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医德思想及启示

2017-01-28 06:07黄克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学医温病医家

黄克艳

(贵阳中医学院医古文教研室,贵州 贵阳 550002)

吴鞠通医德思想及启示

黄克艳

(贵阳中医学院医古文教研室,贵州 贵阳 550002)

吴鞠通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不仅在温病学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医德医风及治学方面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近年来,学者对吴鞠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思想上,有关吴鞠通医德思想的研究鲜有论及。笔者认为,深入发掘和探索吴鞠通的医德内涵,不仅有助于弘扬和丰富中医文化,而且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吴鞠通;医德思想;人才培养

吴鞠通(公元1758—1836年),名瑭,字配珩,江苏淮阴人,清代杰出的温病学家。其著作有《温病条辨》 《医医病书》 《吴鞠通医案》。吴鞠通不仅在温病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温病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高尚的医德医风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更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值得认真学习。

1 吴鞠通的医德思想

1.1 博览群书 精究医理 吴鞠通出身书香门第,本习儒业,19岁时因父病不治,死于庸医之手,认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愤然激发学医之念。后来受到张仲景“外逐荣势,内忘生命”之论启发,慨然放弃举子业,为父守孝期间便购置方书,朝夕诵读。23岁时,又因侄儿巧官罹患温病,死于俗医之方,更加激发从医之志。吴鞠通认为学习医学首先要博览群书,精通医理,才能胸有成见、辨证准确,从而更好地对付错综复杂的病情变化。他深入钻研《内经》《难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等医学典籍,遍考晋唐以来各家学说,并涉猎群书,阅读《易经》 《诗经》《周礼》 《礼记》等儒家经典。当时许多学者喜爱简便浅近之书,甚至只读《药性赋》 《汤头歌诀》等,便开方治病,自矜己德。吴鞠通严厉批评“不读古书,安于小就,得少便足,囿于见闻”(《医医病书·不读古书论》)的恶习,指斥其为医家之大病。

1.2 赤诚救世 仁爱为怀 吴鞠通历经了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其时虽然政治较为稳定,却发生了多次大疫,仅《清史稿·灾异志》 《清实录》 《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等文献就记载了疫病横行、蔓延成灾的种种惨况。1793年,京城温疫大行,众多医家因为不懂治疗方法,导致死于俗医之手者不计其数。目睹疾病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吴鞠通慨叹“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温病条辨·自序》) 他从北京出发,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抵达浙江杭州,以及家乡淮阴周边地区,往返为百姓诊治,即使遇到沉疴怪疾,毫不畏惧,竭力拯救百姓于病痛之中。吴鞠通在长达50年的行医生涯中,治病不分富贵贫贱,轻病重病,一视同仁,其精湛的医术来源于他对百姓的仁爱之心。

1.3 谦虚好学 尊重同道 吴鞠通深感医道至难至深,唯有谦虚好学,博采广咨,才能精进医术,立起沉疴。他“进与病谋,退与心谋”,虚心向同道学习。1783年,吴鞠通在北京检校《四库全书》,得见吴又可的《温疫论》,认为其“议论宏阔,发前人所未发”,专心学习,受到很大的启发;随后又研读晋唐以来各家学说,受益匪浅。他广泛采辑自《内经》以降历代名贤著作,取其精微,去其驳杂,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和丰富的临证经验,写成了《温病条辨》这部温病学专著,并鼓励大家“指其疵谬,历为驳正”。在《医医病书》与《温病条辨》凡例中,他反复论及无论是前代先达还是后世学者,如能指出其弊窦,并予以纠正补足,将感激如师资之恩。针对当时医家各执己见,谬于一家之言的不良风气,吴鞠通直斥“名医之病,首在门户之学”,力劝医家打破门户之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1.4 师古不泥 勇于创新 吴鞠通推崇对医学经典的学习,强调“不尊经则学无根柢”,但又反对食古不化,提倡师古而不泥古。他以《内经》为宗,但又指出《内经》的若干不足,要求学者“择其信者而从之,不可信者而考之。”他非常拥戴叶天士,认为其“持论平和,立法精细”“迥出诸家之上”,但也指出其医案中不够精当之处,如不识燥症,误用桑白皮等。对于刘完素、朱丹溪、李杲等医家的著作,他认为“倚于一偏之弊,可参考而不可专读”。对于疾病诊治,吴鞠通主张以现证为主不必拘泥古方,认为现症虽同,由于导致疾病的原因不同,必须根据症状加以推敲、斟酌,从而灵活运用。对于只读书而不加以思考的情况,他认为“尊经太过,死于句下”,告诫世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无论是日常学习,还是医学实践,吴鞠通既能汲取各家长处加以发挥,形成独到的见解,又对错误的观点予以批评,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1.5 淡泊名利 恪尽职守 吴鞠通为人心正口直,性刚气傲,一生不求名利,不阿权贵,始终致力于济世救人的神圣医学事业。作为一名廉洁纯良的医家,他恪尽职守,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奔走于大江南北、乡村山沟,全心全意救治病人。吴鞠通强调学医是为了治病救人,如果只为自己打算,恶在其为医者。当时有的医家把行医当成谋利的途径,完全不讲道义,有的则销售伪药,以假冒真、以劣充优,欺人取利。对于那些医术平庸,妄抬身份,索要重金,非三百金一日请不至者的俗医、时医,吴鞠通极其厌恶,强烈谴责不学无术、墨守成规、贪利忘义、轻视生命的不良风气和祸害病人的种种弊病。

2 吴鞠通医德思想对当代医学生的启示

2.1 有利于加强医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医学生责任感是指医学生对自己、对病人、对国家和社会所应承担责任的感知与自觉履行的情感态度,并自愿承担过失后果的内心体验[1]。目前,一部分医学生存在学医功利化、责任淡漠化现象,因此,加强医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尤为重要。吴鞠通因愤学医,毕生勤奋苦读,专事方术,成为我国温病学的巨匠。他深切感受到人命至重,贵于千金,著书立说,传播医学知识;他不畏艰辛,广搜医方,救治劳苦民众。对于当时社会上庸医俗医之弊,他敢于大胆地补偏救弊。吴鞠通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医学生树立了榜样,对于增强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医学生立志医学事业的医德风范有着极大的感召力。

2.2 有利于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医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医学知识,更要具有全方位的人文素质,这是未来社会医学生的培养方向[2]。吴鞠通在行医生涯中所展现的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淡泊名利、救死扶伤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格对医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的品格,有利于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2.3 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善于质疑辨析、抓住要领、基于事实、合乎逻辑、见微知著、富于创新的思维方法[3]。当前,批判性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我国医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淡薄等不足,如何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医学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吴鞠通一生长于思辨,细于格物,潜心研究医经奥旨,强调遵经法古,但又不迷信权威,不盲目崇拜,批判地继承前代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融会贯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术理论体系。吴鞠通敢于质疑、勇于批判的精神对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扈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成。”(《医医病书·医德论》)吴鞠通以德立医,德才兼备,其高尚的的医德思想,不仅有助于弘扬和丰富中医文化,而且对于当今医学生的培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赵守政.当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刘翠,程乐森,徐玉梅,等.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98-100.

[3]王伟,谭旭辉.重视批判性思维的作用[J].新西部,2008(18):15.

Medical Eth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Wu Jutong

HUANG Keyan
(Department of Medical Ancient Literature,Guiy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izhou Province,Guiyang 550002,China)

Wu Jutong;medical ethics;talent train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9.017

1672-2779(2017)-19-0041-02

2017-06-22)

Abstrat:Wu Jutong is a famous physician in the Qing Dynasty,who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the study of medicine,and also set an example for later generations in medical ethics and medical science.In recent years,scholars have focused on the academic ideas of Wu Jutong,and the research on Wu Jutong's medical ethics is seldom discussed.The author thought that deep exca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Wu Jutong's medical ethics are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and enrich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but also to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猜你喜欢
学医温病医家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儿子学医和父母成校友
许愿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华佗学医
华佗学医
《温病条辨》脉诊探蕴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温病瘥后调理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