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人数只有700,与100年前几乎相同,但它却是顶尖的跨国公司!

2017-02-03 10:23康晓博
中国机电工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机床刀具加工

文 | 本刊记者 康晓博

员工人数只有700,与100年前几乎相同,但它却是顶尖的跨国公司!

文 | 本刊记者 康晓博

孚尔默大中华区总经理杨晓虎

“毫无疑问,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金属加工市场。虽然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速放缓至7%,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样的增速仍是非常之高的。对于我们来说,中国市场至关重要!尽管现在行业处于困顿和调整时期,但是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市场,一片光明!”孚尔默大中华区总经理杨晓虎看着记者,语气分外坚定地说道。

杨晓虎的身上透露着一股浓郁的乐观与积极。这种态度与当下中国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来自中国机床工具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整体景气度指数仅为34.5%,远低于50%的分界线,且比2014年大幅下降8.8个百分点;而从市场消费状况来看,相比2011年高峰时期,2014年国内机床市场消费总额下降18.6%,2015年较2014年又同比下降13.5%。用“哀鸿遍野”来形容整个机床行业似乎太过夸张,但“困顿萎靡”确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行业大环境下,孚尔默——这家总部位于德国的老牌跨国公司,为何还能充满信心、保持乐观?

“前年、去年、今年,这三年以来我们每年在中国市场上都能顺利完成销售计划。可以说,我们的业绩发展地非常不错。”杨晓虎不无兴奋地透露道。业绩的持续增长固然是一方面,但孚尔默之所以能够展现出与行业整体走势迥然不同的朝气蓬勃,还有着更多的深刻特质。“孚尔默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企业。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经历过种种跌宕起伏、起起落落。所以我们从来不只看眼前的现状,而是把目光放长远,看未来20年乃至30年的发展状况。如今,工业4.0已经成为一项长久的课题,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我们有着适应趋势、持续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这反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所以我们一点也不担心现状。”杨晓虎信心满满地笑着说道。

那么,说到底,孚尔默究竟为何能够在萎靡不振的行业大环境下保持业绩的稳健?又是哪些因素支撑其历经百年沧桑、屹立不倒,始终散发着锐意进取的昂扬斗志?

持续创新

德国南部的比伯拉赫森林纵横,绿草如茵。100多年前的1909年,Heinrich Vollmer先生正是在林草环绕间,创办了孚尔默公司。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孚尔默就专注于磨削行业,日复一日地深耕修炼。时至今日,孚尔默已经成为全球刃磨技术的领军者,其旋转刀具、圆锯、带锯、定制服务四大业务遍布全球各地,为木工、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等各行各业的用户提供着性能绝佳的产品。令人颇为惊讶的是,孚尔默的持续成长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并不是靠人员的扩张实现的。这是一家真正凭借技术、产品等“硬功夫”来“征战”全球的企业——尽管集团现在在全球各地拥有13家分公司,但全部员工加起来,不过700余人,几乎与一个世纪前的员工数量相同。不浮躁、不冒进,日复一日地坚持技术创新,专注、极致地生产顶尖产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内功的扎实修炼足以让孚尔默纵横天下,也使得其总能在风起云涌时处变不惊,执着前行。

“VPulse 500是我们新款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床,这次是全球首发。”

2016年12月14日—15日,孚尔默在江苏太仓公司举办了一场旋转刀具技术交流活动。自2004年正式在中国成立分公司以来,这样的技术交流活动几乎每年都要举行——它既是一场“技术盛宴”,集中展示了孚尔默在过去一年里的技术创新成果;同时也是一种服务或说“培训”,帮助客户了解最前沿的技术、解决实际加工中的难题。与往年的活动所不同的是,今年,孚尔默不仅重磅展示了自身的技术创新成果,而且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邀请了众多合作伙伴,覆盖了实际加工中的方方面面,全方位、无死角地为客户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今天来的不只是中国客户,还有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等国家的客户,可以说是辐射整个亚洲;而我们不仅展示自己的技术,还邀请了合作伙伴,比如专业生产高精度动平衡刀柄、刀具专用动平衡机的HAIMER 公司,专业生产刀具检测、测量设备和软件系统的ZOLLER公司,数控系统制造商NUM公司等等。要想生产出高品质产品,不仅要主机设备要好,还需要一系列优秀的配套和服务。比如,砂轮如果没有很好的动平衡,就无法保证精度。所以我们这次搭建起一个平台,请来各领域的优秀企业,目的就是要形成一个互相交流、共同促进的生态系统,真正为客户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杨晓虎对《中国机电工业》说道。

虽然全部员工数量仅有700余人,但这其中,200多人是技术和研发人员;每年,孚尔默都会拿出销售额的8%—10%投入到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之中。

孚尔默在研发上向来不遗余力。虽然全部员工数量仅有700余人,但这其中,200多人是技术和研发人员;每年,孚尔默都会拿出销售额的8%—10%投入到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之中。这使得孚尔默的技术创新成果络绎不绝,并终保持着行业领先优势。在今年的技术交流活动上,孚尔默带来了三款产品:VPulse 500、VGrind 360和QXD 250。其一系列强大的性能代表着业内最高水准。

“VPulse 500是我们新款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床,这次是全球首发。”杨晓虎笑着介绍说,“我们决定在中国让它首次亮相,由于也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VPulse 500可以快速、精确地大批量制造PCD刀具。其工件存储器适用于16、28和65个工件;机床内部的工件长度可达500毫米,直径可达320毫米,重量高达25千克的PCD刀具的加工也不在话下。其独特的五轴运动学机构在磨削时可确保较高的成型精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VPulse 500具备更简便的操作和更高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一个触摸屏就可简单操控,平稳无差错;还内置了技术数据库,用户可预先配置好参数,还能快速选择合适的材料专用加工程序,进一步提升了友好性;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要求,个性化扩充技术数据库。而通过智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其可以实现多班次生产以及周末无人看管时自动工作。“VPulse 500为我们开启了线电极放电加工的新时代,这不仅涉及工艺和使用,还涉及到命名,”工学博士、孚尔默集团总经理Stefan Brand说道,“‘V’代表孚尔默(Vollmer),名字的第二部分,表示的是技术。‘Pulse’指的是VPulse 500放电技术,规定电火花放电加工过程的加速脉冲。”

QXD250在今年的CIMES展上已经亮过相,彼时就已经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QXD250采用了新型的放电发生器,能够节省30%的电火花放电加工时间,而其丰富的选配功能则可以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同时,这台机床实现了在一次装夹过程中就能完成整体加工,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较之同类型的硬质合金刀具,PCD刀具在加工高研磨复合材料时使用寿命更长,在木材和金属工业中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Stefan Brand很有信心地说道,“凭借我们的QXD 250,用户可以全方位加工PCD刀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升加工质量,而且加工柔性也大大提高了。”

而VGrind 360是孚尔默的新款工具磨床。用户可以使用VGrind 360加工由整体硬质合金毛坯或带硬质合金钢体组成的硬质合金刀具,比如钻头和铣刀。行程扩展后,VGrind 360还可根据刀具的几何形状,加工直径高达200毫米的刀具。在加工效率方面,VGrind 360借助5根最佳匹配的CNC轴在较短线性轴行程和较小旋转范围内实现完美插补,用户可以以此减少工件加工时间;而两根磨削主轴配备不同的砂轮组,可减少非生产时间。VGrind 360的选配装置砂轮工具库包含八个砂轮组,可以在垂直主轴上自动高效地更换——这使得加工更智能、更高效。如果用户使用托盘库HP 160,可实现全天候无人加工多达272件的工件供给量;如果选择使用自由臂机械手HPR 250,通过该机械手可以自动加工刀柄直径不同的硬质合金刀具,确保产能增加3倍并且更加灵活。

“孚尔默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顶尖行列。”活动现场,一位来自北京的刀具制造商如是说道,“我们公司已经采购了孚尔默的好几台设备,加工精度和效率都很高。国内虽然也有做同类设备的企业,但是说真的,我们并不敢用。”

百年传承

在采访中,杨晓虎多次提到一个词——用户需求。他说:“我们对于未来的发展非常自信。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从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最高效的产品,客户最终也会给予我们回馈,彼此实现共同成长。”

他指着一位正全神贯注地观看产品的客户,不无感慨地说道:“这位客户十几年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刀具销售人员。后来他开始自己创业,投资了第一台孚尔默的设备,很快就收回了投资。然后是第二台、第三台……如今,他已经有我们20台设备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我们紧密地跟客户结合在一起,伴随他们共同成长。”

过去二十年间,汽车行业成为机床工具产业的重要应用市场。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无数机床工具制造商也蓬勃兴起。最近五年,移动电子设备又成为新兴应用市场,拉动了一批企业的崛起。那么未来的行业“风口”在哪里呢?

杨晓虎表示,航空航天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市场。“商用客机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主要的零部件很多都依靠进口,更别说自己加工了。我相信在未来20年— 30年里,航空航天将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就跟30年前汽车产业起步时一样。那时,我们生产汽车,发动机等核心部件都是进口的;后来渐渐开始购置加工设备,自己生产零部件;如今汽车产业基本上都已实现本地化了。汽车能够做到这一点,我相信航空航天产业也能做到。”杨晓虎对《中国机电工业》说道。他还透露,孚尔默已经着手开展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合作,大力布局中国的航空产业市场。

“商用客机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主要的零部件很多都依靠进口,更别说自己加工了。我相信在未来20年— 30年里,航空航天将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就跟30年前汽车产业起步时一样。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始终想客户之所想、不遗余力地去满足客户的需求,不仅让孚尔默在百年发展中具备了敏锐地市场洞察力,更与客户形成了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紧密关系,由此具备了一种强大的、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孚尔默之所以能够走过百年历史、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是因为我们背后站着的不是只为谋取短期利益的资本,而是我们的团队、我们的文化,更站着众多的客户。”杨晓虎意味深长地说道。

1987年,公司创始人Heinrich Vollmer先生的女儿——Sieglinde Vollmer(被人们称为“孚尔默小姐”)开始执掌孚尔默公司。专注极致的态度、追求卓越的精神、如家人一般的精诚合作……种种特质在传承中愈显魅力;而技术创新、产品革命、对市场趋势的把控和对满足客户需求的追逐,在经济的起伏变幻中持续增强。孚尔默在“既传承又创新”中持续成长,步伐坚定地走向了全球各地。

如今,已经90多岁的“孚尔默小姐”仍然坚持每天到公司上班,与职工们共同奋战在第一线。两年前,她还长途跋涉专程来到中国,鼓励中国团队的发展。“虽然她已有90多岁的高龄,但仍然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来,这对于整个公司来说,都是一种精神力量。当然,也是这个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特质。”杨晓虎不无激动地说道。

而这种特质在中国同样有着淋漓尽致地体现。“12年前,孚尔默正式在太仓成立了分公司。到现在为止,除了公司的总经理换成了我,其他人一个都没走。”杨晓虎意味深长地告诉《中国机电工业》,“孚尔默始终是孚尔默。你一旦进入了这个企业,基本上一辈子都不会再离开,我们都把这里当作家庭。”

猜你喜欢
机床刀具加工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第11届武汉国际机床博览会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2021第24届青岛国际机床展开幕
JM2021第24届青岛国际机床博览会
数控刀具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开发研究
《机床与液压》投稿要求
多功能刀具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