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7-01-28 23:59孙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27期
关键词:类药物冠心病方案

孙波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孙波

目的探讨在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工作期间,观察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冠心病患者展开对应性分组。对照组(95例):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展开;观察组(95例):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常规治疗方案+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展开;最终就两组冠心病患者用药总有效率统计结果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用药总有效率为97.89%,高于对照组(83.1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完成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介入治疗,对于患者心肌功能的改善可以加以显著促进,最终获得确切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

他汀类药物;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

当前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以介入治疗的应用较为普遍[1]。本次研究意在确定合理药物完成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以此说明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冠心病患者展开对应性分组。对照组(95例):男59例,女3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9~86岁,平均年龄为(76.13±3.85)岁;病程分布范围为3~8年,平均病程为(5.25±1.02)年;观察组(95例):男60例,女3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0~89岁,平均年龄为(76.29±3.89)岁;病程分布范围为3~9年,平均病程为(5.27±1.05)年;对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加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展开;观察组: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常规治疗方案+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展开;对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手术前2~4周范围内,主要选择剂量为75 mg氯吡格雷+剂量为100 mg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控制1次/d以及4~6 d范围内的口服用药频率与时间[2-3];对于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在对照组冠心病所用药物基础上,选择氟伐他汀药物加以治疗,主要在手术前2~4周范围内用药治疗,保证2次/d以及40 mg的氟伐他汀药物应用频率以及剂量[4]。

1.3 疗效判断标准

主要依据两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完成后续治疗效果的判断。显效:施治后的冠心病患者,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的程度超过80%;有效:施治后的冠心病患者,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的程度超过50%;无效:施治后的冠心病患者,患者仍然表现出心电图异常现象,心绞痛症状未获得缓解,反而表现出增多迹象[5-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用药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施治后,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总有效患者78例(82.11%),15例(15.79%),2例(2.11%)以及93例(97.89%);施治后,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总有效患者62例(65.26%),17例(17.89%),16例(16.84%)以及79例(83.16%);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用药总有效率为97.89%,高于对照组(83.1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称为缺血性心脏病,究其诱因患者在呈现出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以及器质性堵塞的现象后,相继呈现出心肌缺血缺氧症状,临床以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症状以及胸骨后烧灼样症状最为普遍。冠心病疾病的出现,使得此类患者的日常生活等受到极为严重影响,并且身心健康亦会受到严重威胁。此外,冠心病患者从事长期重体力劳动或者突发情绪激动,均会导致疾病发作的现象,对此确定合理方法完成冠心病疾病控制治疗意义显著[7]。

对于冠心病患者在开展临床介入治疗工作期间,合理选择氟伐他汀药物施治,有助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的降低以及心肌梗死出现概率的降低可以充分确保,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出现,最终使得冠心病患者术后生存率获得显著提高,有效凸显在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工作期间,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8]。

对本次研究结果加以分析发现,应用常规治疗方案+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展开介入治疗的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同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展开介入治疗的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比较,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显著提升,从而证明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对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证,进而凸显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临床对于冠心病患者开展介入治疗工作期间,合理选择他汀类药物施治,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从而对

于冠心病患者生存能力的优化做出充分保证。

[1]张黎,杜传海,冉宏,等. 药物与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 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0):1061-1063.

[2]张永胜. 第二代药物支架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3):1565-1567.

[3]王智,龚艳君,邱林,等.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血浆骨膜蛋白水平的变化[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25):53-57.

[4]孙福成.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相关药物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6):1321-1324.

[5]李方江,张凡,徐涛,等. 伴焦虑抑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药物干预治疗的研究[J]. 河北医药,2009,31(2):131-133.

[6]马晶晶,吕爱莉,任晖,等.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择期介入治疗冠心病焦虑状况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1):1455-1458,1465.

[7]高彦娜,孙同文,张晓娟,等. 冠心病药物、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术的长期疗效对比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6,25(4):619-622.

[8]穆树敏. 心理和药物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4059-4060.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ns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UN Bo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hifeng Second Hospital,Chifeng Inner Mongolia 024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tatin drug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19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Using digital parity method, all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grouping. The control group (95 cases): during the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plan was carried o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95 cases): during the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application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 statin treatment plan. Final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tatistics result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89%,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3.16%),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statin drugs can b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and finally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effec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obtained.

statin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nterventional therapy;clinical effect

R541

A

1674-9308(2017)27-009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27.052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医院心内二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猜你喜欢
类药物冠心病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