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幼儿公平性的研究综述

2017-02-01 16:45王春梅
山西青年 2017年23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公平性沈阳

王春梅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国外幼儿公平性的研究综述

王春梅*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大多数关于学前教育公平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平的资源配置和面对公平困境的儿童行为。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对国外相关公平性行为的梳理,为我国幼儿公平性行为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关于幼儿公平性行为主要集中于幼儿公平性行为的判定。

公平;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同情

一、相关文献梳理

公平是社会行为的基石之一。它体现在一系列社会行为和技能上,例如能够看到和了解其他人的观点,解释社会现状,并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做出适当的回应。根据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幼儿公平性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对资料分配,这也是其公平概念的界定。根据皮亚杰道德判断理论,将幼儿的公平行为划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幼儿会根据成人的意见来判断公平性。第二个阶段,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判断公平性。这是因为在婴儿时期,他们的思维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很难从他人的角度来看世界,因此道德判断过程中他们的观点受到一定的限制。科尔伯格确定了道德判断的三个层次,认为道德是从个人利益驱动的道德行为到以另一方推动的最高判断水平。

这些经典的理论代表了道德理论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认知理论的一部分。根据对学前儿童的研究数量的增加,已经发现,婴儿学习道德原则的能力先于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道德判断被认为与情感知觉有关,而不是幼儿自主思考。

公平行为是道德观念发展的产物,这是一个婴儿开始并受遗传、家庭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渐进过程(Orr 2014)。婴幼儿有与生俱来的道德基础,他们有能够区分适当和不适当行为的意识,并且通过这个方式了解社会。在他们是一个遵守者的情况下,表现出做一件“正确的事”的能力(Hamlin 2013)。就像幼儿的口语能力一样,当幼儿经历对自己的需求的反应并且得到照顾和保护时,道德基础就得到了发展。照顾者的积极支持导致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幼儿与父母的互动促使幼儿处在社会环境中,面临社会情况,主要的是理解社会规则。此外,幼儿与同伴的互动使幼儿面对正义和平等有了新的认知(Rosenthal et al.2008),这同时为幼儿早期社会道德学习奠定了基础。例如,三岁的幼儿已经考虑到他人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对他人意见的关注度也会增加。

Sengsavang等人(2015)向4到12岁的儿童展示了有两名受控制儿童分别讨论正面和负面道德行为的短片。要求孩子选择一个受控制的情况,并说明理由。结果表明,童年道德行为动机是多方面的,异质性的。当出现的内容是反社会的、消极的时候,儿童通过外部动机、自身兴趣和对另一方支持行为的考虑来解释他们选择的理由。然而,当内容是亲社会的、积极的时候,儿童自身的需要和感受对答案的影响非常大。

摩尔(2009)发现,当幼儿与他们的同伴分享资源的时候,他们认为他们是朋友,即使他们分配的资源“价格”很高,他们也认为应该公平公正。当幼儿之间不是同伴关系而是陌生人的时候,分配就不太公平了。研究还发现,与陌生人相比(Olson and Spelke,2008),幼儿往往比他们的朋友更加公平和平等。换句话说,资源的公平性根据事件的性质而有所不同(Smith et al.2013),潜在的“接收者”影响到了幼儿的分配决定:幼儿参与的越少,他或她在分配中的个人利益就越少,他在分配中更加容易获得公平(Kenward et al.2015)。

在3-6岁的年龄阶段,幼儿宣称要公平的分配资源;然而,当幼儿需要实际分配资源并知道他们所爱的东西将离他们而去的时候,幼儿就不会公平的分配资源了。因此,幼儿意识到的公平和他们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Smith et al.2013)。意识与行为之间的这种差距可能源自于幼儿对公平的认知,认为公平应该在他人的身上发现,而不是在自己身上发现的。幼儿认为有义务遵守行为规则,但是当他们要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分开时,就会失败。此外,当幼儿知道他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的时候,他们表现的会更慷慨(Leimgru-ber et al.2012)。

二、建议

未来幼儿公平性的研究应该包括同情的元素、解释和幼儿自发发现的答案,表明在学龄前阶段有其固有的公平的概念以及构成“公平”的整体心理结构基础。从方法论上来说,这项研究强调了对幼儿的研究和对待幼儿的研究的重要性,把幼儿看作是更重要的相关联的主体,这是对公平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育中,建议在与学龄前幼儿讨论社交活动的事件时,教师应该强调在幼儿的答案中始终发现一定的元素。我们建议强调情感元素(Onchwari and Keengwe 2011),为了聚精会神的听他们的认知解释来了解他们的想法,并要求他们为事件提供解决方案(行为元素)。虽然我们发现这三个元素在访谈中不断的出现,但我们相信强调它会提高幼儿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公平性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是帮助扩大幼儿对社会事件的认知的工具箱。

[1]Bentley,D.F.(2012).“Rights are the words for being fair”:Multiculturalpractice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Early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40:195-202.

[2]Bicchieri,C.(2008).The fragility of fairness:An 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 on the conditional status of pro-socialnorms.NORMS1.Philosophical Issues,18(1):229-248.

[3]Carlson,S.M.,Koenig,M.A.,& Harms,M.B.(2013).Theory ofmind.WIREs Cognitive Science,4(4):391-402.

王春梅(1990-),女,宁夏人,沈阳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

B

A

1006-0049-(2017)23-0232-01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公平性沈阳
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机构投资者与并购溢价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关于公平性的思考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基于普查数据的我国18个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及公平性统计分析
LiteraryTechniquesEmployedtoDevelop Celie'sCharacterinThe Color Purple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