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区秸秆收储运现状分析

2017-02-03 16:54蒋斌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收购站储运淮安市

蒋斌

(淮安市淮安区农村能源服务站江苏淮安223200)

淮安市淮安区秸秆收储运现状分析

蒋斌

(淮安市淮安区农村能源服务站江苏淮安223200)

本文分析了淮安区秸秆收储运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其他地区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秸秆;收储运;分析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措施。秸秆的收储运工作是秸秆综合利用的基础,只有做好秸秆收储运工作,将秸秆从田间收集起来运送到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这样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才能做好,否则秸秆只能被废弃在田边或者在田间直接焚烧,既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甚至威胁交通运输安全。

1 淮安区秸秆收储运模式

淮安市淮安区位于江苏省中部,拥有耕地面积约11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206万亩,年产秸秆量在90万吨左右。全区秸秆以水稻、小麦秸秆为主,占秸秆资源总量的96%以上。据调查,夏季三麦机械化还田面积达98%,秋季水稻机械化还田面积达55%。因此秸秆还有20多万吨需要回收利用。

秸秆收储运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分散型收储运模式,另一种是集约型收储运模式。目前淮安区主要以集约型收储运模式为主。原因是江苏国信淮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位于淮安区境内,是国内第一家以水稻、小麦秸秆作为燃料进行燃烧发电的新能源企业。公司投产至今,一直致力于稻麦秸秆的综合利用,年消耗各种秸秆30多万吨,其中稻麦草收购量约12万吨,是淮安区秸秆综合利用最大的企业。该公司在淮安市范围签约布点的秸秆收购站有30余家,主要分布在淮安区及涟水县。收购流程是秸秆收购站组织人员到农田收购秸秆,然后由秸秆收购站进行切碎打包,出售给国信淮安生物质公司。这样既为农户解决了秸秆难题,国信淮安生物质公司又有了长期稳定的原料来源。

淮安区境内还有几家秸秆固化成型企业。他们的秸秆收集方式属于分散型收储运模式,即以秸秆经纪人为主,由秸秆经纪人组织农户或自己到田间收集秸秆,为秸秆固化成型企业提供秸秆原料。每年收集利用的秸秆约8000吨。

2 现状分析

淮安区利用秸秆收购站进行收储运的模式现阶段来说,是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收购站负责将秸秆收集起来,通过粉碎打捆压块,然后运输到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这样就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活动。

2.1 秸秆收购站运行成本分析。秸秆收购站的运行成本包括秸秆收购、秸秆加工、秸秆运输、秸秆储存、人力成本等。秸秆收购成本指秸秆从田间收购的价格。秸秆加工成本指按国信淮安生物质公司要求加工的成本,包括机器、用水用电等。秸秆运输成本指将秸秆从田间运输到秸秆收购站以及从秸秆收购站运输到国信淮安生物质公司的成本。秸秆储存成本是指秸秆收购站储存秸秆的成本。人力成本指秸秆收购站在收集、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工成本。在这些当中,秸秆原料成本占总成分费用的60%以上。

2.2 存在的问题。经过近年的努力,淮安区秸秆收储运体系的建立取得了较显著成效,但综合看来,淮安区的秸秆收储运体系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民的认识不足。农民出卖秸秆的意识不强,绝大部分都是秸秆收购站直接到田间收购秸秆,很少有农民自己将秸秆收集起来,然后运送到秸秆收购站出售,在农民看来,出售的价格远远抵不上运输成本和自己的人工。二是技术设备落后。秸秆收集、加工、运输的技术设备依旧落后,缺乏高效的机械收割打包机,运输采用的是拖拉机等,效率很低。三是政府投入不足。省市区三级政府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直接补贴到农民目前还没有,而秸秆机械化还田就直接补贴到农户。

3 小结

秸秆收储运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几个秸秆收购站是做不好的,需要政府、企业、秸秆收购站、农民的共同努力。当地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向上争取财政资金,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引导;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扩大产能;秸秆收购站要积极主动地做好秸秆收购工作;农民要认识到秸秆的经济价值,主动出售秸秆。

[1]王勇,赵勤瑞.江苏秸秆利用现状及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2011(4):66~67.

[2]平英华.江苏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9):326~330.

[3]李廉明,俞燕,薛军,等.秸秆燃料收储运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设备工程,2017(3):163~164.

猜你喜欢
收购站储运淮安市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原油储运管道缺陷安全性评价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烟叶收购站管理风险防控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巧法称体重
走进中草药的收购店
同贺《中国储运》杂志创刊二十五年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