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2017-02-02 19:08李娜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经集体经济乡镇

李娜

(河北省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 河北 遵化 064200)

遵化市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李娜

(河北省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 河北 遵化 064200)

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涉及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村级财务人员管理等诸多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遵化市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遵化市在农牧局设立农经科、农村财务审计所、减负办、土地流转中心、土地仲裁科5个农经管理业务科室,负责对乡镇农经站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及涉农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与调解。各乡镇人民政府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负主体责任,其所属的乡镇农经站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本辖区内村集体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承担农村财务管理、村集体经济审计、农村会计培训、财务公开等各项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任务。此外,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公共资产资源交易站均挂靠乡镇农经站。

1.2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机制

1.2.1 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在原农村集体账薄、资金乡镇农经站“双代管”的基础上,在民主自愿的原则下,实施了充分体现民主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的“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2006年,追加实施了村章乡代管机制。

1.2.2 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实现了农村财务电算化全覆盖,电子账簿和手工账簿并行,达到了市乡联网和网络资源共享、网上审计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1.2.3 村集体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成立由3~5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集体开支逐笔审核把关;乡镇分管会计协助所辖村会计将当月的财务收支逐笔填制财务公开表,并于每月10日前在村务公开栏内予以公开,保障村民充分享有知情权、管理权、决策权。

1.2.4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站交易。村集体工程项目建设、集体产权交易和村集体大额采购等均进乡镇农村集体公共资产资源交易大厅进行交易,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程序和行为更加规范、更公开、更民主、更透明,便于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1.3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措施

1.3.1 大额资金审批。乡镇农经站对各村的备用现金实行限额管理,现金额度由农经站根据村规模大小确定,一般不超过500~2 000元。村级大额开支,按照村级重大事项申报制度执行,即先由村两委会拟定具体方案,经包村干部、包片领导和乡镇主要领导签字确认,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批准后,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形成决议,上报农经站审核把关后拨付,凡不经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批准,没有履行程序的大额开支,乡镇农经站不予拨付。

1.3.2 会计核算。村会计负责将当月发生的收支票据经当事人、村理财小组长、村书记、村主任签字盖章后报农经站审核把关,合格的予以入账,不合格的返回。分管会计要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及上级有关文件、政策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根据报账审核后的票据输入微机。

1.3.3 票据管理。乡镇农经站由专人负责各村的票据管理、发放、登记、使用和监督,对各村收入票据的使用每月至少审查1次。遇有收入款项,由村会计持带编号收据收款,上交服务中心代管,不得滞留、不得坐支。

1.3.4 民主理财。民主理财小组按规定程序,负责村集体各项开支票据的初步审核把关,对有异议的票据,及时上报乡镇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领导小组,乡镇农经站进行复审,认定合理的票据予以入账,不合理的,由当事人负责。

1.3.5 审计监督。乡镇农经站负责村集体财务日常审计监督;由市农牧局组织和指导乡镇农经站进行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市农经主管部门负责对乡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

1.3.6 公共资源交易。乡镇成立公共资源交易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共资源交易站的组织领导和辖区内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村集体涉及工程建设项目、集体产权交易和村集体货物采购等均进入站内交易,签订交易合同,由乡镇农经站存档备案。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村集体增收乏力,债务包袱过重。改革开放初期,村集体将集体资产资源大部分无偿分至村民,有的村只是预留了不足全村耕地总数5%的机动地,如遵化市南部乡镇的多数村集体,村集体基本上没有可高效开发利用的资产资源。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当年无收益的村有347个,占总数的54.2%;当年有收益的村293个,占总数的45.8%,其中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173个,5万~10万元的村65个,10万~50万元的村51个,50万元以上的村仅4个。此外,过重的债务包袱严重地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11.12亿元,农村集体积累6.2亿元,农村集体债务4.92亿元。

2.2 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

2.2.1 存在账外资产、账实不符现象。一是在近几年开展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基层建设年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以及实施的一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无偿捐赠给村集体的文体设施、办公设施、工程建设材料等,由于无法取得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造成了部分资产未能纳入村集体账内核算,形成了账外资产;二是经过多年积累,部分村集体已经形成了一些呆账、死账、毁损报废固定资产,但一直没有妥善处理,造成账实不符。

2.2.2 村集体采购进站交易没有得到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了 《遵化市农村集体公共资产资源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村集体使用财政性资金或村集体资金采购金额在500元以上(含500元)的设备,办公用品和各类服务,必须进公共资产资源交易站交易,并实行三方询价制度。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遵化市村集体资产出租承包、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金额在2 000元以上的项目基本上做到了进站交易,而村集体采购进站交易和三方询价没有得到落实,给出的理由是,村集体采购随意性大,按照交易办法执行可操作性差,程序繁琐,还会增加村集体负担。

2.2.3 部分村集体经济活动监管不到位。遵化市委、市政府两办曾经下发 《关于加强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监督的实施意见》规定的村级财务处理程序要求,原始凭证入账要严把“四关”,即初审关(村会计)、理财关(理财小组)、审批关(村两委)、审核关(乡镇农经站),每张需入账凭证都要有经手人、理财小组长、村书记、村主任逐一签字。原来村两委换届竞争,主要集中在城中村和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自2009年,村两委工资补贴由市财政负担,并且村主任和村书记连续任职9年或累计任职15年后还可以享受正常离任生活补贴,村两委换届竞争日趋激烈,有的是村内家族、派系相互制肘,不能产生村民代表和民主理财小组,如小厂乡小榆沟村;有的是村主任或村书记常年不在家不能签字,如堡子店镇十八里村、兴旺寨乡沙坡峪村;有的是村两委内斗,相互抵制,如西留村乡大杨庄村等等。村领导的不正当竞争导致部分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得不到有效落实,乡镇政府监管不能到位。据统计,全市共有28个行政村不能按月财务公开,52个行政村不能按月报账,其中班子不团结、不健全的13个,村会计不能交接的11个,业务量较小报账不及时的10个,无理财小组的7个,其他原因不报账的11个。

2.3 基层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2.3.1 乡镇农经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责任大,除村集体“三资”管理外,还承担着农村惠农资金、财政奖补、包村包片等多项政府职能,极大地牵扯了农经员的时间和精力。近几年来,乡镇农经管理人员只出不进,全市现有乡镇农经管理人员69名,只占应配备人员的一半左右,其中大部分是新招入的大学生村官,汤泉乡、西下营乡无一名专职人员,小厂乡、候家寨乡各有一名专职人员。

2.3.2 农村会计队伍不稳定。村会计是联系乡镇农经站和村两委的桥梁,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具体执行者。国家财政部制定出台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第六十条规定: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调换。而遵化市部分村集体会计,不按照 《河北省村级财务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和程序产生,随村两委换届村主要负责人调换,村会计随意更换,如2015年村两委换届,遵化市共有73个行政村调换了村会计,不利于村会计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及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延续性。

2.3.3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缺乏经费保障。农经工作经费均没有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乡镇农经站日常工作所需的纸笔油墨、账簿等办公用品除少部分由乡镇政府负责外,其余由所辖村均摊或由村集体存款利息结余购买。经费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遵化市农经管理工作的开展,如办公用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老化无法更换,特别是电脑,由于软件的升级换代很快,对硬件要求也不断提高,致使部分老旧设备无法适应新工作,造成部分工作的延迟、滞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经费没能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审计工作经费也得不到保障。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和稳定农经管理队伍。各乡镇要把那些年富力强、熟悉农村政策、热心为农民群众办事,且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机关干部职工,充实到农经管理队伍;尽可能地减少农经员参与农经管理无关的工作任务,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中去;村会计调换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经乡镇农经管理机构严格考核、批准。

3.2 改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条件。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在依法保证人员工资、正常运转经费的基础上,尤其要保障农经队伍业务培训经费,同时,要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土地流转服务等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安排必要的经费,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3.3 强化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业务培训。一支高素质的农村集体财务监管队伍,是集体财务安全完整的有力保障。各乡镇利用农闲时节,至少把辖区内村会计轮训一次,培训内容要简明扼要,贴近农经工作实际。通过不断地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监管人员的理论、业务、法律法规政策培训,使之明晰农村集体财务的监管意义、监管内容、监管方法,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

3.4 拓宽集体增收渠道,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一是针对集体有闲置资产资源但受自然条件影响,限制其开发利用的,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协助、集体集资入股、招商引资等有效途径,尽快改变闲置资产资源的自然条件,使之有可利用价值,为集体增收。二是针对集体有可利用闲置资产资源的,督促乡镇及其所辖村集体,通过乡镇公共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寻求合理开发利用途径,加快对闲置可利用资产资源的有效利用。三是对于确无闲置资产资源,又无集体收入途径的村集体,通过乡镇协助其找外援、缩开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手段,兴办村级集体公益事业,保障集体经济壮大和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农经集体经济乡镇
浅谈基层农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浅析当前基层农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农经》杂志2018 征订函
《农经》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