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机制研究

2017-02-04 13:59杜媚周中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9期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SWOT分析

杜媚+周中林

摘 要: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高密度经济地带之一,2015年其GDP总量占比已超过全国四成,在我国经济格局中重要程度明显。然而,地区割据及其所导致的产业趋同、重复建设等区域冲突问题,使长江经济带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因此加强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SWOT分析方法在对长江经济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区域合作机制的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SWOT分析;区域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9.004

1 引言

长江经济带是指以长江干流为轴线的,由长江水系的航运、灌溉、供水、水能、娱乐、生态等各项功能联系起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合。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标志着长江经济带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同年,国务院出台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意味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开始逐渐向内陆地区转移。因此,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然而,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区域冲突矛盾明显,地区割据及其造成的产业趋同、重复建设等问题阻碍了长江经济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T字形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轴,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显得愈发重要。

2 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分析

要想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首先应对长江经济带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顺应流域的自然规律,根据空间分异特征实施差异化策略。

首先长江经济带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横贯中国腹心地带,而且长江经济带沿岸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码头、桥梁等基础设施经多年建设已日益完善。矿产丰富,资源优势突出。长江经济带气候条件适宜,是我国多种农产品重要商品性生产基地,盛产稻米、果蔬及淡水鱼等,此外煤、铁、石油等矿产储量大、种类多,淡水资源极其丰沛,著名景点众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显著。我国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长江经济带布局了一大批石化、汽车机械及能源等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企业,生物工程、航天及信息技术等领域研发机构数量众多。其钢铁、汽车及石化工业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6%、47%、50%。人才众多,科研优势明显。长江流域人口密集,人口密度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科教事业发达,全国42%以上的高校和在校大学生分布于此,拥有一大批生产、技术、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最后长江经济带城市密集,沿江九省市拥有大小城市216余个,市场广阔。

3 阻碍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三大瓶颈

区域竞争压力较大。从产业竞争来看,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自成体系,往往多个城市将相同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产业结构趋同情况日益明显,产业发展特色不明显,缺乏合理有效的分工协作。此外在承接相关产业梯度转移及产业资源争夺等方面同样竞争激烈。

区域创新资源聚集程度呈现出巨大的鸿沟。从国家高新区分布来看,其中江苏拥有的国家高新区数量最多、类型最为丰富,其次为湖南。从创新资源聚集指标增长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与研发机构数量最多,西部最少。

协同发展道路维艰。长江经济带内各省市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及跨界经济合作严重不足等问题,缺乏规则和更高层面的统筹规划,现有协调机制过于松散有待进一步完善健全,严重影响了长江经济带整体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长江目前基本处于饱和运行状态,挖掘潜力空间有限。

4 长江经济带的合作机制研究

依据现有的合作机制理论,本文将长江经济带的合作机制总体划分为宏观层面合作机制与微观层面合作机制。

4.1 微观层面合作机制

总体而言即是在维持行政区域格局下,遵循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逐步强化合作。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战略:

首先建立省市间的政府与企业间的协商机制。通过已有的合作组织,建立各省市间领导人的多边对话机制和企业家间对话机制,加强省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其次项目合作阶段。各合作地区主要以单个项目合作的方式开展合作,并在合作项目较多的领域逐步建立起体制性合作框架,为全面体制性合作做好准备。最后制度化合作阶段。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各个领域建立起规范的、制度化的合作体制。

4.2 宏观层面合作机制

宏观层面合作机制主要是从地方政府、区域市场、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长江经济带合作机制形成。

以城市合作带动区域合作。根据增长极理论,在开展区域合作时首先要抓住核心城市,发挥其增长极作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及区段内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来带动整个经济带的发展。

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转变政府观念,一是要树立“共赢”思维,破除狭隘的地方利益观念,建立各省市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通过改进双方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共赢。二是要树立“协同”思维,协同能产生扩散效应和优势互补的效应,给联盟各方带来超额利润,从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构建区域统一市场。统一的区域市场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使区域内市场主体可以进行充分、有效的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可以充分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区域统一市场内部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

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区域内各省市间基础设施的连接,形成发达的地区交通枢纽,同时,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实现区域港口的合理布局与分工。大力推动展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减小客货流动的空间阻力,提高交易效率,从而促进地区分工与合作的发展。

创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通过灵活的税收、金融政策,对特定项目进行金融支持;建立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建立合理的区域补偿制度,保护受损地区的利益,促进区域利益均衡。

建设生态环境新机制。建立起上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健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形成合力治污的工作联动机制,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各地在环境整治上,要努力促成共同行动纲领,真正做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孔祥杰.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

[2]马林,杨玉文.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东北区域合作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7,(5).

[3]段进军.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01).

[4]汤鹏飞.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研究[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7,(11).

[5]李靖,谷人旭.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

[6]王小广.建设长江经济带急需解决的四个问题[J].改革,2014,(06).

[7]黄庆华,周志波,刘晗.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6).

[8]成长春.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猜你喜欢
长江经济带SWOT分析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