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邓小平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7-01-27 23:12段照珂
法制博览 2017年21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生产力民生

段照珂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浅析邓小平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段照珂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领导人十分重视民生问题。在此过程中,邓小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生思想,具有创新性、实践性、人民性等特点,纠正了以往忽视民生的偏差,构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战略框架,为新时期我国的各项民生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并发扬光大,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民生思想;当代价值

民生问题始终是一切社会文明都关注的共同话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民生问题是判断国家的国情、民情是否符合社会现实需求的标杆,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党和政府得民心的关键。中国历代王朝一次又一次的覆灭警示我们,只有将人民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保证社会和谐、国家稳定。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特征鲜明、与时俱进,指导中国人民在新时期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一、邓小平民生思想产生的背景

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封锁的特定环境的影响下,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竞争,由此忽视了民生。国际上,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搞军事竞争,片面注重工业发展;国内,由于建设经验不足,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主要是照搬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导致重工业快速发展,而人民生活质量却没有明显提高。

(一)国际背景

国际上,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可供参考,苏联共产党一直没有找到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为了与美国进行军事竞争,苏共将大量精力放到重工业的发展上,因而忽视了民用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种状况使人们逐渐对社会主义制度丧失信心,最后导致苏共走向亡党之路。二战后,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受到苏联的影响,将经济发展的成果都用到了两大集团的对抗之中,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和提高。从1956年起爆发的波兹南事件,到此后的匈牙利事件、布拉格改革之春,格但斯克事件等都反映出民众因物质生活得不到提高,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不到满足而对政府发泄自己的不满,要求政府做出改变。但由于模式已经僵化,政府已经无能为力,最终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发生剧变。

(二)国内背景

在国内,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经历过战争后一穷二白的中国同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只能仿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虽然在某些方面总结了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有所改正和创新,但总体上还是没有突破苏联模式,一味片面地追求所有制的形式,这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此后,从1966年至1976年,我国又发动了更为严重的“文化大革命”。这十年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仅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反而有所下滑,人民生活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生活在贫穷和恐慌之中。从1970年代末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面临极其严峻的现实,生产力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部分人甚至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几乎都面临崩溃的状态。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以及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情况下,邓小平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思考并找出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环节及原因,得出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的结论。他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水平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而要想迅速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通过改革,必须改变仿照苏联模式进行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制度和体制等根本的方面入手,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

二、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进入到新阶段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落脚点是共同富裕,也就是让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过上美好富裕的生活。中国人民从建国后几十年一直生活在贫穷之中,对此邓小平深有体会,这才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社会生产力大踏步式的发展,进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为民生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并践行的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的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期间又提出,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解决民生问题,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最可靠最根本的保障。

(二)提出改革开放理论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动力

邓小平认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自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以来,邓小平为了快速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其独特创新的眼光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以及集中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在改革问题上,邓小平实事求是地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等进行彻底改革,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解放人民群众被禁锢多年的思想,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水平以及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而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邓小平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综合我国市场空间大,但生产和消费水平不足的实际情况,简政放权,将原来属于国营企业的权利下放给各民营公司或中外合资企业,总结并借鉴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对外开放的新策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它使我国在短短数十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更是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国的百姓想也想不到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一条合适的正确的道路,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根本动力。

(三)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标,也是最终目标。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都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而不是过去的那种贫穷、平均、两极分化的生活。为此,社会主义要把贫穷,平均主义以及两极分化彻底消灭,从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但是,在一个人口大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我们只能用先富带后富的方法,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要知道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在一个几亿、几十亿的国家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强制推行平均主义的结果已经被建国初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证明了,只能是人民更加贫穷。对于两极分化的问题,他也曾经多次讲到,如果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贫富悬殊的现象,那么我们的改革就是失败的。实践证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先富带后富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

(四)中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是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步骤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同志为我国设计的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步骤之一,也是解决民生问题,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重要步骤。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3]与建国以来到实行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制定的各项不切实际的目标相比,“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都是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国情、民情做出的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都体现了邓小平对民生问题和实现怎样的民生目标的关注,让人民群众觉得现代化不再是中高产阶级的事情,而是与我们每个平凡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同时也成为亿万中国人民奔小康的过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再是分割开来的。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实际上就是不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战略。

三、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为我国当代民生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民生建设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是国家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随之而来的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愈加强盛,可以说民生建设好坏与否,直接决定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强盛程度。我国民生问题有着长期性、复杂性以及区域性的特点,这就决定我党在进行民生建设时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判断标准。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的民生建设思想使我们党在摸索几十年的民生领域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在邓小平看来,进行当代民生建设再也不能盲目照搬他国经济建设的经验,要实事求是地把人民最主要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各项工作都围绕这一点展开。自2012年十八大以来,党在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民生建设,为了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党在民生建设的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方面下足了力气。

(二)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讲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而对于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其中“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集中体现了邓小平以民为主的的民生思想。而如何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邓小平看来,生产力是重中之重,并提出要用改革开放来快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今中国继承并深化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不仅将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更是朝着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向努力前进,这是对邓小平民生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A

A

2095-4379-(2017)21-0277-02

段照珂(199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生产力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