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注重沟通联系的村志概述
——读保定市《小车村志》卷首概述有感

2017-01-27 21:39王广才
广西地方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卷首小车

王广才

(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011)

一篇注重沟通联系的村志概述
——读保定市《小车村志》卷首概述有感

王广才

(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综合性志书卷首概述,有浓缩体、特点串联体、史纲体、策论体之分。保定市《小车村志》卷首概述,采史纲体笔法写就。其特色是抓住主线,着眼联系,紧扣府、村的绵密交织,理清经纬,勾勒脉络,反映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村情特点,以及本村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小车村志》;卷首概述;沟通联系

河北省保定市《小车村志》①小车村志[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6.近期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上限溯至事物发端,下限2009年。拜读该志,受益良多。尤其是卷首概述,与该志其他志文一样,属于精心写就,堪称力作,更可借鉴。它不是从自然、人口、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概括,而是作者根据自己对村志编修目的的独特理解,采取纵横结合法,溯源探流,勾勒脉络,揭示联系,彰明因果,把握节点,凸显大势,体现忧思。其中沟通联系,彰明因果,显示变化,并据此总括村情,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也是其突出的记述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恩格斯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②恩格斯.反杜林论[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地方志要反映的正是这个交织起来的画面。因而,他就无法回避这一客观要求。只有沟通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能正确反映各事物在普遍联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志书的概述,尤其是卷首的概述,是沟通事物联系的最佳载体。《小车村志》卷首概述作者深谙此理,游刃有余地利用了这一形式,收到了较佳的概述效果。

该志概述反映历史的变化,既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去考察,也从社会的角度去分析。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坚持唯物辩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正因如此,所用文字较为贴切准确,避免了片面性和“过头话”。写历史上小车村人尽管终日辛劳,但还是难以改变多数人吃、住上的窘境。言外之意就是:社会制度优越与否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制度不好,再好的自然环境,也难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到了民国时期,不少人家还是糠菜半年粮,居于“干打垒”或土坯房中。在这个方面,该概述沟通了自然环境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影响与制约关系。

在沟通“穷”与“变”的关系上,该概述自是前有铺垫,后有联缀,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穷”是一把双刃剑,穷困潦倒,不思进取,益加穷困;穷则思变,倍加努力,或有“曙光”再现。概述中平实地写道:战乱的岁月,困苦的生活,磨砺了小车人的意志,累积起反抗压迫的意识,曾经为抗税扣押清苑县长;建立民兵中队,掩护抗日人员,从事抗日活动;有志青年弃家别妻,奔赴抗日前线;建立村级党组织,支援解放保定的战争等。

穷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村民力图脱“贫”的视野和范围也是多维的。务农可果腹,但无商无益活,于是“以副养农”,以商活农,以商促工,多数家庭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业收入成为村民收入来源的很小部分。概述据此沟通了村民收入的构成关系。

人穷志不穷。精神的追求,可医治物质匮乏所留下的种种创伤。在这方面,概述通过凝练而入微的笔触,将小车人对待苦与乐的态度,或者说苦与乐本身的状态和相互关系,勾画得淋漓尽致。受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滋养,小车村居民在农业气候的感知和传统旱作农耕器具的使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看天识季节,观云测风雨,草木荣枯知物候,土地干湿辨墒情,据庄稼长势施水肥,春种夏管秋收冬藏,耕耩锄耙,拔麦割谷,扬场垛垛,挑担赶车,推碾拉磨,提水灌园,织布纺线,一年四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辛勤的劳作。对每一件农具的使用、对每一项农活都寄托着感情,精心侍弄着每一寸土地。在一代代人生生不息、永不停歇的脚步中,给农耕生活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从古代到现代,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变乱年代,还是社会动荡的艰苦岁月,都没有挡住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脚步。人们无论多苦多难,一旦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一切苦恼便荡然无存。小车曾流传一句千古民谚:“小车不小,小车拉着大车跑”。小车为何不小,小车为何拉着大车跑,熟知地情的人是深知其丰富内涵的。一滴水可折射太阳的光芒。小车村是中国无数个村庄的缩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乐观向上,最根本的精神源泉就在这里。

文化教育的启迪,传统宗教的规约,民间文化的活跃,千年习俗的传承,对于抑郁升阳、愉悦心境、自强志气不可或缺。概述对此也是情有独钟,不惜笔墨。小车村崇文重教,早有私塾,续有小学、中学,福及本村和周边,不少人才从这里走出。民国以前,1000多人的小车村,有寺庙13座,平均70多人一座,像这样的村庄,在全国也不是很多。小车村有小驴会、高跷会、摔跤会等众多的民间花会。质朴粗犷、以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活动,渲染的是乐观的情绪,反映的是丰富的精神世界。文化的熏陶,使村里既有辈出的书画名人,也有由爱好者组成的小有名气的哈哈腔剧团,还有在锣鼓喧天中享受着内心愉悦的人群。这里通过细致的笔法和线条,把教育与发展、宗教与稳定、物质与精神,各自的独特画面和彼此关系,生动逼真地作了反映。看罢如临其境,深受濡染。

该概述反映利弊关系,也是妥贴精当的。20世纪50年代小车村融入西郊工业区,90年代变成了“城中村”,2002年纳入改造规划,宅基地停批,出现和预示着这里的新变化。其中利弊相伴,得失兼存。工厂多了,耗水量大了,一亩泉河断流,河汊坑塘干涸,优美的环境悄悄远去;清水少了,污水多了,土地少了,人口多了,令人向往的农耕文化,在步履匆匆的人群中迅速被抹去。

概述第八自然段,反映的是小车村自然环境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境况,即昔日的宜赏、宜居、宜业,之后的水竭沟污,水生动植物的销声匿迹。这里有一段对早期水体的描述,朴实无华,但饱含着深意;无修无饰的文字,却字字溢透着浓情。此处无声胜有声,有追忆,有怀念,有反思,有期盼。历史要前进,社会要发展,一成不变的保持客观说难以完全做到,但不必要的代价也是需要和可以避免的。为此,笔者把这段文字抄录于后,作为本文的结尾和真诚的期许及永久的纪念。

50年代前一亩泉河一年四季都流淌着清水,小车村边有一条河汊儿与一亩泉河相通,十几个坑塘连片,芦苇、蒲草丛生,植有莲藕,养有鸭鹅,萍荷漂浮,鱼虾游弋,龟蟹爬行。夏季蛙鸣蝉噪,塘边杨柳迎风,树下可以纳凉,下塘可以游泳。村中及农田水井,在雨季探身即可取水……

这美妙的一切,失去的,延续的,新生的,尽在村志当中。

K29

B

1003-434X(2017)06-0027-02

猜你喜欢
卷首小车
卷首·六月
大车拉小车
自制小车来比赛
卷首·四月
卷首·六月
卷首語
卷首語
刘老师想开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设计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