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成品防钻绒检测方法的开发

2017-02-02 01:19敬珂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7年6期
关键词:羽绒成品夹层

敬珂

(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0 引言

众所周知,产品的防钻绒性能是衡量羽绒纺织产品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防钻绒性能差,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有羽绒或羽毛从面料和缝线处钻出,不仅影响穿着外观,还会导致填充的羽绒数量越来越少,降低羽绒产品的保暖性。目前考核羽绒产品防钻绒性能的方法主要有EN 12132-1Feather and down Methods of testing(绒毛和羽毛织物绒毛特性的检测方法第1部分:摩擦法)(以下简称EN 12132-1)、GB/T 12705─2009《纺织品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摩擦法》、FTMS 191-5530(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转箱法)等,上述方法旨在测试面料的防钻绒性能,客户需分别提供面料和羽绒来进行测试。若无羽绒,有些标准里规定可以使用标准配比的羽绒进行测试。测试标准方法里规定了测试样羽绒包的尺寸、羽绒填充量和缝制类型,这样的羽绒包测试样的制备是标准的,有利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再现性,降低测试的不确定度。

然而上述测试方法只局限于考核面料的防钻绒性,无法满足有些客户要求从成品大货里抽检成品测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客户希望了解大货成品防钻绒性能的要求。应客户要求,并结合现有标准开发研究出成品防钻绒测试的方法。此方法基于EN 12132-1面料防钻绒的测试方法,结合成品的特点来衡量成品防钻绒的能力。

1 检测方法

1.1 研究目的

欧洲市场上的EN12132-1摩擦法测试面料的防钻绒性能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此方法只局限于测试面料。而成品的羽绒填充不如EN12132-1的羽绒包厚实,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测试羽绒包,以满足测试要求。

1.2 测试原理

采用相互挤压摩擦的运动方法来衡量羽绒产品的防钻绒性能,从羽绒服上取出长形试样片,根据羽绒服的厚薄选择相应的夹层包,对折长形试样片将夹层包包入长形试样片内,三边缝合,外加缝合线涂上胶水,晾干后将试样放置在自封袋中,两端分别固定在测试设备夹具上,以使试样被折叠在两个夹板之间,再适当调整夹板间的距离,达到指定的压缩程度,摩擦转动一定圈数后自动停止,试验完毕后评估面料和缝线的钻绒性能。

1.3 研究重点

EN 12132-1标准方法中摩擦间距是44 mm,而准备的标准羽绒包是根据不同的羽绒比例来填充(详见表1),通过测试不同羽绒包对折后夹在44 mm两板间受到的压力值来衡量从成品上制备羽绒包的测试参数。

表1 不同羽绒比例及填充量

根据上述测试羽绒包承受的压力值,制备3种合理的夹层包分别适用于薄、中、厚羽绒产品,放入成品测试羽绒包内,使其在指定的压力下厚度约为44 mm。比较EN 12132-1实测结果和不同填充量的羽绒服按此方法测试结果的差异性。

1.4 测试参数测定

按EN 12132-1的方法分别选择羽绒比例为90/10、80/20、60/40和20/80制备羽绒包,测试将羽绒包放在CRE等速拉升仪上对折压缩至44 mm时所需的压力值。根据表2所示参数设定压力值为19.6 N(2 kg)。用防钻绒面料准备3种合理的夹层包,经过多次调整后选择三种面密度和大小不同的夹层包分别放入轻薄、中等厚薄和厚重羽绒测试羽绒包内,使在2 kg的压力下厚度达到44 mm。因样品有限,夹层包的制备还可以随着将来在测试中适当调整,所制备的夹层包规格见表3,测量实际样品羽绒包在2 kg的压力高度。如果厚度达不到44 mm,调整测试摩擦间距;如果超过44 mm,调整夹层包的厚度。

表2 羽绒包的参数设定

表3 不同夹层包的规格

2 检测方法

2.1 设备和工具

防钻绒摩擦测试仪(同EN 12132-1的要求)、钢尺、缝纫线(缝纫线选择与面料匹配)、防纤维穿透的夹层包(分别为厚32 g、中23 g和薄7 g三个规格)、胶水及压块(2 kg)

2.2 备样

从成衣上分别沿长和宽度方向画12cm×17 cm的长方形各4个,共八个,然后距离长边1 cm和短边2.5 cm外侧划线,制成14 cm×22 cm的长方形,然后沿12 cm×17 cm的长方形划线车单线,并沿14 cm×22 cm长方形划线剪下羽绒片,缝头处的羽绒清除干净。

将两片羽绒片外对外、里对里、两边长边缝合在一起,形成套管,从里向外翻出,准备4只管状样品,根据羽绒片的厚薄,选择相应的夹层包,确保对折后在2 kg的压块压力下,高度约为44 mm,如果所选的夹层包在压力的作用下不能达到(44±3)mm,实测具体高度。

2.3 测试步骤

将选好的夹层包放入其中一个试样包中,短边口缝合好,缝合线涂胶,室内晾干。如果所选的夹层包在压力的作用下能达到(44±3)mm,不用调整防钻绒摩擦测试仪夹具板间的距离,将试样包放置在自封袋中,使试样包折叠在这两个夹板之间,试样包与自封塑料袋的短边分别固定在测试设备的两边夹具内,计数器设置为2 700转,启动设备,摩擦2 700转后自动停止,试验完毕。若所选的夹层包在压力的作用下不能达到(44±3)mm,调整防钻绒摩擦测试仪夹具板间的距离,达到试样包对折后在2 kg的压块压力下的实测高度。将试样包放置在自封袋中,同上操作。将试样从塑料袋里取出,塑料袋里所有的羽绒和羽毛均计数,将试样放在合适的光源下,突出织物表面大于2 mm的羽绒和羽毛也要计数。若塑料袋里填充羽绒的数量加上从试样中突出的填充材料数量大于50根,计数终止,报>50。将短边剪开,取出夹层包放入第二个试样包内,同上操作。

2.4 评估

试验得到4个数据,分别为纵向(面料)、横向(面料)、纵向(里料)、横向(里料),根据买家的要求评判合格或不合格,或出具实测结果。

表4 不同组合面料测试结果 /根

2.5 成品测试与面料测试比较

由于市场上购买的羽绒服只有成品没有面料,只能参考结果的合理性。为了比较成品测试与面料测试的差异,选择8种羽绒服面料制成成品模拟试样按2.3所述方法分别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通过在成品羽绒包内加夹层的方法来衡量成品羽绒的防钻绒性是合理的。客户可以在面料生产阶段按面料方法测试面料的防钻绒性,在大货阶段抽验大货成品进行成品的防钻绒性测试。

3 结论

上述试验方法可用于衡量羽绒服成品的防钻绒性能,为很多买家希望抽验大货羽绒服防钻绒性能带来了可行性方案,且经反复比较测试结果,发现此方法与开发阶段测试面料防钻绒性的方法EN 12132-1具有一定的比较性,意味着在开发阶段客户可以通过寄送面料和羽绒直接测试,在大货成品阶段可以按此方法抽验成品的防钻绒性,但两者结果不可有明显的差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上述新方法不仅可以考核羽绒成品面料的防钻绒性,还可以同时考核羽绒成品上的绗缝和拼缝的防钻绒性。若存在面料测试结果合格而成品结果不合格的情况,客户可以考虑是否是因为绗缝和拼缝不合理而导致防钻绒性能变差,从而确认导致对防钻绒性能质量不合格的因素。

猜你喜欢
羽绒成品夹层
灵感跃动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街头羽绒也时髦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2017年1—4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1—3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7年1—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羽绒棉没有绒
普通羽绒与经蓬松剂处理下脚料羽绒的性能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