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子虔及其《游春图》研究

2017-02-04 23:53梁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研究

梁成

摘 要:《游春图》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座高峰,它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画卷之一。首先对展子虔及其《游春图》作了一个简要介绍,然后又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游春图》的艺术特点,以及展子虔的创作手法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展子虔;《游春图》;研究

一、引言

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传世山水画卷轴中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绘画作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展子虔是隋代时期著名的画家,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极高的荣誉。

二、展子虔及其《游春图》

中国的历史呈现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隋朝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次短暂的统一,在这个时期,整个社会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由于社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社会文化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隋帝派人开展运河开通工作,又发布了一些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法令条例,加之不同宗教在积极地进行文化交流与融合,这些都为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展子虔后期的艺术创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说,隋朝造就了展子虔的绘画,展子虔为隋朝的文化发展锦上添花。展子虔堪称山水人物画的集大成者,一提到展子虔,我们就会想到隋朝的艺术文化,就会想到山水名画《游春图》。展子虔可以说是我国传统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葩,他是渤海人,即现今的山东信阳人,在北周末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从小就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绘画天赋,再加上其后天的努力,所以绘画水平提高得非常快。在隋朝时期,他被皇帝征召入宫,后又被封为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这个时候,展子虔早已声名远播,在当时的书画艺术界已经非常有名气,他被称为隋朝书画界的两大家之一。在绘画艺术方面,他擅长画人物、山水以及杂画,在其绘画作品中,对人物描写十分细致,他画的马也非常有神采。他喜欢到全国各地去游历,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曾在长安的灵宝寺、洛阳的天女寺、云华寺等地绘制佛教壁画,他的壁画作品不仅数量很多,而且质量也非常高,古今许多艺术大师都对其作品赞不绝口。展子虔的作品很多,如《白描》《长安车马人物图》《弋猎图》《王世充图》等,其传世之作当属《游春图》了。可能正是因为展子虔的人生跨越了两个朝代,以及他在各地游历的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的见识,使得他的绘画作品总是显得大气磅礴,显得非同一般,在展子虔的绘画作品中,其通过高超的绘画技艺将不同年代、不同区域的绘画风格融合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创新,使得其作品总是显得别具一格。展子虔与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被合称为“唐画之祖”,甚至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上,展子虔都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游春图》卷,纵43厘米,横80.5厘米,现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展子虔唯一的传世之作,也是世界上存在最早的画卷。不论是在我国的艺术史上,还是世界的艺术史上,它都有着不可代替的艺术价值。在《游春图》的卷首有宋徽宗赵佶的题词。《游春图》主要描绘了二月时节,众人在江南游春的情景。整幅画卷中,作者将自然之景作为整幅图的背景,人物、楼阁点缀其中。画卷中,阳光明媚,碧波荡漾,一片郁郁葱葱。江河两岸,树木茂盛,到处到开着鲜花,贵族士人在江水岸边一边牵着马一边欣赏两岸的春色。画面中的流水也刻画得非常生动,瀑布飞泉、小桥流水,烟波浩渺,游人乘船游荡其中,春色相伴,饮酒作乐,一片欢乐祥和的场面。在我国早期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山水画作中都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即在山水画中,画家会将人物的形象勾画得比山还要大。在画流水时,也不会出现波光粼粼的景象,在整个画卷中呈现出一片死寂。在此时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画家很难把握住山水、人物的比例特征,所描绘的景物也缺乏生动,这使得我国传统的山水画依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游春图》与南北朝时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风格的山水画不同,它已走出了那个较为幼稚的时期,在《游春图》中,人和山的比例恰当,远景与近景关系也处理得非常得当。在画法上,主要用青绿填色,在画人物和枝干时,用粉直接点染,整幅画中以青绿色为主色调,这是我国山水画中非常有特色的画体。这也给我们呈现出一种空间之美、自然之美。

三、《游春图》的艺术特色

展子虔的《游春图》作为我国山水画中承上启下的代表作品,不只是因为在画中所描绘的内容别具特色,更在于它的绘画手法以及审美取向。作者通过运用高超的绘画技法,使得这小小的画卷竟然展现出了千万种姿态。

(一)章法布置

展子虔在整幅画卷的章法布置上,显得层次分明,比例恰当。我们在上文也提到,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创作很不成熟,画卷中人和物比例不协调,景物特点不突出。《游春图》的章法布置突破了之前的绘画风格限制,形成了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构图方式,整幅画作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非常有特点。《游春图》的右上部分主要呈现山川的景色,此处重峦叠嶂、山峰林立,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在画卷的右下部分,作者又以高矮不一的树木、郁郁葱葱的花草绘成了一条山间小径。如此布置,则山峦成为了小径的背景,山路成了山川的延伸。与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作相比,《游春图》则显得更加丰富、全面、沉稳。在画卷的靠左部分,作者在此处描绘了几个小山丘,这些小山丘与画卷右侧的崇山峻岭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整幅画卷的布置更加具有层次感。作者将江河之景绘在画卷中间部分,江河之景与天空、湖面之景相互融合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形成了一幅山河并举、水天一色的景象。而且,整幅画卷并不光在大的景物上描绘得很突出,在细节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如在中间部分,作者将几条小船点缀在江河之中,而且在船上的人物也形态各异。作者通过巧妙的绘画手法,将江河、山峦、人物等塑造的恰到好处,整个画面显得非常和谐。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整个《游春图》将山峦、水系作为画卷的主体,又将楼阁、船只、人物、花木点缀其中,所有的景物相互映衬,运用其形象的客观物象来表达画面景物之间的大小、远近等关系。在创作《游春图》的过程中,展子虔对景物特点的把握非常准确,对画面的比例、深度处理得也非常得当。通过恰当地处理,使得整幅画作的构造显得非常符合现实,也使得我国山水人物画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取向更加成熟。

(二)用色技法

《游春图》的用色技法主要表现为青绿重彩,工细巧整。在隋朝之前,山水画在构图、用笔等方面形式单一,而且画作的整个画面用色也很单一。而在《游春图》中,景物的形状变化多样,景物的色彩也非常丰富。作者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一改先前画家简单的填色方式,使得《游春图》的色调显得别致而丰富。整幅画卷将青绿色作为主色调,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细致的加工和点缀。如,《游春图》的右侧以上部分,展子虔用青绿上色,以表现初春时节山林之中一片充满生机的景象。右下部分,在描绘山间小径时,用泥金来上色,以表现山林间春寒未退的山色。在描绘树木之景时,作者特别注意细节的刻画,作者运用色染、色填甚至点彩的方式来给树叶上色,以表现初春含苞初放的景象。不同的色彩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展子虔在创作《游春图》的过程中,在敷色上运用了各种晕染的方法,使得不同的描绘对象在色彩的表达上显得非常统一和完善。例如,在对松树进行描绘时,作者只是用深绿色运笔,而在对花草进行描绘时,只是用白粉色或者桃红色来展现,使得整幅画卷显得单纯又不失丰富,古朴又不失艳丽。所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画面展现出的是花木茂盛、水天相接、深浅莫变的特点。在描绘人物的过程中,作者将山峦和白云作为人物形象的背景,以反映游人出游时的心境。对于人物形象的上色,作者则运用白色或粉色进行点染,从而使整幅画面显得轻松生动。

(三)勾画技巧

《游春图》的勾画技巧表现为运笔成熟、表现独特。展子虔不仅绘画技法高超,而且思维非常独特,在进行绘画创作时,非常善于创新,特别是在细节处的用笔。从整体来看,《游春图》处处都点缀着绿色,如作者用青绿勾填的手法来表现满是绿芽的树木,他的这种绘画手法为我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描绘山川时,展子虔善于用细笔勾勒山峦的轮廓,这也是他注重细节的重要体现。展子虔在创作《游春图》的过程中,善于将山川草木的线条不用刻意有明暗、粗细的变化,也会使得描绘的对象凸显古朴苍劲的特点。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作者也善于通过细节描绘来展现人物的神情、形态等,在画卷中,虽然人物形象的轮廓大致相同,但是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神态,每个人物的风格也略显不同。而且,展子虔还善于用点画的手法来刻画细节,例如,在描绘枝芽时,他会使用粉点点缀的手法展现枝芽的形象特征。当然,作者也会用这种点染的手法来展现小如斑点的人和马的形象。

四、结语

展子虔《游春图》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游春图》的出现是对我国传统中国画创作的突破,是山水画以独立的形式步入中国画创作天地的主流画种。虽然历史对这幅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我们依然要怀着敬意来看待这幅作品。我们要学习展子虔的敢于突破的精神,后代艺术家也要学习展子虔在绘画时的布局手法,学习他的绘画技法,并且要将这些创作手法发扬光大,进而推动我国山水画创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赟.浅析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影响及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03).

[2]葛鸿.浅谈“世界摄影大赛(WPP)”框架对新闻摄影的影响[J].新闻天地(下半月),2010,(11).

[3]张媛,刘海妹.插画设计与平面设计的相互作用与影响[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02).

[4]刘思智.展子虔艺术成就考[J].美术观察,2008,(06).

[5]张海琳.论民族传统艺术对动画角色塑造创建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3,(05).

[6]周积寅,王凤珠.中国历代画目大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何志明,潘运告.唐五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