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委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相关工作

2017-02-02 19:04省农委科教处
吉林农业 2017年19期
关键词:农委储运吉林省

省农委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相关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相关工作,8月24日,省农委召开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座谈会。省农委科教处、省农业环境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省土肥站及各市(州)农委、县(市、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指出,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加强黑土地保护为目标,以玉米秸秆处理利用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结合“五区一园”创建,加强试点示范,完善扶持政策,拓宽利用渠道,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健全政府、企业与农民三方共赢的利益链接机制,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相关工作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原则。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合理引导秸秆燃料化、原料化等其他综合利用方式,推动秸秆向多元循环的方向发展。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原则。根据吉林省秸秆资源种类和资源量、生产方式、农民意愿、产业布局等,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设计秸秆综合利用方案,合理安排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的优先时序,避免资源竞争或资源不足。三是坚持市场导向、政策扶持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四是坚持科技推动、试点先行原则。加强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难题,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

到2020年,力争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新增秸秆利用能力700多万吨,基本杜绝露天焚烧现象,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水平大幅提高,耕地质量有所提升;培育秸秆收储运经营主体300个以上,年收储能力达到300万吨以上,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和机制。

会议强调,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提高秸秆农用水平。针对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自然气候条件特点,加大秸秆还田工作力度,大力推广玉米秸秆深翻还田、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提高还田质量;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提高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针对我省秸秆收储运主体少、装备水平低等问题,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专业化人才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秸秆储存规范化场所,配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装备,建立玉米主产县全覆盖的服务网络;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标准化水平。针对我省玉米秸秆还田、收储和利用方式的特点和瓶颈,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大等科研院校的科技引领作用,提高秸秆利用的标准化水平;要以产业提档升级为目标,提高秸秆市场化利用水平。针对我省秸秆产业化利用主体不多、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等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出台用地、用电、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参与的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机制,培育一批生物质供热供气、燃料乙醇、颗粒燃料、板材、造纸、食用菌等领域可市场化运行的经营主体,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

(省农委科教处供稿)

猜你喜欢
农委储运吉林省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黔江区多措并举打好乡村振兴开局之战——专访重庆市黔江区农委主任杨泽迁
同贺《中国储运》杂志创刊二十五年
石化储运自动化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