红Ⅳ号,含量最高达到了0.137mg/kg,相当于每公斤鸭蛋里面含有0.137毫克。苏丹红分为Ⅰ、Ⅱ、Ⅲ、Ⅳ号,都是工业染料,有致癌性。苏丹红Ⅳ号颜色更加红艳,常被用来做鞋油、油漆等工业色素,毒性也更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癌物。

苏丹红的危害

英国癌症研究所的一位人员说,与诸如抽烟这样的常见致癌因素相比,苏丹红一号引发的癌症风险是很小的。她说:“人们即使已经吃过列在清单上的食物,也大可不必因此而恐慌。”但按照欧共体的规定要求,进入任何欧共体国家的所有干的、碎的或研磨的辣椒,不能含有苏丹红一号。不能出示证明的相关货物将被扣留,以供采样和分析。口岸和地方政府也要随机提取样品进行检验。一旦发现食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必须全部销毁。

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苏丹红一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但目前只是在老鼠实验中发现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致癌性还没有明确。苏丹红是一种化工染色剂,在食品中添加的数量微乎其微,就剂量而言,未必足以致癌,市民不必过于恐慌。

2007年:婴幼儿奶粉中惊现小蛆虫

事件回放

方先生的孩子五个月大,他一直给孩子喂某著名品牌奶粉。大约一个星期前,他从义乌某超市买了四盒此品牌的奶粉,每盒售价约70元人民币。次日晚上,孩子饿了哭个不停,方先生就拆开第二盒奶粉泡给孩子喝。喝完不久,孩子上吐下泻。方先生吓坏了,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经过输液治疗,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转。由于孩子只喝奶粉和开水,方先生怀疑孩子拉肚子与奶粉有关。马上查看奶粉袋,先在袋子边缘发现蛛丝状异物,后来又在奶粉中找出一条小蛆。

劣质奶粉的危害

劣质奶粉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安全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直接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甚至死亡。营养不良一般可以分为消瘦型、水肿型和混合型。消瘦型主要是因为所吃的食物(包括奶粉)中以缺乏热能(碳水化合物或脂肪)为主,而水肿型则以缺乏蛋白质为主。除了上面的这些外在表现外,婴儿体内各脏器,如心、肺、肝、肾等也存在水肿和功能障碍,免疫系统也会受到影响,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同时,大脑的发育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0-3岁是出生后大脑发育最快的时候,在这段时期大脑的重量、体积将增加3倍,达到成人的80%,大脑神经网络的发育趋于成熟。如果这时营养素摄入不够或者不均衡,对大脑的发育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过了这个阶段,即使再补也补不回来。

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事件回放

2008年6月28日,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宗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家长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迅速扩大到14名。9月11日,除甘肃省外,中国其他省区都有类似案例发生。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的产品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同日晚上,三鹿集团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从市场召回约700吨奶粉产品。

9月13日,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三鹿毒奶案由2008年12月27日开始在河北开庭研审,2009年1月22日下判。总共有6个婴孩因喝了毒奶死亡,逾30万儿童患病。三鹿停产后已宣告破产。

三聚氰胺的危害

三聚氰胺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生产的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白色单斜晶体,没有显著异味。目前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粘合剂、纺织、皮革、电器、医药、阻燃剂等生产过程中。

以三聚氰胺给小鼠灌胃的方式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灌胃死亡的小鼠输尿管中均有大量晶体蓄积,部分小鼠肾脏被膜有晶体覆盖。以连续加有三聚氰胺饲料喂养动物,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动物肾脏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中出现晶体;而生化指标观察到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逐渐升高。

依据以往的动物毒理学实验和当前摄入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婴幼儿的临床表现,三聚氰胺造成患儿多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性存在。

婴幼儿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

一、不明原因哭闹,排尿时尤甚,可伴有呕吐;

二、肉眼或镜下血尿;

三、急性梗阻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四、尿中可排出结石,如男婴结石阻塞尿道可表现为尿痛,排尿困难;

五、可有高血压、水肿、肾区叩击痛。

2009年:“瘦肉精”事件

事件回放

2009年2月19日,广州市卫生局接到11起因吃猪内脏引起腹痛、腹泻报告,涉及46人。当晚对中毒人员剩余食物进行的检验报告显示,瘦肉精呈阳性。整起事件累计发病人数共70人。毒猪源头经查,是从河南孟津县运到广州市天河区天河牲畜交易市场的。

2011年3月15日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某著名熟食品牌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该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遭曝光后,因流入含有“瘦肉精”生猪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已经被停产整顿,紧急召回涉案的肉制品和冷鲜肉,估计全部直接和间接损失将会超过100亿元,甚至可能接近200亿元。相关涉案人员也收到了法律的制裁。

“瘦肉精”的危害

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瘦肉精的主要添加成分盐酸克伦特罗属于非蛋白质激素,耐热,使用后会在猪体组织中形成残留,尤其是在猪的肝脏等内脏器官残留较高,食用后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其主要危害是:出现肌肉振颤、心慌、战栗、头疼、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人类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肝0.25kg以上者,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含“瘦肉精”的食品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的危害更大。

2010年:“地沟油”事件

事件回放

金华市苏梦乡村民经常闻到附近有恶臭的味道,却找不到源头,于是报警交由警方处理。

警方调查发现一院子门口堆放了大量空油桶,地上油迹斑斑,而这难闻的味道也很像是熬制泔水加工地沟油的味道,警方调查发现现场没有泔水,只有成堆的油脂块,这些油一部分来自于附近的另一个油脂加工点。这些油脂的来源主要由屠宰场的废弃物压榨而成,主要包括猪、牛、羊屠宰以后内脏的一些膈膜,以及猪皮、牛皮、羊皮上刮下的碎末,还有一些就是时间存放长不能吃的变质动物内脏。

在随后的调查中,警方发现,这种新型地沟油的窝点不止一家,还有一些分布于当地的个体熬油户,他们熬制出来的动物油都由李某坚统一收购。同样原料也是来自于屠宰场的废弃物。新型地沟油很大一部分被销售到了安徽、上海、江苏、重庆等地的一些油脂公司,并最终进入到了食品领域。这些地沟油主要是销往食品油加工企业,制成食品和火锅底料等。

“地沟油”的危害

消化不良:地沟油中有很多种毒性很重的物质,砷就是其中之一,如果食用一定量了,一般就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更多的是严重影响消化道疾病导致消化系统紊乱。

腹泻:一般的地沟油都是从排污水道里提炼出来的,也有炼制烂动物肉及烂的动物内脏得到的,这就注定了地沟油是没有卫生可言的,甚至油里面的有毒微生物都是数以万计的。

腹痛:地沟油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洗涤剂和化学清洗物质,所以地沟油中铅的含量是惊人的高,那些黑心作坊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净化地沟油,反而会增加很多其他的化学物质,铅进入体内后会引起腹部绞痛及贫血,严重的会铅中毒损肝脏功能。

致癌:从地沟油的来源分析,一般都是来源于酒店餐馆的排污道,这里面含有黄曲霉素和苯并芘,黄曲霉素的毒性比砒霜高100倍还多,极易导致脏器的癌变,如肠癌、胃癌、肾癌、肝癌、乳癌、卵巢癌等。

2011年:“毒生姜”事件

事件回放

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万寿桥工商所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在辖区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 近1吨。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不良商贩将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后,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熏制,熏过的“毒生姜”与正常的生姜相比,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黄亮,就像刚采摘的一样。

硫磺姜的辨认:硫磺姜闻起来有异味,表面光滑,较为水嫩,轻轻一搓表皮即脱落。同时,消费者也应转变观念,不能仅凭外观选择生姜。同被不法商贩用硫磺熏的还有银耳和中药饮片,消费者在购买时不能只看鲜亮,应多闻一闻,凡被硫磺熏过的都不要买。

硫磺熏染的危害

硫磺为黄色固体或粉末,有明显气味,能挥发。作为易燃固体,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等。医学专家称,硫磺熏制食品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容易对人的肠胃造成一定的刺激,若经常食用这类食品,将会大大有害人体健康。如果食用的是被工业硫磺熏过的食品,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轻者会出现头昏、眼花、全身乏力等症状。长期食用,则会导致眼结膜炎、皮肤湿疹等,严重的还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

2012年:老酸奶“工业明胶”事件

事件回放

2012年4月9日,央视某主持人在微博上爆料称,老酸奶很可能是破皮鞋制成。

经调查发现,不仅老酸奶,多种果粒酸奶、谷物酸奶,甚至普通酸牛奶中,几乎都含有明胶、琼脂、卡拉胶、果胶等食品增稠剂。

明胶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原料。通常来说,合格的明胶是从动物鲜皮、骨料内提胶,经6道提胶工序后,对提取的明胶进行蒸发、干燥,最后根据多项控制指标进行混合形成成品。

但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多利润,国内很多厂家用皮革厂经过鞣铬加工后的蓝矾皮的皮革屑,边角料和烂皮革等作为生产原料。

某品牌乳业企业相关负责人曾称,市场上的酸奶分为凝固型和搅拌型,老酸奶属于凝固型,二者在奶源、菌种和发酵时间和生产工艺方面都有不同。不过所遵循的国家标准都一样。老酸奶里面适当添加明胶等食品添加剂,是为了保持其口感和外观,是国家允许使用的。

工业明胶的危害

工业明胶是一种从动物的结缔或表皮组织中的胶原部分水解出来的蛋白质。工业明胶中含有的重金属铬会破坏人体骨骼以及造血干细胞,长期服用会导致骨质疏松,严重的会患上癌症。铬对人体健康的这种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在两年以上才会显现出来。人体内都存有少量的铬离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的三价铬,而工业明胶中所含的六价铬则是强氧化剂,若它进入体内,取代了正常的铬离子,将影响这些正常物质的代谢,而且损伤黏膜,形成溃疡。

化工原料中含大量的六价铬和砷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过量的重金属可导致神经系统中毒,出现头晕、失眠、腹泻和皮炎等症状,且易在肝肾积累。

2013年:鸭舌制品含甜蜜素波及奶茶行业

事件回放

2013年1月11日,杭州市质监局的稽查队员在加工点内看到,一些加工了一半的鸭舌放在大缸里,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加工好的腊鸡腿已经打包成袋,几个工人正准备往对面的冷库里运。在加工场外的地上,堆着一捆捆包装纸箱,上面打着“康民”牌腊鸭舌字样,旁边还写着一行“不添加色素及防腐剂”的小字。但就在包装箱的旁边,却放着几袋甜蜜素和亚硝酸钠。

因为老板不在,现场的工人也说不清是否过量添加了违禁添加剂,只知道加了这些东西,鸭舌和腊鸡腿颜色好看,吃起来更香。

珍珠奶茶店可谓“遍地开花”。因为这一行业缺少相应的质量标准,一些不正规的店铺出售的劣质珍珠奶茶不仅不含奶,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正宗的珍珠奶茶是要加鲜奶的,还要用红茶、白糖等。”一位经营珍珠奶茶多年的业内人士透露,多数所谓的“珍珠奶茶”用奶精、果糖替代奶粉和蔗糖,“奶精不是奶,只是增添饮料的乳香风味。”有些“黑心”老板干脆使用甜蜜素,甚至用自来水代替纯净水并添加上色素,制作出粉红的草莓口味和奶黄的芒果口味等。

甜蜜素的危害

甜蜜素的化学名为环己基胺基磺酸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白色结晶粉末状甜味剂。口服在体内无蓄积现象,40%由尿排出,60%由粪便排出。在甜味剂中,甜蜜素的甜味是最低的,仅为庶糖的30-80倍,后苦不明显,热稳定性高,是不被人体吸收的低热能甜味剂。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目前世界上对甜蜜素的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美国和日本等40多个国家禁止使用甜蜜素作为食品甜味剂,但在中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是允许使用的。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品种的审批和使用范围的限定都有严格规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糖精钠使用量超出正常使用量的14倍。甜蜜素有致癌和致畸的危害,多个国家相继全面禁用;我国也对甜蜜素在食品中加入的量做了严格限定饮料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为0.25克/千克。

2014年:福喜“臭肉门”事件

事件回放

2014年7月20日,据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官方微博报道,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使用过期劣质肉。上海食药监部门已经要求上海所有肯德基、麦当劳问题产品全部下架。

上海电视新闻记者卧底多月,调查上海福喜食品公司,发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食材是如何有组织地流向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的,2014年7月20日晚节目播出后,上海食药监部门连夜出击,上海食药监进车间时一度被阻。上海食药监部门表示部分文字证据已被控制。

2014年7月22日, 在食药监和公安调查组的约谈中,福喜公司相关责任人承认,对于过期原料的使用,公司多年来的政策一贯如此,且“问题操作”由高层指使。

随着调查深入,福喜事件又生出了新的疑点,根据上海电视台记者暗访获得的线索,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在厂区之外还有一个神秘的仓库,专门把别的品牌的产品搬到仓库里,再换上福喜自己的包装。

2014年7月28日,福喜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谢尔顿·拉文向上海市食药监局报告福喜总部对福喜事件采取的整改措施,表示公司将严格遵守中国法律配合调查,全面承担责任。

2014年7月30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再度约谈福喜集团具体负责中国投资运营的主要负责人、福喜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艾柏强等,责成福喜总部配合监管部门深入调查,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案件查办工作。

2014年7月30日美国欧喜集团宣布,该公司全面停止向美国福喜集团中国子公司的采购。

福喜事件的影响和危害

这是“洋快餐”进入中国以来出现的最大安全事件,也令许多国人感到震惊。西方食品工业的一大特点是标准化,有一整套产品、服务、操作、管理和宣传标准,标准化不仅有利于控制成本,而且有利于吸引消费者。可是,西方食品工业的卫生和安全往往只是表面现象。在少数大公司控制食品工业的条件下,大型食品公司经常利用信息不对称,将公司利益凌驾于消费者健康和利益之上,在种植、养殖和加工等环节做手脚。

这次“洋快餐”集中出事,跟它们所面对的成本压力有很大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洋快餐”正在跌下神坛,几乎成为城市中最便宜的餐品,不再受到十几二十年前那样的追捧。与此同时,洋快餐面临租金和人工上涨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为控制成本,“洋快餐”尽量用便宜的食材,终于跌破了底线。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对快餐有巨大的需求,中国快餐市场仍将继续扩大。中国政府应继续严格监管食品行业,本土快餐应从福喜事件中吸取教训,完善各项标准,重视管理细节,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2015年:含大量丙烯酰胺的黑糖食品引爆朋友圈

事件回放

2015年8月台湾爆出一个新闻,说黑糖中含有大量致癌物——丙烯酰胺。台湾某杂志测试了19个黑糖相关产品,发现所有样品均含有丙烯酰胺,其中7个样品超过了1000微克/公斤,最高的一个号称“传统制作”的黑糖样品达到令人咋舌的2740微克/公斤,远超炸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按香港的测定数值,约为680微克/公斤)。

丙烯酰胺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的《食物污染物工作报告》中确认的丙烯酰胺摄入量界限值,是180微克/公斤体重。动物试验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不过,目前人类中的研究尚未确认丙烯酰胺的摄入量、相关生化标志物水平与多种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因此,还不能说只要摄入丙烯酰胺,就一定会增加人类的致癌危险。但是,毕竟这种物质属于“疑似致癌物”。

2016年:外卖APP平台惊现“黑作坊”

事件回放

现在外卖O2O行业以及发展得热火朝天,但是很多食品安全问题也渐渐暴露,央视3·15晚会上网络订餐平台问题的曝光,引起了广大在线订餐平台用户的一片唏嘘。事后,该平台称将大力整改、推出系列整改措施,至于是否真的能够实现“明厨亮灶”,还需观察后效。网络订餐平台给我们餐饮生活带来的便利从其迅速扩张的规模就可见一斑,尤其深受上班族和学生的厚爱,而然光鲜的网络图片背后隐藏的却是一家家卫生条件极差的黑作坊,我们津津有味吃进嘴里的只是我们的想象。

外卖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思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食品监管部门对外卖平台的监管缺位,以及后者没有建立有效的自身监管体系。由于外卖是新的商业形态,食品监管部门很难做到迅速跟进,去制定相对应的监管策略。而外卖平台自身面对庞大市场的诱惑,也不愿为自己带上监管枷锁,唯恐会拖慢自己的发展速度。再加上实在难以对平台上的加盟外卖商家进行逐一监管,索性放任自流。其次,一些外卖平台和加盟商家缺乏责任心,被暂时的蝇头小利所蒙蔽。比如,为了节约成本,以次充好,使用没有经过从业培训以及体检等确认的配送人员等。这些都隐藏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链接:消费者如何面对食品安全问题

近年来,一桩桩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消费者往往手足无措。虽然随着“市场准入”制度的不断完善,食品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偏远地区、乡镇,食品安全问题仍不容乐观。就像一位消费者说的,他们买东西时也会“货比三家”,但他们比的不是质量,只是价格,至于是否安全,他们并不关心。这种消费观念,就为劣质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搜索空间。作为消费者,应该做的是:

一、应主动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的判断知识,掌握食品标签的识别方法,查看各种标识、标记是否完备。例如市场准入标志QS,计量合格标志C,配料表的内容,厂名厂址是否齐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执行标准,使用和储藏方法等。

二、应尽量购买大企业或知名品牌的食品。这类企业从原料采购、生产成品、质量检验到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都比较完备,能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质检部门对这些企业有相对定时和规范的检测,有些企业的执行标准甚至高于国家标准,安全可靠性相对较高。

三、选购食品时,尽量到超市或连锁店购买。这类企业一般都从正规渠道采购产品,有严格的进货验收制度和销售记录,对食品质量的把关较严,有正规的售后服务渠道,食品质量的安全可信度较高。

四、购买食品时,要留好购物小票或索要发票,如果有质量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国以法为纲,民以食为天”,食品是每个人每天都所必备的,是维系生命的重要渠道,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消费者,都应有一双慧眼,努力保证自身的安全。

猜你喜欢
福喜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福喜的婚事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猎鸟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