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丰产棉花品种新陆中61号栽培技术规程

2017-02-02 04:52刘晓红石忠建
中国种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技术规程棉田滴水

刘晓红 石忠建

(新疆前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图木舒克 843900)

优质丰产棉花品种新陆中61号栽培技术规程

刘晓红 石忠建

(新疆前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图木舒克 843900)

从播种用种、施肥浇水、病虫防治到收获实行全程统一技术管理体系,科学地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进行组装配套,便于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操作,《优质丰产棉花品种新陆中61号栽培技术规程》制定,品种编号为DBN659003/T026—2016,科学地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进行了组装配套,便于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操作,有利于扩大规模经营,有利于产业化的发展,从而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新陆中61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由新疆前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3年9月审定命名的新陆中61号,自2014年起在南疆逐步开始推广,并于2015-2016年被指定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主载棉花品种,截至2016年底累计推广面积19.24万hm2。但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大量浇水,过量使用化肥和有毒有害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致使棉花减产、棉农经济收入降低等问题。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科学的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进行合理配套,从而提高棉花产量和棉农经济效益,特制定《优质丰产棉花品种新陆中61号栽培技术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新陆中61号的生产技术。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产量指标、种植制度及方式、栽培管理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具有本规程所规定基础条件的棉田。

规范性引用文件为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通则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 品种特征特性

新陆中61号是以中棉所49为母本、中棉所35为父本选育出的集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棉花新品种。2013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13第42号。生育期135d左右。植株塔型、Ⅱ式果枝,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生育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果枝始节5~6节,铃卵圆形,铃大、结铃性强且集中。单铃重6.1g左右,衣分44.1%,霜前花率95%以上。比强度29.2cN/tex;马克隆值4.5,纤维长度30.2mm。铃壳薄,絮色洁白,吐絮畅而集中、易采摘。抗逆性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1]。

2015年49团按照该技术规程推广种植面积1067hm2,每667m2产籽棉438.4kg,总产量7014.8t,衣分43%左右,皮棉产量181.9kg。2016年42团三连按照该技术规程种植棉花品种新陆中61号,实收面积613hm2,实收棉花总产4247.17t,每667m2产量461.9kg。经测该品种衣分42.3%,马克隆值4.52,纤维长度30.1mm,衣指9.08,子指12.28g,单铃重6g,等级白棉二级。

2 种植模式及条件

2.1种植模式 (1)普通栽培模式:用幅宽1.25m地膜,行距配置(12+64)cm×12cm。理论密度14620株/667m2,收获株数1.1万~1.2万株/667m2。(2)宽膜栽培模式:用幅宽1.4m地膜,行距配置(22+54)cm×12cm。理论密度14620株/667m2,收获株数1.1万~1.2万株/667m2。(3)超宽膜模式:用幅宽2.05m地膜,1膜种6行。行距配置(12+ 66)cm×12cm,理论密度14240株/667m2,收获株数1.2万~1.3万株/667m2[2]。

2.2气候条件 无霜期180~220d,日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3850~4600℃,年日照时数2700~3300h。

2.3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土壤质地以壤土和轻壤土为好,有机质≥0.9%,碱解氮≥60mg/kg,速效磷≥18mg/kg,速效钾≥160mg/kg,土壤总盐量≤0.3%。

2.4种子质量 发芽率≥90%,净度≥99.0%,水分≤12.0%,纯度≥95.0%,包衣均匀度≥95%。

3 播前准备

3.1贮水灌溉 秋冬季灌水 灌水质量符合GB 5084。冬前灌溉在10月下旬至11月底。带茬灌棉田,每667m2用水80~100m3;重茬棉田和其他茬口的棉田,秋耕后筑埂平畦灌水,灌水深度10~20cm(用水量120~140m3)。

春季灌水 春季灌溉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地表解冻后进行。已秋翻冬灌地块,墒情较好,不需再灌;跑墒严重,墒情较差,仍需春灌。春灌每667m2用水量100~150m3。盐碱较重的地块,播前灌水量增加到150m3以上,冬灌用水量150~200m3。

3.2整地 冬耕 冬耕是在秋冬灌后、封冻前。肥料使用符合NY/T496。耕地前施油渣100~150kg,每667m2施化肥23kg,其中氮肥5kg、磷肥15kg、钾肥3kg撒施,耕地深度≥25cm。要求适墒犁地,不重不漏,到边到角,地面无残茬[3]。

播前整地 春季解冻后,机械能进地时立即耙耱保墒,减少耕层水分蒸发。播前整地质量达到“齐、平、墒、碎、净、松”6字标准。冬灌地用圆盘耙耙地,深度10~15cm。整地要求土壤上松下实,便于提高播种质量。

土壤封闭 严格选用专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防除棉田杂草。每667m2可选用的除草剂及用量:33%二甲戊灵EC(施田补)180mL或48%的氟乐灵乳油100mL。施药时间在整地后,边喷边耙耱,将药液混入土壤表层。

3.3地膜选择 选用厚度0.01mm、幅宽2.1m或1.4m或1.25m的普通PE地膜。

4 播种

4.1播种时间 当5cm土壤地温连续3d稳定通过12℃,且离终霜期天数≤10d时,即可播种。一般4月5-15日为最佳播期。

4.2播种质量 播种深度3cm左右(沙土地4cm,粘土地2.5~3cm),精量播种,每667m2播种量1.5~1.8kg,保持播深一致,播行端直,行距准确,下子均匀,膜上覆土1.5~2cm,无漏行漏穴现象,空穴率≤3%。沙性大、易跑墒的地块和有风天气,要随整随播,避免跑墒。

4.3播后管理 播种后要及时查膜,将穴孔封严,每隔5m用土压一条护膜带,沙性地扎草把防风、滴水防风;要及时对漏播的地段进行人工补种;人工在棉田四周种植2~3行玉米,玉米品种应选用抽雄期与第1代棉铃虫孵化期相同的品种。

5 田间管理

5.1苗期管理 放苗封孔,中耕松土 棉苗出土30%~50%,子叶转绿时,对部分压在膜下的棉苗及时放出,做好覆土封孔[3]。苗期如有降雨板结或倒春寒天气,深度18cm以上中耕松土提高地温。

缩节胺(C7H16ClN)化调 实行全程化调,2片真叶前一般不需化调;长势偏旺的于2片真叶时化控1次,缩节胺每667m2用量为0.5~0.8g;6~7片真叶时生长正常的田块用缩节胺0.8g,旺苗用缩节胺1.0g化控1次,弱苗不需化控。灌头水前根据长势和天气、降雨等情况,长势仍偏旺的需再进行1次轻控,每667m2用缩节胺1.0g左右。

叶面喷肥 在棉苗长势较弱的情况下,可每667m2用尿素150g+磷酸二氢钾l00g喷施叶面1~2次。僵苗棉田,用15~20mg/kg的赤霉素溶液叶面喷施。

病虫害防治 棉蓟马:当棉花显行时,用45%毒死蜱乳油1200~1500mL兑水300~400kg喷雾,5~7d后补喷1次。蚜虫:发现“中心蚜株”及时用5~10倍的氧化乐果乳油涂茎滴心,田边地角有蚜虫危害时,每667m2及时用10%吡虫啉20~30g或20%啶虫脒10~20g喷雾。棉盲蝽:6月中下旬加强田间调查,米粒大棉蕾脱落现象发生达到3%时,进行药剂防治,防治药剂有锐劲特等。棉叶螨:发现“中心螨株”及时用5~10倍的克螨特涂茎滴心;当棉田红叶株率达到20%~30%时,即每667m2用20%哒螨灵30~45g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30mL兑水30kg~40kg喷雾。

5.2蕾期管理 缩节胺化控 盛蕾期的旺苗棉田,每667m2用缩节胺1.5g;灌头水前,用缩节胺2.0~3.0g兑水30kg喷雾。旺长棉田的地块适当增加用量。

合理水肥 弱苗棉田,喷施1~2次叶面肥。可每667m2施磷酸二氢钾150~200g,补施锌、硼微肥50g;不可加喷尿素和带有激素的叶面肥,以免造成叶片肥大,影响通风透光。随水滴每667m2施滴灌专用肥或尿素10kg。蕾期滴水2~3次,每次每667m2滴水15~20m3,周期为10~15d。

病虫害防治 棉叶螨:以防治中心株及点片挑治为主。在挑治时,要注意每667m2交替使用20%哒螨灵30~45g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30mL兑水30kg~40kg喷雾。蚜虫:宜采用生物防治,以害引益,以害养益。蚜虫发生严重的年份,每667m2用10%吡虫啉20~30g或苦生碱(1∶600倍)喷雾。棉铃虫:(1)物理防治。采用杨树枝把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杨树枝把要放在棉田四周,每667m2放3~5把,每10d更换1次,每天傍晚给杨树枝把洒水。高压汞灯要架设在棉田外。(2)化学防治。当棉铃虫达到当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生物农药(如Bt制剂)或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如赛丹、拉维因等)交替使用[3]。

5.3花铃期管理 科学水肥 花铃期一般滴水7~8次,每次每667m2滴水25~30m3。滴水周期控制在7~10d,田间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以防止高温受旱和干热风的影响。8月滴水3次。初花期随滴水每667m2施尿素8~10kg,盛花期结合灌水施尿素10~14kg。

缩节胺化调 花铃期于头水前每667m2用缩节胺2.0~3.0g,兑水30kg喷雾。于2水前用缩节胺3.0~4.0g,兑水30kg喷雾。打顶后7~10d,待上部果枝伸出展开后,用缩节胺6~10g,重控1次。

5.4打顶及地膜回收 按照“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在果枝苔数达到8~10个时应立即开始打顶。最佳打顶时间在7月10日前,棉花打顶后株高应控制在70~75cm,打顶时带1片展开叶。根据棉田棉苗长势情况以滴头水至2水揭边行地膜,进入初花期以宽行封行滴水瓣始揭中行地膜,停水后收净滴灌带。要求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

6 拾花

6.1机械采收 吐絮率达到90%时采摘,水平摘锭式采棉机要求采净率达≥92%。总损失率≤5%,含杂率≤12%,含水率≤12%,且无残膜、“三丝”污染。秋季降温早的年份或贪青旺长棉田有必要使用乙烯利催熟。一般在枯霜前20~30d且连续几天内最高气温在20℃以上时,中午施药,每667m2用40%的乙烯利100~120g。因田间群体密度大,为确保催熟效果应使用雾化效果好的机动喷雾器,上下均匀喷施[4]。

6.2人工采收 棉铃充分开裂后及时收花,正常吐絮7~10d后及时采摘。收花时严格按要求用布袋装运,采摘人员戴白帽,严防异性纤维混入。同时要严格分级,僵瓣花、劣质花要单收单放,严禁混入优等花。严格做到5分,即分摘、分晒、分运、分轧、分贮。

[1] 刘晓红.新陆早61号籽棉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6(12):73

[2] 周玉堂,陈湘跃.滴灌棉田新陆中61号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2015(7):3-4

[3] 于新国,林明.新疆细绒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2010(3):9-10

[4] 龙银根,夏金海.杂交棉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181-182

2017-02-07)

猜你喜欢
技术规程棉田滴水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葡萄优质丰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有趣的滴水实验
棉田播种
小水滴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滴水藏海
玉稻51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等你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