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研究

2017-01-30 07:32李曦彤
山西青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含义语境词汇

李曦彤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研究

李曦彤*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从语言学的基本特点来说,对外汉语教学肩负着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双重任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这一方面是因为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另一方面汉语词汇往往蕴藏着深厚的汉语文化。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必须注重其文化渗透的作用,掌握词汇的文化渗透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研究更进一层。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渗透;研究

一、词汇是语言文化的基本单元

(一)词汇承担着语言的组成

从人类语言发展的过程来看,任何语言在初级都是由一个一个不同的词语组成的,基于人们智力及人类交往活动的日益加深,词汇逐渐复杂起来。词汇的复杂性一般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词汇的数量增长。人类生活的不断变化以及人类交往的日益复杂,需要更多的词汇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只有把人类的生活样态能够用语言来表达出来,语言才算完成了它的基本使命,从根本上来说,语言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而存在的,没有语言对人们生活的描述也就不可能有人们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所以,语言的复杂性实际上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动因,那就是人类生活逐渐变得越来越需要更多的语言词汇来进行描述。第二、词汇的含义逐渐变得更加模糊与边界不清。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基于人们生活交往的日益复杂与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词汇会逐渐变得更加具有模糊的边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发明出一种新的词汇,另一种则是重新界定词汇的边界,实际上这也是词汇不断发展的一个原因。第三、就世界上任何时期的人们来讲,总是把词汇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或者语言习惯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把语言作为实际生活的沟通的根据与思想交流的工具。但这个前提就是任何语言都由词汇构成,任何语言也都由人们的语言习惯构成。

(二)词汇是文化的结晶

从词汇的整个状态来描述,任何词汇都是基于一定的文化活动的产物。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词汇组成了人们的全部的文化生活。所以,人们的文化活动必须需要词汇来描述,同时人们的文化生活又必须依靠词汇来推动。之所以说词汇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结晶,乃是因为以下几个观点:首先,词汇的构成反映了人们的文化观的取向。在任何国家词汇如何构成以及词汇如何运用从来都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而是经过人们的不断实践摸索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词汇的教学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传达词汇背后语言的教学过程,人们只有在实际的文化生活之中,才能逐步实现词汇教学的重要目的,这个目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源于人们的一种客观需要。其次,词汇的含义往往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具有不同的含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词汇会基于语言习惯不同的人而具有不同的含义。任何地域以及任何时代的人们的文化背景是不可能相同的,甚至相同地域以及相同时期内的人们,由于其教育背景的不同对词汇的理解也往往具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词汇的文化特质。

(三)词汇是文化发展的结果

从哲学上来思考,词汇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看法,又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工具,只有人们在不断地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才能够对词汇有更为清醒的认识。首先,词汇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词汇一方面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是人们不断改进世界的工具,只有人们不断地认识词汇的发展规律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总结词汇的发展特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词汇必须面对的文化课题。其次,人们认识世界以及发展文化都是基于词汇的基本功能。词汇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一方面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也为人们发展各自的文化提供了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文化手段。基于词汇的基本功能,往往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既可以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也可以窥见这个语言的历史发展过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最后,词汇的能动作用决定了词汇对文化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词汇具有相当大的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但词汇的这个作用是会随着词汇的不断变化发展而有所改变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词汇的功能与文化的互动是具有文化学的基本规律的。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促成了词汇的不断完善与丰富。

二、如何防止文化渗透的负面效果

(一)防止信息传播扭曲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信息传播会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发生变异,这一方面是因为信息传播者对事物的理解的因人而异,另一方面是因为信息本身的变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所以把对外汉语教学理解为一种文化教学是更为恰当也是更为标准的。防止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生词汇文化的传播误导,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把词汇的文化背景讲清楚。在很多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学生对词汇的不理解或者不知道,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把词汇应有的含义传达给学生,也就是说,一个词汇在实际文化背景下,有什么样的文化底蕴,这是值得研究的,也是教师必须在课堂中讲清楚的。第二、教师要注重文化传播的规律。从任何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上来说,语言文化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把汉语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只有立足于汉语的文化本质才能充分实现汉语文化的传播功能,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语言文化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文化魅力,教师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尤其注意文化传播过程中不能把文化的错误信息传达给学生。

(二)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传统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教授对象都是外国留学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要存在于不同地域的人们总会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是因为人们的文化教育背景的不同以及人们的文化传统的不同所导致的。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把学生的文化传统考虑在教学过程中,这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因为,基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往往人们对同一件事物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几乎所涉及到的都是不同的文化,尤其是汉语文化作为具有五千年的历史的文化通常都是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所以,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始终要把学生对汉语的理解以及学生对汉语文化的理解放在首位,只有理解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人们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对语言的深切把握。其次,教师要把自己的对于汉语的文化理解充分地传达到学生的理解之中,当然,这种理解依然以文化理解为基本的理解。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外国留学生之所以不能理解汉语文化,一方面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不正当的文化教授有关。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文化传统考虑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只有人们充分理解了文化传统的不同文化底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传统的问题所带来的问题。

(三)教师要考虑词汇在不同语句中的含义

从文化发展的根本意义上来说,词汇总是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这种不同的文化含义往往能够充分体现在词汇在不同的句子中所体现出来。往往来说,这个词汇在这个句子中是这样的含义,在另外的句子中就可能是另外的含义,这是因为人们说话的环境以及人们的交流习惯所导致的。首先,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把词汇的多种意思表达清楚,只有把句子的不同意思表达清楚,以及词汇在不同的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词汇教学以及文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其次,教师要对词汇教学过程中的词汇原理讲清楚。从根本上来说,词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教学的过程,所以在人们的认识中,一定要把词汇教学提高到文化教学的高度。确切地说,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词汇背后的文化底蕴才能实现词汇教学的目的。这是因为,任何一门单纯的语言教学都不可能止于语言教学的层面,而最终要落实到文化教学以及文化渗透的层面,只有把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汉语文化教学才能实现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汉语教学实际就是一种文化传播的目的。

三、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环节的课堂方法

(一)注重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普遍存在任务型教学的概念。任务型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任务型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一定要注意深刻把握任务型教学的本质。首先,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以学生理解汉语文化为出发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环节,教师要把词汇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含义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利用手头的工具积极地寻找汉语词汇的多重含义,以及在不同用法之下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理解任务型教学以及词汇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含义,同时也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词汇的文化发展历程,这就是说,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把挖掘词汇含义的任务充分教给学生,教师在学生不能够全面总结的情况下再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其次,教师布置任务要以学生的学习程度为限。在很多的任务型教学中,之所以常常失败,就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正确把握教学的本质,不能正确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程度,以至于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的误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的失职,所以,在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所学知识的程度,然后指定相应的任务。

(二)教师要注重语境教学方法的运用

语境教学方法指的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的文化含义,而把词汇放在不同的语境之下来让学生理解词汇的深刻含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语境教学法,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这是因为,第一、任何语言都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之下产生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之下,语言才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含义,这是基于语言的具体运用特点所决定的。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把语言的这种特点充分地在课堂中应用出来,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从而也才能真正实现语言文化教学的追求。第二、任何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之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含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把词汇放在不同的语境环境之中,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语境环境之下来感受语言的词汇魅力,实际上也只有在不同的语境环境之下,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的文化魅力。第三、教师可以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创造不同的情景,来深刻地运用语境理论教学法。创设不同的语境情景是因为,语言本来就是不同的语境下的产物,也是因为人们总是在不同的语境环境下来应用语言。从更根本上来说,更是因为对外留学生都是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之下所产生的文化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创设不同的语境情景,才能实现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互动

在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词汇教学的真谛,也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底蕴,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基本功能。课堂互动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两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一种是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另一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在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中,可以实现以下几点词汇教学的目的:第一、教师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词汇学习的程度,更加明晰学生对词汇的文化理解是否正确。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往往最容易暴露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另外,实际上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也容易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发现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词汇教学工作。第二、学生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学本来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只有在教师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给教师提供更加有益的教学经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以下目的:首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文化互动能够实现词汇与词汇教学的根本目的。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特点,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无疑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背后文化的理解。其次,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过程中,最容易实现优势互补的课堂教学格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要实现词汇教学的文化渗透作用,就必须把文化渗透的交流作用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文化交流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1]冯代芸.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利用阅读法习得词汇的有效性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9).

[2]王美琪.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2).

[3]袁璐.语义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亚太教育,2015(16).

李曦彤(1994-),女,满族,辽宁葫芦岛人,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

H

A

猜你喜欢
含义语境词汇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跟踪导练(三)2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