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康城市建设中流动人口的健康促进问题*

2017-01-29 15:28黄艳群
法制博览 2017年32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

黄艳群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浅谈健康城市建设中流动人口的健康促进问题*

黄艳群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流动人口的产生是基于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相对一地户籍人口而出现的概念。流动人口其工作和生活面临较多压力,健康问题的促进是建设健康城市不看忽略的一环,需要集合各方的力量,多措并举砥砺前行。

流动人口;健康;城市

人口大规模流动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居民在就业机会、生活环境、城市文明等考量下,在不同区域、产业之间大规模流动。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加速着城市的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的健康与本地人口的健康息息相关。健康城市建设如果忽略流动人口健康促进问题,有悖公平,失去了健康城市建设的本源意义。

一、流动人口健康问题对健康城市建设的影响

流动人口是城市改革开放,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有着为可忽视的力量。健康的流动人口可以:1.增强城市活力,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各种特色物资、经济技术和信息,繁荣了城市物资丰富了城市市场。2.促进经济繁荣,活跃城市市场。流动人口能促进商品流通,扩大消费,增强城市的综合生产能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多种需要得以满足。3.缓解劳力不足、确保特种行业劳动力的充实。4.促进城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人口流动是把双刃剑,其健康问题同时给城市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1.城市负荷加重。大量滞留期普遍较长的流动人口,对不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提出挑战、使物资能源供应等更趋紧张。2.城市管理难度加大。由于流动人口游离分散、从事行业众多、集中普及知识较难,城市管理工作的难度显著上升。3.增加城市人口,社会治安管理问题突出。在总的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占女性人数的84.3%,大量的超计划生育现象和孕产妇健康问题突出,增加了计生委和卫生部门的工作的难度。4.市民健康问题整体受到影响。

目前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的我国流动人口作为各种慢性、传染性等疾病的高发人群,其健康促进和管理情况对各个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有着严重影响,也影响着对全民的整体健康状况。我国的流动人口健康管理状况主要因素有流动人口的密度较大、流动性较大,数量多、观念意识不到位、资金缺乏等多种问题;权益制度的缺失、滞后的保健观念制约以及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缺失也是影响流动人口健康管理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计生部门、联合医疗卫生部门以及社区居委会等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流动人口健康意识,疾病的查治率明显提高,有效地保证了流动人口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受传统户籍、社保等制度制约,目前大部分城市对流动人口问题重视不够,缺乏涵盖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整体规划,造成流动人口特别是偏远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融入困难,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二、我国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一)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

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物流运输和餐饮服务业,居住地偏僻,居住面积狭小,居住场所卫生设施不完善,缺乏公共卫生意识观念;来自偏远山区或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不强。流动学龄前儿童的疾病预防和规范性的预防接种较难,育龄妇女保健的定期检查得不得保证,导致传染病发率普遍病偏高。另外,由于对地方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资不熟悉源,获得医疗卫生资源的渠道也比常住人口狭窄。再者,由于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异地报销困难,患病后去只有10%选择回老家治疗。已参加医保流动人口仅有26.8%,且只能部分报销医疗费,超过60%仍需全部自己支付,医疗费负担过重。

(二)我国流动人口健康促进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卫生保健意识淡薄。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强度大或时间长的行业,较低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使他们无暇顾及自身的健康问题。

第二,人群集中,主要是孕产妇和儿童健康问题多。流动人口母婴健康指标比城市人口差,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儿童。

第三,感染传染病的比较多。流动人口的高度流动性,成为了传染病的主要传播者和重要受害者。集中表现在急性呼吸道疾病、儿童寄生虫病、肠道传染病、危险行业职业病、成人性病和结核病等病种上。

第四,各种伤害事故多。相比城市人口,流动人口在务工中的职业病和工伤要多;交通事故等意外造成伤害的求助难度大。

第五,地方部门健康管理问题突出。目前我国地方部门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从实体到网络都处在初级阶段或空白,不尽人意: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主要由兼职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管理场所简陋甚至缺失,健康管理缺乏严肃性、系统性、规范性。

(三)影响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劳动量高强度。大部分流动人口为务工农民,日工作量达到十几个小时,尤其是服务业和建筑业,强度大、压力大、时间长,高强度和高时长的工作加上保健意识的缺乏损害其健康。

二是心理健康、精神健康意识不足。流动人口面临着与一般人口不同的应激源,低社会地位、高风险工作、高流动性、远离家人及熟悉的社会环境等,健康问题往往被个人、企业和社会所忽视,精神健康问题需更多关注。

三是投入健康过少。家庭收人偏低,勉强维系家庭正常开支,无从顾及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四是孕妇和儿童的健康状况突出。流动育龄妇女在户籍地以外生育的比例逐年提高。婚前同居、婚前怀孕、生殖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流动儿童健康普查登记不完善或缺失。

五是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措施不完善。目前,针对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没有专门的规定和应对措施。

三、促进流动人口健康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政策和体制

地方政府要建立和完善长期解决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的政策和体制:首先,要真正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化。第二,加强对于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的投人,降低参保缴费门槛。第三,对现有三大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形成流动人口医保的转移机制。由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和卫生、民政等不同部门分别管理的新农合、城镇医保、城乡医疗救助,其缴费年限、信息互联、账户管理等方面出现不统一,只有建立转移接续的方法与机制,多部门联合互通,形成医保的一元制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的就医报销问题。

(二)加强相关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

首先,政府和各级医疗、学界要深入和加强对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的研究。目前对流动人口健康促进问题,除了艾滋病和结核病认知的研究,针对这一人群对健康的全方面认知的研究还缺乏系统化思考和研究。第二,基于相关研究,加强流动人口健康知识的宣传。首先是观念和意识的改变。短暂的停留使得流动人口通常对任何基于地域或企业的医疗保险缺乏兴趣,在日常生活中为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投资的意识缺乏。第三,通过播放警示片、医疗队实地检查与宣传、定期体检等,加强流动人口对具体疾病和预防措施等健康问题的了解,促进他们对健康、疾病、自我治疗、心理健康等的认知,提高他们自身的健康促进意识,医疗卫生部门也可以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方案。

(三)重视流动人口心理健康促进问题

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实际中,对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更多的是关注他们身体的健康,心理健康往往容易被忽视。为此,第一,要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态。在流动人口集中务工的企业,通过定期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情况;第二,针对性处理他们的心理问题,如建立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情感宣泄室、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或专业心理知识讲座、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等活动,及时进行健康关怀干预,增进流动人口心理问题的解决。第三,多措并举,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和技能。如选择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建筑工地,通过开展专家咨询义诊、发放急救包、避孕套、播放健康宣传片、发放健康素养读本、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健康咨询等活动促进流动人口健康。第四,对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如子女、孕妇等健康促进形式多样化。采取模拟训练,分组讨论,实地情景模拟,趣味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对流动人口子女健康促进;设立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健康教育园,提供健康教育交流的活动场所。

(四)多部门联动推动流动人口的健康促进

人的健康涉及收入、住房、食品、饮水、卫生医疗与设施服务、教育、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有赖各部门相互配合与支持,多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目前流动人口的健康促进工作,主要依赖卫计委,而且重点在公共卫生领域和儿童及孕产妇。其他部门参与度偏小,很少有就此问题的联合促进会议召开,部门联动效应明显不足。为此,需要整合部门力量,加强制度建设,共同推进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应对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地方政府要有一个总体规划,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各个部门职责,形成制度化,并定期进行监督与考核,纳入部门考核与评比体系,切实调动和保证各个部门投入流动人口健康促进事业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五)发动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力量参与流动人口健康促进

目前,流动人口的健康促进主要靠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明显不足或缺乏。二社会参与是促进流动人口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此:第一,采用项目推动。卫生部门多出台一些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方面的项目,吸引社会服务组织和相关单位参与申报。此类项目申报对促进流动人口的健康、推动居民参与以及协调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问的关系,利用社会资本,有着一举多得的功效,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最有效的手段,第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强化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在政府购买、公益创投、小微创业、微创投等领域中的比重,既能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质量,拓展其服务内容,提升其知名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还能加快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的发展。低三,倡导与推动志愿者队伍建设。我国就流动人口健康促进这一块而言,没有专门的志愿者活动。作为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的一支潜在力量,志愿者队伍是当前应当着力挖掘的力量,如医疗、教育、卫生、安全等宣传与专业知识帮助,为政府开展相关工作出谋划策提供参考和队伍支持。同时,可以出台志愿服务积分制度:什么质量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范围、次数、人员配置如何安排与统筹规划可以享受什么待遇。通过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可以鼓励志愿者不断“超越”自我,迈向更高的目标,加速促进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的解决。

[1]张立明,马勇.流动人口对武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南方人口,1996.3.

[2]王竞波.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8,11(2):48-52.

[3]宋言奇.流动人口健康促进问题探讨[J].唯实(现代管理),2015.2.

[4]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R].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3-5.

[5]田达.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的成因、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株洲市社科联课题《健康株洲建设之流动人口健康促进问题研究》(课题编号:zzsk17090)阶段性成果。

R193;C924.2

A

2095-4379-(2017)32-0063-02

黄艳群(1971-),女,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法。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漫画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流动人口落地参选之选民登记问题探析
流动人口城市融合意愿统计分析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流动人口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