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介绍

2017-02-02 07:17
农业知识 2017年29期
关键词:济麦叶锈病条锈病

小麦新品种介绍

1.太麦198

品种来源 常规品种,系良星619与山农2149杂交后选育,选育单位是泰安市泰山区久和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 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形半紧凑,叶色深绿,叶片上挺,较抗倒伏,熟相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3天,与对照济麦22相当;株高73厘米,667平方米最大分蘖99.2万,有效穗43.5万,分蘖成穗率43.9%;穗长方形,穗粒数36.5粒,千粒重43.6克,容重786.8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高抗叶锈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条锈病。越冬抗寒性较好。2014年、2015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湿面筋33.1%,沉淀值30.2毫升,吸水量61.9毫升/100克,稳定时间4.4分钟,面粉白度76.3。

产量表现 在2013~201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599.9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5.4%;2015~2016年高肥组生产试验,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634.3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6.2%。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5万左右,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适宜在山东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注意防治条锈病。

2.菏麦20

品种来源 常规品种,系984121与周麦18号杂交后选育,育种单位是山东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 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形半紧凑,旗叶宽短上挺,较抗倒伏,熟相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3天,与对照济麦22相当;株高74厘米,667平方米最大分蘖99.4万,有效穗40.7万,分蘖成穗率41%;穗长方形,穗粒数38.3粒,千粒重42.6克,容重787.4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越冬抗寒性较好。2014年、2015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9%,湿面筋37.9%,沉淀值29.8毫升,吸水量62.7毫升/100克,稳定时间3.7分钟,面粉白度75.9。

产量表现 在2013~201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601.5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5.3%;2015~2016年高肥组生产试验,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625.3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6%。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667平方米基本苗20万左右,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适宜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3.登海202

品种来源 常规品种,系烟农24与淮麦20杂交后选育,育种单位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 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形紧凑,叶色深绿,旗叶宽大,较抗倒伏,熟相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4天,比对照济麦22晚熟1天;株高83厘米,每667平方米最大分蘖98.1万,有效穗40.9万,分蘖成穗率41.7%;穗纺锤形,穗粒数37.1粒,千粒重45.1克,容重791.4克/升;顶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感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越冬抗寒性较好。2014年、2015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2.8%,湿面筋34.9%,沉淀值30.8毫升,吸水量63.7毫升/100克,稳定时间5.2分钟,面粉白度74.2。

产量表现 在2013~201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598.7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5.1%;2015~2016年高肥组生产试验,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626.8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9%。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2万~15万左右。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适宜范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4.峰川9号

品种来源 常规品种,系烟农19号//935031/淄麦12复合杂交后选育,育种单位是菏泽市丰川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特征特性 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形半紧凑,叶色深绿,叶片上冲,较抗倒伏,熟相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4天,比对照济麦22晚熟1天;株高79厘米,每667平方米最大分蘖106.3万,有效穗44.6万,分蘖成穗率42%;穗长方形,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4.8克,容重790.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慢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越冬抗寒性较好。2014年、2015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5%,湿面筋36.5%,沉淀值31.1毫升,吸水量64.4毫升/100克,稳定时间4.3分钟,面粉白度74.9。

产量表现 在2013~201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596.2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7%;2015~2016年高肥组生产试验,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631.1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8万左右。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适宜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注意防治叶锈病和赤霉病。

5.济麦23

品种来源 常规品种,系豫麦34与济麦22杂交后回交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育种者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 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株形半紧凑,叶耳白色,旗叶微卷上举,抗倒伏性一般,熟相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3天,与对照济麦22相当;株高83厘米,每667平方米最大分蘖104.5万,有效穗46.1万,分蘖成穗率44.2%;穗长方形,穗粒数33粒,千粒重48克,容重813.4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高抗叶锈病,慢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越冬抗寒性较好。2014年、2015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4.4%,湿面筋34.7%,沉淀值36.6毫升,吸水量66.3毫升/100克,稳定时间6.7分钟,面粉白度72.7。

产量表现 在2013~201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608.7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8%;2015~2016年高肥组生产试验,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为617.7千克,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2万~15万左右。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适宜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注意防治赤霉病。

(毛瑞喜 钟文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猜你喜欢
济麦叶锈病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杨树叶锈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策略
山东“袁隆平”的麦田人生
山东“袁隆平”的麦田人生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济麦60
近年来陕西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