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影响高中生音乐欣赏的因素及培养策略

2017-01-30 22:10何伊莎
北方音乐 2017年5期
关键词:通俗古典音乐高中生

何伊莎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01)

试分析影响高中生音乐欣赏的因素及培养策略

何伊莎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01)

研究影响高中生音乐欣赏的因素及培养策略,旨在从素质教育的教改目标出发,在传统音乐欣赏教育的不足中找到优化音乐教学、提高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高中生音乐欣赏的常见问题,阐释了影响高中生音乐欣赏的因素,并就培养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举措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策略。

高中生;音乐欣赏;影响因素;培养策略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就对音乐对于人的教育作用有了共识,《论语》的《先进》(第十一)中就有“先学习礼乐而后获得爵禄的是平民百姓,先有了世袭的爵禄而后学习礼乐的是传统的君子。但若要选择人才,则应从先学习礼乐者中挑选。”(子曰:“先进于礼乐……则吾从先进。”)而在当今素质教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时,音乐作为“德、智、体、美、劳”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视,成为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高中生音乐欣赏的常见问题

热衷于通俗、流行音乐而对传统、古典音乐缺乏兴趣和欣赏能力是比较常见的问题。高中生群体中有相当比例的成员将通俗、流行音乐作为业余生活、休闲时间的欣赏内容,对模仿流行歌星、歌曲非常积极。相反,对课堂或课后欣赏传统、古典音乐并不热心,不少学生会表示难以理解甚至完全听不懂严肃音乐的内在表达,因此在欣赏高雅音乐的能力与水平方面比较欠缺。

二、影响高中生音乐欣赏的因素

(一)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不可否认,时下的中国社会与家庭中,涉及到音乐欣赏与教育的部分几乎已经被流行音乐、通俗音乐所“占领”。除了少数具有专业音乐背景或以演奏、传播传统音乐、高雅音乐为职业的人群能够有意识地对下一代开展古典音乐、严肃音乐的教育外,普通中国父母、祖父母往往无法主动为子女、孙子女屏蔽流行、通俗音乐的过度影响。

而在各类媒介宣传中,流行乐“天王”、“天后”、大小歌星等的报道铺天盖地;地方、中央电台、电视台的通俗音乐类综艺节目、选拔栏目层出不穷。相比之下,涉及交响乐、古典乐的音视频节目不仅数量稀少,且往往因收视率问题而只能在非黄金档时间播出。正是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共同影响,尚未成年的高中生很难自主、自愿地将音乐欣赏的关注度集中到传统音乐、古典音乐方向,而是将欣赏流行、通俗音乐视为理所当然。

(二)理解能力的影响

古语云“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指类似于《阳春》、《白雪》之类的高雅音乐很难有太多受众欣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受众理解能力不足、认知水平有限。至于现代社会中被通俗、流行音乐浸润已久的普通人群则更加容易被浅显到近乎直白的词曲所吸引,认为这些无“门槛”要求的吟唱更能表达心声、宣泄情绪,从而对需要足够知识与素养才能理解的古典、严肃音乐退避三舍。

既不具有成年人丰富社会实践的积累,又未贮备足够厚重的人生阅历,高中阶段的学生群体相比于成人的理解能力更加有限,自然无法超越自身的实际能力达到足以欣赏传统、古典音乐深刻内涵的境界。于是,面对课堂上严肃音乐的教育,多数学生只能雾里看花,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度过一节节音乐欣赏课程,却无法在根本上得到应有的美学教育。

(三)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多年延续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即使是音乐欣赏课程的教育也往往被分离、肢解成音符、音域、旋律等知识点的碎片化讲解,让原本应当是感性认知的美学教育异化为抽象的理性教学。体验式欣赏被刻板的阐释取代,学生面对这样的音乐欣赏昏昏欲睡。加之高中阶段面临着日益迫近的高考关口,文化课的学习、复习压力日渐增加,学生应对考试、测验尚且不及,音乐课几乎等同于难得的放松与休闲时刻,对美的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反而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三、培养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

(一)对比式教学

要在本已有限的时间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采取较能突出差异化的对比式教学是值得尝试的策略之一。比如将类似主题的东西方古典音乐开展对比常常能够让二者鲜明的个性特色愈发凸显出来。贝多芬的《命运》和阿炳的《二泉映月》都是作者在跌入人生低俗时创作的伟大音乐作品,前者的失聪与后者的失明无疑都是对一个音乐创作者、演奏者难以估量的沉重打击。但是,《命运》中交响乐器联合演奏呈现出的恢弘气韵正如作者不甘于被命运胁迫的呐喊,而《二泉映月》惟一的独奏乐器二胡演奏出孤独凄清的旋律却更象是被严酷人生压抑到佝偻了脊背的作者的叹息。交替欣赏《命运》与《二泉映月》仿佛让呐喊声越强而叹息声愈重,来自于截然不同的文化领域的音乐创作就以这样迥异的方式产生了某种神奇的联系,让欣赏者不由得为这两部伟大的音乐作品而感慨。

再如《骷髅舞曲》(圣桑)和《蜜蜂狂舞》(科萨科夫),都出现了拟声的器乐演奏特色。前者不断出现有规律、间隔的木琴敲击音,模仿的是骨骸间相互敲击碰撞发出的脆响;而后者则通过越来越密集、紧凑的音符重叠演奏模仿大黄蜂群密集飞舞的嘈杂振翃声。这类拟声演奏的音乐能够让欣赏者比较容易展开情境想象,通过头脑中的情境再现更好地与乐曲之间达成一种交流的默契,进而提高对乐曲的理解与欣赏水平。

(二)多媒体过渡式教学

在通俗、流行音乐“一统天下”的当代社会中,让年轻学生骤然沉浸到传统、古典音乐的世界里并深刻理解其严肃主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适当的过渡教育十分必要。而在世界各地演出数百场、拥有粉丝无数的百老汇音乐剧《猫》、《歌剧魅影》等兼顾了古典与流行、传统与通俗的共有特色,利用这样的素材开展过渡式音乐欣赏教学可谓恰如其分。同时,不少音乐剧已有了视频版本,演员们娴熟的舞蹈表演配合华美的舞台布景能够带给欣赏者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借助这样的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音乐欣赏与教学显然比突兀的古典音乐教育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同。

不仅如此,不少音乐剧中的主题歌曲、插曲其实已经在广泛的传播过程中为受众所熟悉,而其相对大众化的音域、音调等也能够为不少普通人所接受和哼唱。高中音乐欣赏课程也可以选择其中切合教学大纲计划、难度适中的部分教授给学生习唱,让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加深对这类乐曲、歌曲的兴趣,继而逐步延伸到更加传统、古典的音乐欣赏范畴中。

(二)创作背景文化教育

几乎所有古典音乐、严肃音乐的创作都需要历时长久,经由作者社会生活阅历的积淀有感而发。因此一部优秀的传统音乐背后都有或多或少的文化背景故事,需要受众在了解以后再进行欣赏。因此,提高高中生音乐欣赏水平的另一策略就是增加音乐创作背景文化教育的成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仍以《命运》和《二泉映月》为例。或许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贝多芬是在耳聋后创作了《命运》,但真实的历史史实是,贝多芬在耳疾日渐严重同时遭遇了情人离去的双重打击下,也就是朱丽叶塔·齐亚蒂伯爵小姐成为加伦堡伯爵夫人。未来似乎已经毫无希望,人生仿佛已到尽头,但贝多芬并未因此放弃,反而发出了生命的最强音,创作出《命运》流芳百世。类似的,阿炳也曾经因为音乐演奏技艺的精湛而有相当光鲜的人生,但却因生活上的不检点导致双目失明,沦落为流浪乞讨的艺人,正是这种从天堂跌落地狱的经历才让《二泉映月》有了触及灵魂的悲凉意韵。

(三)增加具有地区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比例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区特有的传统音乐文化常常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代际间的传播,无论这样的传播是刻意还是无意。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茶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采茶歌、采茶调、采茶戏等传统戏剧音乐艺术。这些地区未成年人群体在学校以外的环境中受到采茶传统音乐影响的机会的频率较高,即使没有接受系统教育,也往往能够随意哼唱。因此,这些区域的中学音乐欣赏教育就应当着力增加传统采茶音乐的教学与鉴赏,将原本无意识、相对隐性的音乐艺术欣赏过程变得更加有意识和显性,从而提高高中生音乐欣赏的能力与水平。

四、结束语

在正规学校教育中,高中阶段的音乐欣赏教学主要由交响乐、古典乐组成,这与普遍流行于社会各角落的通俗音乐间存在不小差距。加之特殊的时代背景对中国多数家庭的历史影响,不少高中生难以得到来自祖辈、父辈的严肃音乐教育的熏陶,对高雅音乐的理解能力相当有限。诸多内外环境的共同影响下,高中生对传统优秀音乐的欣赏存在不少局限性,这给新时期学校教育中的素质培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对这类问题无法通过强制手段解决,惟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顺势而为,才能得到改善。

[1]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2013(01):16.

[2]佘琳.学校音乐教育对民间音乐传承的探究[J].戏剧之家,2013(11):22.

[3]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13(01):15.

[4]赵露.试论音乐教育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14):12.

G633.951

A

猜你喜欢
通俗古典音乐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乐随心动与古典同行
小说的通俗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集大成的交响乐《英雄》:兼谈怎样听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