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财政作用”实践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2017-01-26 10:24仝艳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总需求财政支出财政

仝艳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

借助“财政作用”实践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仝艳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当前高中课改的确遇到了不少难题,可谓阻力重重,不少老师甚至校长都产生了怀疑,新课改还能推行下去吗?在这里借“财政作用”谈谈对新课改的领悟。

新课改理念;学生主体性;合作探究

财政的作用是普通高中思想品德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内容,它是整本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重要的它还是高考的必考考点。但是学生对这一块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高一学生。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并反思新课改模式,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根据情况我分了三个小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展示。感觉效果很好。我之前都没想到学生会说得这么好,可能是太不相信学生了,其实他们的灵感一旦被我们教师激发,会有无限的潜能。所以想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政的作用在教科书上主要有三点:第一,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物质保障。第二,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第三,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其中一、二两点很容易理解,教师不必多言。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就是第三点。这里我想就第三点谈谈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的。

要想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即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关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名词解释在书本第66页。让学生先自学,做到心里有数。)如果不平衡,会导致经济大起大落。这里让学生回忆前面讲过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实质。学生犹豫了一段时间,慢慢就有学生想起来:也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这里教师不要急着帮学生回答,因为学生回忆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所以要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二者经常不平衡。当然解决不平衡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发挥财政的作用。具体如何发挥作用,学生在理解保持基本平衡的要求之后,根据书本讲述和材料进行合作探究就简单多了。

大屏幕展示:

“材料一:2014年中央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

支出方向 支出数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 6550.81 13.9医药卫生 2602.53 27.1住房保障 2229.91 5.3教育 4132.45 9.3

材料二:2014年中央财政增加基建投资,共投资4376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居于第一位的“三农”和重大水利设施,居于第二位的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城镇基础设施,居于第四位的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生态。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财政是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分工:第一组讨论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第二组讨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第三组补充)

第一组展示讨论成果,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导致经济发展滞缓。题目材料都是在增加支出,明显是需求不足。我们组认为通过财政最好的办法是扩大社会总需求,特别是扩大国内总需求。其中财政支出应增加,税收应减少,这样就可以增加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从而达到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根据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缓,中央财政增加民生支出和基建投资,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来扩大消费需求,从而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第二组展示讨论成果: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出现经济过热的情况。这与材料经济态势情况正好相反。因为老师之前讲过一定时期社会总供给是一定的,我们要想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抑制社会总需求。关于财政,我们刚预习过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所以我们就可以从财政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来发挥作用。对于财政支出,我感觉应该是减少支出,这样才能控制市场上货币的投放量,从而达到抑制总需求的作用。同样道理,还可以增加税收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第三组补充:他们两组的措施好像正好相反,书上好像也是这样,我们组想问问是不是经济过热和经济滞缓和前面学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三个组表现得都非常棒,讲得也比较有条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第三组提出的问题:所谓经济过热类似于虚假繁荣、通货膨胀等,(所谓滞缓类似于经济疲软、通货紧缩等)不管是经济过热还是经济滞缓,采取的财政政策都是同经济运行态势方向相反的,也就是逆风向调节。即当经济过热时,我们采取的是给经济降温的紧缩性财政政策,而经济滞缓时,我们采取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然,在经济发展存在大起大落的情况下,除了可以采取财政政策,也可以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还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

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我坚信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确实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总需求财政支出财政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波音预测中国民用航空市场总需求将达2.7万亿美元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宏观经济学中金融市场影响经济的分析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