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木板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要点

2017-02-02 00:10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马静李克向
河南农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蚕儿小蚕蚕种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马静 李克向

大棚木板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要点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马静 李克向

上蔟结茧是养蚕的主要环节,是决定蚕茧产量和品质好坏的关键时期。选择上蔟蔟具和上蔟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上蔟时期以及采取正确的蔟中保护技术,是提高蚕茧质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上蔟具有时间紧、用工多、任务重等特点。现在生产上推广的大棚养蚕,投种量多,若不能及时上蔟,会造成熟蚕在蚕座上吐丝结茧,易对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淅川县荆紫关镇盛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吴村蚕桑生产基地为例,就大棚木板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与大家共同商榷。

该镇自1985年开始利用滩涂种桑养蚕,到1995年桑园面积达1 333 hm2,年养蚕3万张,全部采用木板方格蔟人工拣拾熟蚕上蔟。其中使用的木板方格蔟长1 m,宽0.7 m,由河南省蚕科院设计。2012年该公司利用土地流转在丹江滩涂上重新规划桑园。为了节省劳力,减少养蚕成本,增加养蚕经济效益,公司在桑园内建大棚,1个大棚410 m2,能养10张蚕种,改拣拾熟蚕上蔟为木板方格蔟自动化上蔟。

一、木板方格蔟人工拣拾熟蚕上蔟的缺点

用蚕网提熟蚕,再将蚕撒在塑料膜上,将方格蔟平放在上面,待熟蚕上爬后,再将方格蔟挂在树荫下或黑网下,进行室外挂蔟,室内结茧。蚕茧质量比其他传统蔟具上蔟有所提高,但存在占场地多、蚕农工作量大等缺点。后来逐步被塑料折蔟替代,并使用懒上蔟法,即见熟蚕添食脱皮激素后,直接将折蔟摊放在蚕座上,但蚕茧质量明显下降。

二、木板方格蔟自动上蔟的优点及技术要点

利用熟蚕向上爬行的习性,在蚕座上直接放置蔟具,让熟蚕自动爬上蔟具结茧。本方法省力高效,缓解了劳动力紧张的局面,节省了挂蔟场地。但要求蚕儿发育齐一,适熟上蔟。生产操作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保蚕儿发育整齐,促使熟蚕齐一

1.做好蚕种补催青工作。蚕种点青后,在合理的温湿度保护下,进行黑暗保护36 h,确保蚕种正常发育,孵化齐一。

2.精养小蚕。小蚕期是整个养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严格控制温湿度,根据饲育品种的性状特点,选择能够满足蚕儿生长发育需要,促进蚕儿体质强健的适熟叶,促使蚕儿就眠齐一。同时做好小蚕用叶的存放保护,全部用湿棉布覆盖,防止发热。采用塑料薄膜防干育,每日3次叶,控制切桑分寸,给桑均匀,每次给桑做到上下调位,每次揭膜给桑前做好匀座工作,做到小蚕期蚕不驼蚕。

3.做好眠起处理工作

(1)小蚕期饲育管理。1~2龄由于用叶适熟偏嫩,就眠齐一,一般不用提青。3龄若就眠不齐,则进行提青分批,即见眠后10 h若仍未眠齐,则进行加网、给桑、提青。青头蚕按各张蚕种顺序编号放在离火道口温度稍高处,促使蚕体发育齐一。

(2)大蚕期饲育管理。可在大眠时进行提青分批处理,即5%左右蚕眠时,即行提青分批。经过提青后,一般应待蚕儿全部蜕皮后再进行饷食。5龄起蚕分批饷食、喂养。蚕座蚕头要稀,给桑均匀。这样做既可促使上蔟齐一,又可分先后2批,可减轻上蔟时的劳动强度。

(3)精养迟眠、迟起蚕。饲育迟眠蚕时及时做好扩座、匀座,保证每头都能就近食叶。可适当给予适熟偏嫩叶以提高食下率,以促进蚕儿饱食就眠。饲育迟起蚕时,可在蚕起齐后,适当提前给叶饷食,促进发育以赶上大批蚕儿。

(二)做好蚕期防病消毒工作,及时淘汰病弱蚕

小蚕棚和大蚕棚相距500 m,中间有园林植物作为隔离带。小蚕专养至4龄饷食2次叶,才转入大蚕棚饲养。饲养过程中要严格进行防病消毒工作,4~5龄蚕每天撒新鲜石灰粉1次;每隔1 d撒大蚕防病1号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发生僵病时,每天撒防僵粉或三七灰1~2次;4龄第3天及5龄第2天、第4天、第6天,体喷或添食灭蚕蝇1次。为了减少混育感染的机会,蚕期中严格提青分批,及时淘汰病弱蚕,量多时单独饲养,量少可淘汰。淘汰蚕可放入石灰缸中,集中深埋。

(三)适时挂蔟

见5%~10%熟蚕时按常量添食脱皮激素后,蚕座进行加密,即2行蚕合并成1行,即行挂蔟。间距按方格蔟的空数和单位面积蚕头数来决定,一般在12 cm。次日将蔟片上部的游山蚕拾下,再放回2蔟间的蚕座上,使其重新上爬,入孔结茧。

(四)上蔟后注意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

注意揭开大棚两侧进行通风,做到“出口干”以提高解舒率。若温度低时可用“地火龙”升温排湿。

(五)及时除沙,保证蚕茧品质

及时抽出蔟片下的编织袋进行除沙,以免茧色发黄而影响蚕茧品质。

猜你喜欢
蚕儿小蚕蚕种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难题
难题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促进蚕儿生长发育整齐的措施探讨
可爱的小蚕
攻克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