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研究

2017-01-30 07:32赵鑫宇
山西青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补语汉语错误

赵鑫宇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研究

赵鑫宇*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出现“把”字句的错误,换言之,学生经常对“把”字句缺乏深入的理解。这一方面,需要深入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又需要教师加强其教学艺术,提高对“把”字句教学的技术与策略,又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改进相应的教材内容,从根本上解决“把”字句教学的难题。

对外汉语;“把”字句;研究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汉语补语的复杂性

在汉语教学的教学中,学习者所犯的错误与他们母语的错误截然不同。他们通常需要加强练习,记住中国使用的规则。当汉语规则与他们的母语相似时,学习者被他们的母语规则所困惑,这些规则很容易相互混淆。这种错误经常重复,难以纠正,甚至成为“惯性”,需要学习者明确他们的母语规则和汉语规则之间的差异,并更加努力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以逐渐摆脱他们的母语不当的影响。中文的补充更复杂。一些补充的意义不仅是具体的含义,且往往具备抽象的意义,并且有条件的是将补充的句子成分添加到“把”字句里,而不是所有的补语都可以输入“把”。学习者在“把”句子的研究中,经常用他们的母语可以做补充句子成分来复制汉语的句子,产生另一种偏见。在日语和韩语中,没有句子补充成分。因此,在学习语言中,使用其他组件实现汉语补语的功能,是留学生常犯的语言错误。在韩语中,汉语补语的对应成分是副词,汉语补语的含义对应于一些副词和动词成分。虽然韩语中有补语,其意义与汉语不同,补语在韩语中的含义是使用主语和谓词来描述并不完全完整,只是补充补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的更加完整。中文补语用于补充句子中的谓词动词。因此,日本和韩国的学习者经常将副词放在“把”字句的补语的位置中以产生错误。

(二)“把”字句结构的复杂性

“把”字句的内部结构至今没有定论。对“把”字句结构的一般理解是表达对象的配置和影响,造成了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认识,对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和接受中国式的表达。一方面,“之后”的组合不一定是动词的对象,例如:“这东西真让我吓死了。“我”不是动词,“吓”不是对象。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把”句子都可以缩减为有活动对象的句子类型,如上面的例子。类似地,即使相同的句子结构不相同,也不是所有的具有活动对象的句子都可以被转换成“把”字句。例子:“他打伤了我”和“他受伤了”形成相同的结构,但前者可以成为“把”字句,后者不是。有人也举了一个例子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星期天在做什么?”我们可以说,“我读小说”或者“我看新闻”,或者“我在洗蔬菜”。第二句话绝对不能使用“把”字句,但第三句话我们可以说“我把蔬菜洗了”。所以语法书从消极方面的规定:如“后”的组合应该是固定的,你如果说:“我想把一本英语书翻译成中文。”或者“我看见他骑了一辆自行车撞倒一个人”,两句话中的句子成分是不固定的。另一个例子:有些动词如“喜欢”、“知道”喜欢,“倾听”等类别不能使用“把”字句。

(三)几个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习惯于“副词+动词”形式,没有完全掌握“把”字句的位置限制,导致大量错误;和绝大多数中文语法现象可以应用于单词“把”,忽略“把”到单词“之后”的对象后的限制,然后产生错误。第二个错误主要是由于副词在一般主语-谓词句子中的位置相对固定,而句子的位置更灵活,许多学生忽略了差异,导致偏差。一般句子谓词、动词相对较少,而“把”字句谓词动词要求相对较多,学生不理解这些差异,导致理解错误。第三,汉语补语类别,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补语都可以作为补语的补句,如果学生不明白这些规则会出现歧义。第三个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初学阶段学习中文时被迷惑在一般的主语-谓词句中,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接触到“把”字句。对他们来说,一般的主体谓词句子是先入为主的,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学习汉语时,首先会想到使用一般的主语谓词句,放弃“把”字句的思维方式,导致错误现象的发生。

二、防止学生出现“把”字句错误的策略

(一)教师加强课堂提问

人类发明了语言,原来是通过简单的声音,表达,行动来解决一些问题,达到一定的目的。课堂中对回答问题的应用,使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使用这门语言知识和技能,词汇或句子更丰富,更自然的使用,并且因为凭借自己的语言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会产生更多的兴趣,回忆更容易,更准确。例如,我们不主张不懂得新词含义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因为在这个提问中,学生必须首先尝试理解并记住这个词的意思,这意味着一个可以使用单词的上下文来理解的新单词,受到了语法等要求的限制,所以学生在语言输出的心理负担沉重,影响了兴趣的提高。使用许多单词不仅是语法的要求,还是务实的要求。一些语法和语义约束没有在全面、准确的界定之前,即使所有的研究都明白了,为学生记住它也是费劲的。此外,缺乏上下文的理解,使教师无法检查如学生他们是否掌握了务实方面的知识。如果有些话只需要学生理解,比如一些专有名称等,那么教师没有必要作出学生是否掌握语言知识的判断。如果我们教学生一些词是满足他们的学习汉语,那么这些话应该在学生的实际交际中使用。也就是说,只有在课堂提问中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避免“把”字句的常见错误。

(二)增强师生互动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微笑进入教室是第一步,微笑可以快速感染对方,使每个学生感觉到他们是教师的注意力所关注的对象,从而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所提问题设置不同的难度,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提问方法:为活泼的学生可以直接提出问题,为内向的学生可以鼓励加奖励的方式提问。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和宽容。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感觉平等,在教学中容易出现质疑教师的情况,此时,教师不应谴责压制学生,而是平等对话,正面应对学生的情绪反应。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密不可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最佳过程。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继续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实践,积累自己的教育和教学经验。正确理解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放弃虚无的教学主义,追求真理。以上是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所做的初步讨论。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必须继续在教学中创新、提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通过提高互动效果,达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目的,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赢局面。降低学生出现的语病现象,提高学生对外汉语应用能力。

(三)提高“把”字句教材质量

“把”字句是一个独特的中文句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一直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度所在。之所以它是教学的重点,因为“把”字句在中国被广泛使用,其频率非常高。同时,它也很难,因为 “把”字句太特别,是中文中唯一的句子,在世界上其他语言没有。这不利于学习者对“把”字句的掌握。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使用的“把”字句,容易出现这个或那个错误,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应从“把”字句的错误开始,分析和研究其出现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认真解决“把”字句错误的词汇,促进汉语的发展。第一本汉语“把”字句的研究是在1924年由李金喜完成的汉语语法教学教材,他第一次把分析结构作为起点,创造了一个“把”字句研究的先例。从那时起,许多中国研究人员和学者以各种方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的句子结构入手,语义和语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语言的研究者对“把”字句的句子结构做了最彻底的研究,成果也是最多的。虽然语义研究开始较早,总体来说已经实现了一些成果,但是语义方面许多研究人员有不同的意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在“把”字句短语的实用性方面的研究大多与语法和语义相结合,而且很少有人作为独立研究课题。因此,该领域的材料和文献较少。基于现代汉语本体论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原则,结合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误差分析理论为指导,分析“把”字句出现的病因,并总结“把”字句中的错误的主要类型及其原因,提出“把”字句的相应教学策略,为对外教学提供参考和高质量的教材,是纠偏“把”字句的必由之路。

三、对学生自身来说,如何避免“把”字句的错误

(一)提高交际能力

根据语言学分析理论,母语造成的负转移约占错误总数的三分之一。“把”字句的误差只有16%,是偏差的一半。这是因为“把”字句词语在其他语言中,没有相应的形式,自然学生在“把”字句学习时,受母语影响少得多。再次,由我们的主要学习阶段的偏见造成的负转移占主导地位之下,小学生只占40%,所以这种偏见较少。出于同样的原因,目标语言的知识的过度泛化已经成为“把”字句错误的主要原因。交际策略是学习者自觉地进行语音交流的计划、措施、方法、技能。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他们的沟通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通过把学到的语言知识付诸实践,实现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的目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良好的沟通策略不仅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顺利沟通,而且还能提高他的语言水平,但不恰当的沟通策略将使他们失去使用该句子来学习交流的机会,这样他们使用这句话的形式就容易出现常见错误。教材是教学的内容的总结,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的质量是重中之重。但是,目前的教材由于缺乏统一的大纲规定和明确的指导,在实际处理中有不一致之处,有很多教材上的规则语言太简单了。解释问题,还是完全从母语角度出发,很少考虑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特殊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负担。

(二)注重文化背景的不同

作为跨文化教育,对外汉语教学需要解决文化语言交换的问题,需要在两者之间传达不同的社会,历史和道德意识甚至一些文化传统之间建立桥梁。它加强了语言、词语之间的联系,汉语学习,归根结底是一个文化的选择。因此,掌握文化内涵,贯彻文本是很重要的方法。这绝不是一个短暂的行动,或一天的工作,它应该贯穿整个一个汉语教学过程,并逐步深入。对外国人语言教学帮助其掌握汉语文化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重要方面。而对于语言能力的提高,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做好文化解读是最重要的,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成效是明显的。同时,文化解释也是正确的中国文化传统和许多文化成果深入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广泛和丰富世界文化的学习过程。文化意识将形成“文化传播的先导”,激活文化的张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只有把文化意识方放到重要位置上,换言之,让学生深刻领悟文化意识的巨大作用才是对外教学的有用的方法,实际上让学生领悟到了这种文化意识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改进平时的练习方法

关于课堂练习的改进,除了句子应该增加务实性以外,我们主张使用实践理念设计层次模型。也就是说,练习和练习内容的设计应根据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而有所不同。在初始阶段,句子结构应关注单个句子,以便学生可以通过首先阅读或听取样本句子来初步了解汉语句子,然后使用相应的动词、名词和其他相关句子成分的句子练习,教师经常检查学生的句子结构形式。我们认为句子与一般主语之间的句子和纯句子转换练习之间的谓语句子要进行简单处理,这样学生将能够在句子练习中获得积极的学习成效。例如,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对话中进行语言学习。中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词。在这一点上句子的实践不能只停留在句子的简单形式,练习设计应该结合实际的需要,将简短的句子扩展到复杂的长句子。对于高级阶段的学生应该侧重其语篇的练习,尤其是让学生能够在深入理解语篇意思的情况下,来表达自己对于语篇的理解才是真正解决学生对于“把”字句的理解的难度的根本措施,因为只有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对“把”字句的深刻理解。

四、结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中国文化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补充。如果你学中文,不能把握中国文化核心和相关的社会习俗背景,很难把握其本质,很难灵活准确地使用汉语沟通。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统一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根本的特点。对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的纠偏必须放在具体的文化传播的角度,只有在文化传播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更加理解语言差异的根本原因。

[1]万日升,郭理慧.“把”字句分析及“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J].新乡学院学报,2016(2).

[2]李昱菲.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把”字句的使用情况[J].大众文艺,2016(14).

[3]郝冰.对外汉语国别化教材浅析——以“把”字句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8).

赵鑫宇(1995-),女,汉族,辽宁台安人,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

H

A

猜你喜欢
补语汉语错误
学汉语
在错误中成长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朝鲜语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情况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语中的补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不犯同样错误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