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杀虫剂防治大白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评价

2017-02-03 11:31孙朝晖
现代园艺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小菜蛾虫口大白菜

孙朝晖 戴 忠

(1射阳县植保植检站,江苏 射阳 224300;2射阳县农业干部学校)

笔者从事农业技术行业多年,十分了解江苏沿海地区射阳境县种植状况。以大白菜种植过程作为研究基点,小菜蛾是其种植期间为害比较频繁的虫害之一。其在本区域内活动较为活跃,危害期长,从4~10月均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如果不经过科学防治,为害后的大白菜将失去商品性,严重影响大白菜的品质、产量和菜农的经济收入。在研究小菜蛾周期性状后发现,小菜蛾生活周期无规律性,时代重叠,若要探寻其稳定的防治规律比较困难,且小菜蛾生理构造使其抗药性极强,因此,一旦人们采取不规范的方式对大白菜区域进行化学防治,便有可能会增强小菜蛾抗药性,降低化学防治效果。多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及农技人员也考虑过结合其它防治技术来对抗小菜蛾的生理抗药性,但从施用效果来看,这些技术对控制小菜蛾效果的稳定性上还存在差异。因此,目前最稳定的防治技术仍然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以国家倡导的微量防治、生物防治为药剂选用原则。这不仅是农业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故本人以自身病虫害防治经验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昆虫生长调节剂为主的药剂防治试验。望能通过本次药剂试验结果的剖析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些许技术性辅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0 %虫螨腈悬浮剂(商品名“除尽”,巴斯夫欧洲公司,市售),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商品名“雷通”,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市售),0.5%氟啶脲乳油(商品名“抑太保”,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市售)

1.2 试验设计和方法

试验地点选择在射阳县海河镇三河村境内一大白菜种植区,前茬为西瓜。

试验7个处理:处理 1、除尽1200倍数;处理 2、除尽1500倍数;处理3、美满1500倍数;处理4、美满2000倍数;处理5、抑太保1200倍数;处理6、抑太保1500倍数;处理7、清水处理空白对照。

小区设置:小区面积50m2,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施药器械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时间在2016年9月22日,大白菜上小菜蛾处在卵期至低龄幼虫期,各小区喷施药液量以750kg/hm2为准进行折算,施药1次。

施药后5天内并未发生降水和其他反常性天气状况。

1.3 药效调查方法

试验调查:首先要在施药前当天调查小菜蛾的虫口基数,在施药后的第3天、第7天、第14天调查虫口密度并计算防效。每小区采用“X”形5点取样,每点10株,调查每株白菜上小菜蛾幼虫数量。

药效计算公式:虫口减退率(%)=(药前基数-药后残虫数)/药前基数×100;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施药后3天防效

以处理3、4的药效最为明显,虫害清除效果最好,防效基本稳定在91.8%左右,综合效果最佳。处理1、2的防效相比处理3、4略有下降,但其虫口减退率也可稳定在88.6%,防治效果以89.4%位居第2名。环节5、6虫口减退率在80.7%,防治效果也在80.5%,其防治效果较为一般。药后3天的防治效果开始出现一定的差异。小区内施药大白菜生长正常,出现药害现象。

2.2 施药后7天防效

药后7天报告显示,处理3、4的虫口减退率已经上升至92.0%,防治效果也提升为93.8%,施药后7日内防治效果最优的药剂。处理1、2虫口减退率维持在82.8%~91.4%,防治效果略微下滑,但仍旧处在优势区域中。处理5、6的虫口减退率最高为88.6%,防治效果最高为90.9%,较上阶段有了显著提升,但综合状况没有大幅度变动状态,处理间防效差异性特征明显,大白菜防治区域内并未出现明显的负向生态变动现象,小菜蛾综合防治情况比较乐观。

2.3 施药后14天防效

药后14天报告显示,处理3、4的各项综合指标都比较稳定,虫口减退率维持在91.4%,防治效果始终保持在92.0%以上,防效稳定,处理间防效为最佳。处理1、2虫口减退率差异较大,最高为90.1%,最低为79.8%,防治效果在90.3%和82.5%,居于中位。处理5、6的虫口减退率依旧在85.6%,防治效果未超过88.3%。各施药小区间仍旧未出现负向生态损耗现象,综合来看施药状况极为稳定。

3 小结与讨论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种农药药后7d对小菜蛾防治效果均高于药后3d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0d除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对小菜蛾防治效果低于药后3d和7d的防治效果外,其他药剂处理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均高于药后3d、低于药后7d的防治效果,但防治效果仍达到81.6%~92.5%,说明3种参试农药防治小菜蛾的持效性较好,防治效果最佳的是20%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500倍液和2000倍液,其次是10%虫螨腈悬浮剂1200倍液,再次是0.5%氟啶脲乳油1200倍液。

大白菜是种植型农业生产中较为重要的作物种类,同时在其长期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安全、高效、低残留是现代种植业对农药技术的最好要求。农药必须具备无污染和易降解特性,且对人类或天敌、环境生物无严重危害,同时也能有效破坏虫害的生命周期。因此,综上所述的药物需求,10%虫螨腈悬浮剂1200倍液、20%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500倍液和2000倍液、5%氟啶脲乳油1200倍液对大白菜小菜蛾活性高,持效期长,对大白菜安全,是防治大白菜小菜蛾的理想药剂,可在较大面积推广应用。提倡药剂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性,延长药剂使用寿命。

1 肖银玉,钟小荣.大白菜小菜蛾药剂防治试验[J].植物医生,2012(5)

2 王春兰,丁志宽,丁慧军等.小菜蛾药剂防治试验[J].上海蔬菜,2009(5)

3 刘浪,何刘,丁高峰.歼年虫菜蛾特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J].上海蔬菜,2004(4)

4 周建高,徐东旭,娄登仪等.防治小白菜甜菜夜蛾、小菜蛾药剂筛选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2005(6)

猜你喜欢
小菜蛾虫口大白菜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宝鸡地区春甘蓝小菜蛾种群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