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门外汉到农业植保教授

2017-02-01 05:03
新农村 2017年7期
关键词:农技植保农药

从一个门外汉到农业植保教授

颜禧童,致力于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市场化,从事多年植保的资深业内人士

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的实施,引起了众多事农者的关注。其实,随着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农药残留及土地农事污染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大农药的生产质量、使用范围及用量的监管力度,向来都是全世界的共识。

作为从事多年植保的资深业内人士,颜禧童十分乐见条例的修订实行,他认为,条例对不合理使用农药行为处罚力度的加大,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违规使用农药的成本,会让一些人和组织有所忌惮。

颜禧童,致力于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市场化,在植保公司化运营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近10年。他建立的德盛植保公司,从2008年开始在永春开展佛手茶农残控制及追溯体系,连续八年运作服务面积达30万亩次,形成了一套能针对性解决茶叶增产增收和环境和谐的茶叶安全生产模式。10年间,颜禧童从一个植保的门外汉成为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的客座教授,他曾经用一年多的时间磨在田间地头,观察各种害虫的习性,琢磨防治之道。

回首来路,颜禧童认为,相比农药使用的事后监管,更迫切需要的是前期防治的科学化和精准化,其重中之重是市场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农技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农技服务探索市场化

近年来,各地政府虽然设有农技推广部门,但其技术服务功能相对较弱,农业技术的市场化几乎为零。各地虽有挂农村供销社牌子的“庄稼医院”,或挂农技部门牌子的“植保医院”,但大都是个体经营的农资店,从业人员具备植物医生和植物营养师专业技能的并不多,什么赚钱卖什么,无法“对症下药”和“按需施肥”。

市场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造成国家推行的“测土配方施肥”“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等等各种有利于创造农业生产环境生态和谐的惠农政策很难落实到实处,农业生产中对农药及肥料盲目地过度、泛滥使用。那么,如何在创造农业生态环境和谐的同时又能给当地的老百姓农业生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颜禧童坚定地认为。德盛植保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一整套提供精细化技术服务和信息化管理的专业植保体系:一来通过绿色防控、统防统治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农药的投入使用,茶农病虫害防治成本下降60%,目前相同茶区非统防统治茶园病虫害的防治成本为年220元/亩,实施德盛模式统防统治的茶园病虫害防治成本降低到80元/亩。二来建立和推广病虫害预报预测网络系统,每50户会员设立1个监测点,实现茶园病虫害精准防治化,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节约了防治工本费;推广国际上流行的病虫害防治药剂桶混技术,减少溶剂及各种乳化剂助剂的使用量,减少药剂包装成本的投入。

通过植保技术服务指导田间化,使茶园病虫害发生水平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茶园品质得到有效提高,茶叶产品均可顺利通过“QS”认证,茶叶经定期检测均达到国家无公害茶叶产品质量要求,每公斤茶叶的销售价可提高15~20元。良好的成效引起相关业界的高度认可。据悉,德盛植保与中国农科院茶科所、农大植保学院联合成立了茶叶绿色防控技术研发与服务公司。目前已经在云南的普洱、宝山和四川的雅安、宜宾等地成立了8个办事处,推广德盛植保的整套方案。

农技专业人才缺乏是硬伤———培养模式需调整

在德盛植保模式推广过程中,让颜禧童感触最深的是,农业植保专技人才的缺乏。对于农民而言,他们十分渴求专业技术的指导,然而现有的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农民需求脱节严重,不接地气。农业专技人才的缺乏,越来越成为影响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硬伤。

基于此,颜禧童从开始就十分注重校企合作,联合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将茶树病虫害防控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高校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和大学生创业就业训练平台。2010年开始,德盛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开发了5个实训基地,每年寒暑假都会接受植保专业的学生到茶园、果园实地学习。根据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的统计,在2008年以前,近九成的毕业生脱离了本专业,但近些年,这个数字降低到近四成。

虽然开展了较好的校企联合培养技术人才队伍的模式,但是还是很难吸引大量涉农专业的大学生回归农村服务三农。有几个来到德盛就业的学生,甚至因为父母的观念或者社会的偏见,而选择了离职。

因此,依然还在兼职教授带研究生的颜禧童建议,第一,涉农学院的教学方式要调整,开设植物医生专业,同时把大量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的农业生产相结合,让涉农专业的学生所学所掌握的专业能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第二,各级政府要针对性制定鼓励涉农专业的学生回归农村服务三农的优惠政策,引导各种专业的大学生回归农村服务三农。第三,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和个人创办农业技术服务型公司,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和资金的支持。

猜你喜欢
农技植保农药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