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袋装青贮技术探究

2017-01-27 22:45郭文刚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12期
关键词:装袋袋装青贮饲料

郭文刚

(临夏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甘肃临夏 731100)

干饲料适口性差、料肉比高,夏天湿热容易霉变,冬季营养价值低,长期使用干饲料进行喂养,养殖成本在无形中增加。与之形成对比的青贮饲料则是牲畜的优良饲料,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是在厌氧技术条件下,将玉米秸秆切碎密封,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抑制有害菌生长,保持青饲料营养多汁特点的一种优质粗饲料[1]。将玉米、秸秆收割后用于制作青贮饲料,仅仅损失原有养料的12%以内,所含养分比干草高出20%~30%,并且还包含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钙、磷和矿物质,这些都是牲畜保持健康和快速生长的必要营养成分,尤其在冬季其使用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同期的干草料。

青贮饲料的储存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窖藏、地面堆积和青贮塔等方法,与上述方法相比,袋装青贮饲料则具备更多的优点。

1 袋装青贮饲料的优点

1.1 花费时间少,成本低

袋装青贮饲料的制作不与农业争锋,随时随地均可制作,对时间和地点要求不严格。且制作材料的成本非常低,普通养殖户也能承担。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贮80kg青贮饲料需0.5kg塑料袋,规格有2.5×3m、2×3m以及1.5×3m,成本仅仅需要3.1元,算下来青贮料只需要0.038元/kg的塑料袋成本。且玉米秸秆是农村地区常见农作物,粮食丰收后用于喂养牛羊,玉米杆和秸秆则可以用于制作袋装青贮,提高了农作物的利用率,从侧面降低了养殖成本。

1.2 制作方法简单便捷,便于推广

简单的袋装青贮只要有塑料口袋,把铡短的玉米秸秆料装满、压实,排出空气,就地保管,就地存放即可,操作简单,对劳动力技能和素质要求不高,人人能做。

1.3 袋装利用率高

用于存储青贮饲料的袋子本身非常结实,不容易损坏,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制作成本,减少了损失。

2 玉米秸秆袋装青贮制作技术

2.1 包装袋的选用、规格、方法及容量

1)选用 常用的塑料袋即可,规格有2.5×3m、2×3m和1.5×3m的,常规纤维编织袋也行。

2)规格 塑料袋的容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但是如果过大,则填装的难度也会加大,所以最好的规格需控制在宽1.5m、长3m左右。

3)制作方法 将塑料袋按照自己需要的大小进行裁剪,然后将其底部封起来,形成口袋。

4)容量 规格为宽1.5m×长3m的塑料口袋每袋装玉米秸秆1.5t左右。

2.2 原料的制作

玉米秸秆的粗细、软硬和切碎程度直接影响饲料的含水量。将玉米秸秆用铡草机切成长1~5cm(喂牛切短4~5cm,喂羊切短2~3cm),边切碎边装袋。

据调查,最适宜乳酸菌繁殖的饲料含水量一般在60%~80%之间,质地粗硬的玉米秸秆等原料的含水量则以75%~80%为宜。如果含水量过高,则需要晾晒一段时间后再行装袋。

2.3 装袋封口

先把袋子的两个底角填满,然后从下往上,一层一层逐次压紧,用脚即可,切记不要用人站在袋子里面踩压饲料,以免切碎的玉米秸秆划破塑料袋和薄膜。装袋过程要连续,切忌断断续续,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填装。袋子装满过后,用细绳扎紧袋口,避免空气和水分进入造成过早腐化,方便长期保存。

2.4 贮后管理

存放位置要保证干燥通风,最好进行室内保存。如果只有条件露天存放,则应拿一块塑料布盖好,避免风水雨淋和阳光直射,缩短青贮饲料的保存期限。同时要注意预防猪咬、羊啃和老鼠吃,在气温下降到零度时用玉米皮、树叶等盖好保温,以防冻裂。

3 饲喂方法

发酵20d以后即可开袋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开袋取料后需立即扎紧袋口,防止空气进入污染杂菌。奶牛的饲喂量为20~30kg/d,肉牛为12~20kg/d,羊为2~6kg/d。

4 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与常规青贮相同,需要注意两点:

1)袋子一旦开封,需尽快用完,然后再开封第二袋,一时间用不完的需用细绳将袋口扎紧,防止再次发酵和霉变。

2)冬季过于寒冷,需要注意保温,如果保温不好,会产生冻块,所以要解冻后再饲喂,怀孕母牛和母羊禁用,防止造成母畜流产。

5 结语

玉米秸秆袋装青贮饲料对象范围大,作业期长,成本低,规模可大可小,对技术和条件的要求较低,可以在我国任何一个地方施行。作为农业大国,笔者建议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大面积推广玉米秸秆袋装青贮的制作方法和技术,为广大农业养殖户增产、增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1] 崔晓琴.玉米秸秆袋装青贮饲料制作技术[J].畜牧兽医杂志,2016,35(1):89-90.

猜你喜欢
装袋袋装青贮饲料
一种PLC控制的两工位自动装袋装置设计
菇农装袋忙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青贮饲料喂牛有讲究
数学小论文
袋装泡菜在韩国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