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之战晋军十镇名目补正

2017-01-28 01:29李金操胡光明
唐都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节度使大事记中华书局

李金操, 胡光明

(暨南大学 a.文学院; b.管理学院,广州 510632)

【博士论坛】

杨柳之战晋军十镇名目补正

李金操a, 胡光明b

(暨南大学 a.文学院; b.管理学院,广州 510632)

天祐十五年的杨柳之战是五代前期一次重要的战役,仅晋军一方兵力便有十余万之众。虽然史书均载晋军一方为“十镇之师”,但史书记载的十镇名目互不相同。因为最早记载此事的《旧五代史》有误,最终导致了古人的错引、错改和今人的错误句读。

天祐十五年;杨柳之战;十镇之师

胡光明,男,河南信阳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管理史、华人华侨教育管理研究。

天祐十五年(918),晋、梁主力之师会战于中原,李存朂(勖)举晋国之力与梁将谢彦章决战杨柳(或作刘),史载“师旅之盛,近代为最”*(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卷28《唐书四·庄宗纪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92页。另,笔者近日见中华书局2015版《旧五代史》记载为“河东、魏博、幽、沧、镇、定、邢洺、麟胜云朔十镇之师”,与1976版不同,证明已认识到了此处记载存在问题,新版点较者在该条记载下有注释(参见《旧五代史》卷28《唐书四·庄宗纪第二》,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446、450页)。。《旧五代史》《册府元龟》《大事记续编》均详载此役*有关此次战争的记载见于《旧五代史》卷28、《册府元龟》卷8、《资治通鉴》卷270、《新五代史》卷5、《皇极经世书》卷6下、《大事记续编》卷72等。,但史书所载十镇名目有异,且《旧五代史考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以下简称《会证》)未详考十镇名目*参见《旧五代史考异》卷2与《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28。。虽然朱玉龙在《中华版〈旧五代史〉考证》(以下简称《考证》)一文中指出点校本《旧五代史》相关记载的错误[1]22-23,但该文仅针对中华版《旧五代史》,未涉及“薛史”和其他典籍,且其对“泽路镇”为十镇之一的论述不够详备,亦未涉及“云朔”错误的问题,故有必要加以补正。

一、史籍所载十镇名目之差异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对十镇之师的记载为:

(天祐十五年)秋八月辛丑朔,大阅于魏郊,河东、魏博、幽、沧、镇定、邢洺、麟、胜、云、朔十镇之师,及奚、契丹、室韦、吐谷浑之众十余万,部阵严肃,旌甲照耀,师旅之盛,近代为最[2]391-392。

按中华书局点校本标点,十镇名目为:(1)河东镇(2)魏博镇(3)幽镇(4)沧镇(5)镇定镇(6)邢洺镇(7)麟镇(8)胜镇(9)云镇(10)朔镇。

《册府元龟》列出各军镇主将名称,叙之甚详,今不避其繁,录文如下:

阅兵于魏州,时幽州卢龙军节度使、藩汉马步总管周德威帅幽蓟步骑之师三万,横海军节度使、藩汉马步副总管李存審帅沧景步骑之师万人,成德军节度使王镕遣其将王德明帅镇冀步骑之师三万,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帅泽潞步骑万人,安国军节度使李嗣源帅邢洺步骑之师万人,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使其将帅易定之步骑万人,麟、胜、云、蔚、新、武等州,诸部落奚、契丹、室韦、吐谷浑等马万匹,总河东、魏博十镇之师,阅于魏州[3]80。

《册府元龟》虽明书“十镇之师”,但所列名目者仅为八镇:(1)河东镇(2)魏博镇(3)卢龙军镇即幽镇(4)横海军镇即沧镇(5)成德军镇即镇镇(6)昭义军镇即泽潞镇(7)安国军镇即邢洺镇(8)义武军之镇即定镇。其所书“麟、胜、云、蔚、新、武等州”所指必为另外两镇(此六州归属复杂,分析见于后文)。

明王祎所撰《大事记续编》亦有十镇之师的记载,其文为:

八月,大阅于魏郊,河东、魏博、幽〔周德威〕、沧〔李存審〕、镇〔王镕〕、定〔王处直〕、邢洺〔李嗣源〕、鄜〔高万兴〕、胜〔李嗣恩〕、云朔〔李存璋〕,十镇之师,及契丹、室韦、吐浑之众十余万,布阵严整[4]338(笔者依其文义为句读,〔〕中为王祎注解)。

按《大事记续编》,十镇名称为:(1)河东镇(2)魏博镇(3)幽镇(4)沧镇(5)镇镇(6)定镇(7)邢洺镇(8)鄜镇(9)胜镇(10)云朔镇。《新五代史》《资治通鉴》没有明书“十镇之师”*参见(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5《唐本纪第五·庄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3页。(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270,后梁均王贞明四年七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955页。,所列军镇也不足十镇,记载较前几部典籍简略,故不赘述。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句读较点校本为优[5]775,但未做分析,内容也有错,故亦不引其文。

二、十军镇称谓辨析

点校本《旧五代史》《册府元龟》《大事记续编》三部典籍记载十镇名目互有异同,其相同者有河东、魏博、幽、沧、刑洺五镇,此五镇当无异议。其相异者为:点校本《旧五代史》以镇定、麟、胜、云、朔为另外五镇。《册府元龟》只记另外四镇,未明书麟胜云蔚新武等州为何镇,然麟胜为振武军镇辖区、云蔚为大同军镇辖区,两镇建置天祐十五年未废,故《册府元龟》所记另外五镇当为镇、泽潞、定、麟胜、云蔚。《大事记续编》认为镇、定、鄜、胜、云朔为另外五镇。考证五镇之名目如下:

(一)镇定一镇或镇、定两镇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以镇定为一镇,朱玉龙在《考证》一文中明确指出“将镇定为一镇,误,应点开”[1]22。在唐代,镇州为成德节度使治所、定州为义武节度使治所,直到天祐十五年时两镇并未合并。《册府元龟》和《大事记续编》均以镇、定为两镇,中华书局点校本《新五代史》和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句读亦为“镇、定”*参见(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5《唐本纪第五·庄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3页;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第三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5页。,镇、定实为两镇。

(二)十镇中是否有泽潞镇

朱玉龙据唐天祐三年(906)昭义节度使丁会投降河东后从未叛晋,推测潞州军镇(即泽路镇)为十镇之一[1]23。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注释部分亦提到朱玉龙的观点,指出十镇“似缺潞州一镇”,但据其把云朔句读为两镇看,陈尚君并未接受朱玉龙的观点[5]775。据笔者考证,昭义军镇为十镇之一,泽潞镇是“实缺”而非“似缺”(详下)。《旧五代史》《大事记续编》均未记载泽潞镇,但据《册府元龟》“以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帅泽潞步骑万人”的记载,泽潞镇为十镇之一,且主帅身份明确。《新五代史》亦有“昭义”[6]43的记载,其所指即泽路镇。战争中,晋梁曾争夺一处土山,史载“于是李嗣昭领骑军于土山北以逼梁军”[2]393,则李嗣昭必为晋军将帅之一。因土山之战立功,李存朂命李嗣昭为幽州节度使(幽镇主帅周德威战殁),史载“天祐十六年(919)春正月……命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权知幽州军府事”[2]395,则战时李嗣昭的职务是昭义军节度使,与《册府元龟》记载相合,足证《册府元龟》记载不误,泽路镇为十镇之一。

因今存《旧五代史》笔者曾以为是后人传抄错误导致“邢、泽”误写为“邢洺”,但宋代邵雍所著《皇极经世书》中所写也是“邢洺”,可见《旧五代史》的错误是薛居正等人编史时疏漏所导致的。泽镇的漏写是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和《皇极经世书》句读错误的根源。

(三)鄜、胜亦或麟、胜(麟胜)

按《大事记续编》记载,鄜、胜为其中两镇,且注明鄜镇主将为高万兴,但此说恐误。高万兴确实为鄜镇主帅,但高万兴节制鄜镇并归降后唐有一过程。《旧五代史·高万兴传》载:梁祖乃分四州为二镇,以万兴、万金皆为帅。及万金卒,梁祖以万兴兼章武、保大二镇,累加至太师、中书令,封北平王。庄宗定河洛,万兴来朝,预郊礼陪位,即还镇,复以旧爵授之[2]1744(四州指鄜、坊、丹、延)。

唐五代鄜坊丹延节度使兼鄜州刺史,故可以“鄜”代指鄜坊丹延方镇。朱温虽曾分鄜坊丹延为彰武、保大二镇,但高万兴之弟高万金卒后,章武、宝大又并为一镇,王祎以高万金为鄜镇主帅并无问题。但据“贞明六年(920,当天祐十七年)……(梁末帝册命)鄜坊节度使兼西面招讨接应等使、检校太保、兼中书令、渤海郡王高万兴进封延安王”[2]143的记载,至天祐十七年(920)高万兴尚是梁臣,杨柳之战时,鄜镇必不能为十镇之一。《旧五代史》与《册府元龟》所书“麟”字不误。王祎错改“麟”字为“鄜”字,应是其不知《旧五代史》漏漏载泽潞镇,为凑十镇之数而为之。

(四)麟、胜、云、朔或麟、胜、云、蔚、新、武等州归属考

据前文考证可知,镇、定、泽潞为另外三镇,且十镇之中无鄜镇,则《旧五代史》所载之“麟胜云朔”或《册府元龟》所书之“麟胜云蔚新武等州”所指必为另外两镇。

唐时麟州、胜州归振武军节度使管辖,云州、朔州归大同军节度使管辖*分别参见《元和郡县志》卷5“单于大都护府”条和《旧唐书》卷38《地理志》“大同军防御使”条。,《旧五代史》“麟胜云朔”连书,其意所指当为“麟胜”“云朔”,即振武军镇和大同军镇。但天祐十五年时,“云朔”已不能指代大同军镇。按《后唐招讨使李存进墓碑》“三月制授(李存进)单于安北都护、御史大夫,充振武节度,麟胜朔等州观察处置营田使(因杨柳之战立功,战后不久即授予该职)”[7]8836的记载,朔州与麟州、胜州同为一镇。李晓杰在《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指出天祐十三年(916)之后,朔州即与麟州、胜州合为一镇,仍称振武军,且朔州为振武军治所[8]84。《旧五代史》将“云”字加于麟胜朔之间实在不妥。《册府元龟》“麟胜云蔚新武等州”的记载比较恰当,“麟胜”指振武军镇、“云蔚新武”应是指大同军镇。天祐十二年(915),“复析河东节度使所领云、应、蔚置云州大同军节度使”[8]83,云、蔚两州属大同军镇。但新州、武州是否为大同军镇属州,按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天祐十五年时,新州、武州是幽州节度使辖区[8]91,《册府元龟》为何列其于云、蔚两州之后?笔者认为,五代初期燕王、晋王、契丹曾在此反争夺,新州、武州屡易其主。据“初,庄宗得山后八军,以爱弟存矩为新州团练使以总领之”[2]1294和“(天祐十四年,917)新州将卢文进杀节度使李存矩”[2]389的记载,新州在天祐十五年之前已升为一镇。但《旧五代史》未记载新、武两州,《册府元龟》虽载,却未以两州代指一镇。或许是因为新州、武州收复的时间距杨柳之战过短,李存朂无暇任命新节度使,权把新州、武州军士归大同军使节制的原因。

总之,泽潞镇确为十镇之一,《旧五代史》等书籍漏载此镇;朔州与云州、蔚州已不在同一军镇,应把“云朔”改为“云蔚”;鄜镇不可能为十镇之一,《大事记续编》记载有误。天祐十五年十镇之师的名目应是:(1)河东镇(2)魏博镇(3)幽镇即卢龙军镇(4)镇镇即成德军镇(5)定镇即义务军镇(6)邢镇即安国军镇(8)泽镇即昭义军镇(9)麟胜镇即振武军镇(10)云蔚镇即大同军镇。

[1] 朱玉龙.中华版《旧五代史》考证[J].安徽史学,1989(2):18-23.

[2] 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 王钦若.册府元龟[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4] 王祎.大事记续编[M]∥见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16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 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 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 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AdditionsandCorrectionsonNamesofTenMilitaryTownsintheBattleofYangliu

LI Jin-cao1, HU Guang-ming2

(1.CollegeofLiterature, 2.CollegeofManagement,Jina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2)

The battle of Yangliu in the 15thYear of Tianhu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r in the early Five Dynasties. Jin which only one side of this war sent more than a hundred thousand troops for it. Even though almost every history records says that the troops of Jin come from ten military towns, the names of these towns are not exactly the same in different history books. In theOldHistoryoftheFiveDynastiesthere are some mistakes, the misquotation and mismodification made by many ancient people are inevitable as well as wrong sentences by scholars today.

the 15thYear of Tianyou; the battle of Yangliu; troops of ten military towns

K243

A

1001-0300(2017)05-0105-04

2017-03-16

2016年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A070705031)

李金操,男,河南扶沟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责任编辑朱伟东]

猜你喜欢
节度使大事记中华书局
大事记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一月大事记
一月大事记(2019年2月1日~2月28日)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唐末五代宋初定难军节度使王爵研究
辽代节镇体制研究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论后唐庄宗明宗嬗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