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1-30 14:22刘世成
北方音乐 2017年21期
关键词:卫东高潮首歌

刘世成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0)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歌唱》模块第二单元的《同一首歌》,是学生都比较喜欢学习的歌曲。但要想上好也不是容易的事,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歌曲的定位要准

据查,《同一首歌》还出现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苏少版、湘版的初中,大学生教材中。该歌真可谓是老少皆宜。《同一首歌》是应1990年亚运会开办而创作的歌曲。2000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又把这作为主题曲。也许正因此,大众对该歌都比较熟悉和喜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把这样一首流行音乐编进教材也是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生活的体现。但作为高中音乐教材的“歌唱”模块教学内容,应该有别中小学生的教学。中小学对歌唱的要求是能“自然、自信、有表情”地歌唱就行了。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歌唱模块是要在中小学基础上再提高。如对歌唱声音的要求、乐曲本身的知识了解等,尤其作为合唱曲,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其他声部并形成默契。那种仍停留在运用体态律动、听音绘画等层面的教学不应该是高中的主要教学手段。再说,对于这样大众都比较熟知的歌曲,仅仅停留在简单学会演唱的层面上,学生也不会满足的。

二、了解歌曲

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尤其对这首来说,了解歌曲的创作意图非常重要,因为该歌是当年亚运会的结尾曲,作为中国举办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这首歌具有纪念意义不说,更是具有世界意义,是歌颂“和平、友谊”的歌曲,还是一首爱国歌曲,该歌于2009年入选中宣部的“一百首群众爱国歌曲”曲库。歌词中的“鲜花”代表的是那些体育健儿的“成功”,“大地、风雨”是代表“健儿”为成功而付出的努力拼搏。整个歌曲抒发了只有通过“拼搏”才能实现“理想”的人类共识即“同一首歌”。只有真正掌握了该歌歌词的内涵与创作背景,学生才能领悟其中的道道。新课标对音乐课程性质的定位首要的是具有“人文性”。我们以往一提“人文性”就搞得虚头巴脑的,其实,这首歌的创作对象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其中的“人文性”。高中学生虽然涉事不深,但经过“小升初、初升高”的考试,已经初步尝到了努力与拼搏的艰辛,也不同程度地体验到通过拼搏而获得短暂成功的喜悦,每一次竞争何尝不是像运动场上的竞技比赛啊!如此类比,学生一定能懂。此外,从“人文性”角度切入,该歌的作者也是值得了解和学习的对象,曲作者孟卫东被称为我们天天必听其作品的人。对此人的介绍,我的经验是先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片头音乐。学生听到这音乐立即便叫出“这是新闻联播……”,然后,借用学生的发现来告诉学生这片头音乐的作者正是《同一首歌》的作者,在学生的注意力被调动后,再进一步介绍孟卫东的成长经历,他小时候没有学过音乐,15岁时的一次偶然机会被选入军宣队,才开始在实践中去学习音乐并最终获得了成功。教育叙事是很有魅力的[1],用作者的故事来告诉学生成功要靠自己去争取、拼搏的道理是非常有效果的。当然,这首歌现在经常也被用于一些“聚会”,也可结合学生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分手的那一刻的体验进行讲述都很有效果。

当然,作为歌曲的介绍,除了歌词、作者介绍外,歌曲的音乐部分是介绍的重点。该歌是两段体结构。孟卫东自己说:“如果你想让人们记住你的歌,那你就重复吧”![2]所以,该歌一开始就使用旋律“重复”的手法,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这种通过乐句与乐句构成“结对成双”的旋律发展手法是很常见的,如果再把第三句和第四句连起来看的话,前四句又构成“起承转合”的结构,在前四句的情感酝酿的基础上,接着后两句是高潮,最后高潮退却后的两句再次重复开始素材。音协主席傅庚辰评价该歌时说:“这首歌写得很有情,听此歌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肃然之感”。之所以“很有情”,不仅仅是歌词的作用,像上述这样的旋律发展非常符合人的情感的一般发展心里也是重要原因。该歌基本上是在西方音乐旋法基础上加进了中国的“三音列”的旋律特点创作而成。在高潮的地方运用了“阿门终止”即变格进行,这种在以功能性和声进行即正格进行为主的合唱作品中,偶尔用一下这个和声进行是非常有色彩性。

三、以合唱教学为重点

前文已交代,中小学教材就有此歌。尽管有些教师在中小学时就尝试把这首歌的第二段改成合唱进行教学,但高中时对这首歌进行合唱教学实践才是重点。但“重点”中还有“重点”,合唱训练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段的第三句是重点,高潮处是整个歌曲的重点,这些都是歌曲的转折处,也是出彩处,如处理不好,整个歌曲就会显得没有生气。特别是变化音很难训练,我的经验是,可以把6、#4、3、2变成“5321”来唱就容易多了;注意合唱的形式区别。第一段是主调音乐,第二段是复调风格。两者对比起来看,容易引导学生了解合唱的内部结构;在训练声部结合上,二声部要单独训练,在两个声部结合起来演唱时,教师应用钢琴弹奏二声部,以免二声部学生演唱跟着一声部跑;在整首歌曲训练上,也不一定非得从第一句唱,孟卫东说他这歌是从高潮处写起的[2],因此,教学时也可借鉴这个方法,从高潮处开始训练,因为高潮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当然,在合唱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教学,如一领众合等。总之,高中音乐教学跟专业音乐学习还是有些不同的。

[1]吴跃华.关注教师心灵实践教育叙事——音乐教育自传自序[J].人民音乐,2013.

[2]孟卫东.歌曲创作谈[J].人民音乐,2010.

猜你喜欢
卫东高潮首歌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就是这首歌
百折再看高潮来
祝卫东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种心情
『四化』助推学雷锋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