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市推进实施方案(2017年~2019年)

2017-02-02 22:11吉林省新农村办
吉林农业 2017年23期
关键词:村屯行政村全市

吉林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市推进实施方案(2017年~2019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任何时候不能淡漠农村”“要因地制宜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指示要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以“六清”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围绕规划编修、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等内容,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科学规划、整合投入、加强组织、全力推进,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农村环境整治整市推进目标。

(二)职责分工

总体工作由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生活垃圾污水和农户厕所改造由建设、养殖粪污和病死畜禽处理由畜牧、饮水安全和流经河流治理由水利、秸杆综合利用由发改、农村道路(村村通、通屯路、屯巷路)由交通、村屯绿化美化由林业等部门分别负责。其他涉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分别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二、整治标准和推进步骤

(一)整治标准

结合我市实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整行政村为基本考评单元,兼顾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综合整治,同步考评乡镇和县(市、区)。依据基本保障型、环境整治型、美丽宜居型村庄和示范村、完善村、提升村、重点村建设实际情况,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主要任务,进行综合考评。

村的总体整治标准为:村庄规划科学,村部、文化广场、卫生设施、养老场所等标准较高,路边排水沟、围墙大门改造、绿化美化亮化到位。农村垃圾处理做到日产日清,村内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垃圾处理实现无害化。农村环境整体干净整洁,村屯路两侧实现绿化美化。农村“四有、三包三责”及网格化管理全部落实。农村秸秆利用率达85%以上,剩余秸秆得到利用和处理。卫生厕所达到80%以上,整村实现人畜分离,农村居民住房、饮水、消防达到安全水平。农村电力、通讯、广播电视设施完善。

(二)推进步骤

1.到2017年末,磐石市、丰满区在全市率先完成整县(市、区)推进建设任务,2018年抓好完善提升工作。其他县(市、区)全面启动整县推进工作。

2.到2018年末,永吉县、舒兰市、蛟河市、桦甸市、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完成农村环境整治整体推进任务,2019年抓好完善提升工作。

(三)整治目标

1.到2017年末,全市达标村达到552个,占行政村总量的40%;全市先进村达到276个,占行政村总量的20%;全市标兵村达到69个,占行政村总量的5%。

2.到2018年末,全市达标村达到965个,占行政村总量的70%;全市先进村达到482个,占行政村总量的35%;全市标兵村达到138个,占行政村总量的10%。

3.到2019年末,全市先进村达到689个;占行政村总量的50%;全市标兵村达到207个,占行政村总量的15%。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规划制订和修编工作

根据城乡总体规划,结合我市农村实际,科学编制镇区和村庄总体规划,特别是村屯建设规划、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规划等,保证村屯建设有据可依。

(二)深入推进“六清”专项行动

继续实施“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沟渠、清院落、清死角”活动,突出抓好公铁路和旅游线路两侧、农村房前屋后、村屯公路两侧、村部、学校、广场、农贸市场和其他公共场所清理整治工作。每年通过春秋两季垃圾清理集中攻坚,整治越冬积存垃圾和秋收带入村屯垃圾。

(三)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结合改圈,推广建设远离村屯的畜禽养殖小区,推进牲畜、家禽标准化集中饲养,逐步杜绝散放散养。做好畜禽粪尿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开展畜禽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开展区域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将丢弃在村庄周围、路边沟、沟塘河渠里边的畜禽动物尸体,实施无害化处理。

(四)深入推进秸杆综合利用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推广保护性耕作和秸秆机收打捆,建立比较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燃料化、原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为秸秆禁烧创造条件,提升空气质量。

(五)深入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整治

积极推进乡镇垃圾收运项目建设进程,纳入计划的县(市、区)要在2017年6月底前全部投入运营;围绕卫生治理、秩序规范、设施维管、绿美亮化、临街整治、文化渲染六个方面开展提升工程;开展镇区线路改造试点,选择重点乡镇试点,对政府所在地陈旧的架空电力、通信、网络线(杆)等设施进行规划改造。

(六)深入推进重点片区打造工作

按照连点成线、串线成片、扩片成面的思路,参照“十统一”做法,聚焦重点片区,进行集中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片片亮点。每年每个县(市、区)都要打造1~2个重点片区。

(七)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按照清洁卫生庭院美、窗明几净室内美、植树栽花景色美、身心健康生活美、文明和谐村庄美等“五美”要求打造美丽庭院,按照庭院净、居家净、厕所净、畜舍净、仪表净“五净”要求打造干净人家。

(八)深入推进典型模式引领和文化品牌打造工作

总结高效农业引领型、三次产业融合型、农村生态保护型、传统村落整理型、环境整治提升型、民俗文化传承型、名景古迹挖掘型、乡村旅游打造型、历史名人弘扬型、传统农耕展示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拓展美丽乡村建设内涵。集中挖掘整理当地村落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容,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典型。

(九)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工作

加快推进对破损农村公路的维修和重建,通村、通屯和屯中的砂石路和土路要逐步实现水泥路、柏油路硬化;加强现有危房和暖房子改造,有条件的地方对砖瓦房统一更换屋面、墙面保暖和粉刷涂料,更换塑钢门窗等整修农户房屋。对现有破损和断条的围墙大门,做好修新和改造,有条件的建设高标准的围墙大门或栽种绿篱;对村路两边的排水沟采取新建、维修等方式进行延伸和维护,打通断头沟和堵塞沟,满足村屯雨季排水需求;开展休闲广场和村部建设,要确保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文化小广场有一个球场(篮球场或乒乓球场)、一个宣传栏、一套健身器材、一个小舞台,充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丰富村部功能,使其成为功能完善的“农民之家”;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和“宽带吉林”建设。

(十)深入推进村干部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结合省里的新一轮村干部培训工程,大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富能力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农村组织建设、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创建、乡村旅游等方面培训,促进基层干部思想观念转变,从而激发投身农村环境整治热情。

(省新农村办供稿)

猜你喜欢
村屯行政村全市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基于现状下的村屯生态绿化建设探析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