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

2017-01-30 07:32郭爱青
山西青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郭爱青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大学生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

郭爱青*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但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大学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通过本文,希望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并激励他们积极践行这一正确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现状;途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对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进行区分。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在价值评价等活动中的总看法、根本尺度和标准,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

核心价值观,顾名思义就是在该社会各种价值观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必然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国家制度、方针政策中,必然涵盖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的各个层面,也必然是广大民众的价值理念和评价标准。

其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方面全面而具体的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主体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是我们分析处理问题应遵循的准则。

二、大学生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学习不足。如今,很多大学生虽然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但他们并不能充分理解这24个字的内涵,也没有对这一内容进行深刻的学习与讨论,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也没有兴趣。

其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存在问题,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践行意愿,但是涉及到实际去做事的时候,往往存在着认知和行为不统一的情况。更有不少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自己无关,是国家的事,不需要自己操心,也不需要自己参与。

还有一些学生的内心深处累积了对当前社会的不满,他们利己主义、功利主义较为严重,金钱至上,诚信意识薄弱、道德防线下降。这些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思考。

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践行不力的原因

从学校方面来看,高校中普遍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缺乏趣味性,课堂内容更新速度慢,不能及时的增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得这一部分的内容无法通过课堂的教育来加深大学生对其认同,而且学生学习这些课程也只是为了应付必修考试,并没有从心底里重视它,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从社会上来说,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不断涌现,如诚信缺失、假冒伪劣、见利忘义等;网络媒体也特别发达,上网浏览新闻时,一些不良信息随时随地会出现,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对一些事件进行负面的报道,这些都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导致大学生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从学生自身方面来说,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没有认识到党的这一指导思想的重要性,不能严格地要求自己,缺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缺乏集体精神。

学生还缺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没有社会实践的情感体验,大学生就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更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理论学习的成果。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法

(一)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学校一味地对大学生灌输理论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为了使大学生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教师应该创设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让他们的道德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一致。

此外,学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中,有意识地鼓舞他们去了解和学习当代各行业的榜样人物,感受和认同服务社会,培养其甘于奉献、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还要呼吁学生与不良社会风气作斗争,鼓励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仁爱友善的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大学生价值观践行途径,这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践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深入推广志愿者活动,引导大学生关心社会和他人;还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一些讲座;开展树立先进典型活动,大力宣传大学生的优秀事迹,形成主流价值观示范效应。

(二)发挥网络的导向作用,形成积极正面的社会风气

通过互联网等媒介手段,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觉性,积极学习与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发挥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阵地建设,不仅要建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门的宣传网站,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他各类网站中,要用正面的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从而形成正面的社会风气。

五、总结

大学生要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积极践行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引导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学校和社会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宣传、引导学生,共同致力于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业中。

[1]谢晓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

郭爱青(1993-),女,汉族,山西长治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

G

A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