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融入中国英语课堂的困难及其对策

2017-02-04 03:39李奕婷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文化

李奕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91-03

一、引言

信息化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科学技术不但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经,同样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这意味着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方式。这样的改变也给教育产业的核心知识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当今人们的工作已经大不同于以前:知识在生产与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今天的公司不但积极采用新技术,而且致力于不断的创造新技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费德勒&帕塔,2009)。其二,人们当今所遇到的问题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三,人们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超过了以前,并且需要从一个角色不停的转换到另外一个角色,因此终生学习变得尤为重要。克拉克和扎格雷尔(2012)认为传统的课程与教学方式已经不能为学生提供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必备技能。所以信息化走进课堂对于人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的政府机构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学习环境。政府与学校都希望在信息化教育的武装下,学生可以主动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并且能在日趋激烈的信息化社会中具有竞争力。就英语教育而言,信息化教育走进英语课堂,通过提供更加活跃的交流环境,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从中获益,尤其学生会学会独立学习和批判思考的能力。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伴随着信息化而出现。作为“信息移民”,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适应现代科技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更为重要的是,年轻一代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也就是说他们生在信息时代,他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电子产品上,这种现象已经被证明不利于学生大脑和情绪的发展。另外,沉迷于网络和电子产品也会影响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将主要讨论信息化教育在中国的情况。

二、概念界定

信息技术这一单词来源于英译缩写ICT:信息与交流技术。本文的信息技术侧重指所有用于交流与获得信息的电子产品使用技术。

随着全球教育的改变,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反思传统教育方式是否适用全球化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趋势。就英语教育来说,中国政府认为,熟练的英语技能与新媒体相结合,将会促进中国与国际的交流,并巩固中国的大国地位。

正是因为这样的目的,英语成为一门必修课,学生必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学习这门课程。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政策,要求争取每一所学校都能连接到互联网并且将信息技术纳入课程设置当中。截至2010年就有100,000所中小学配备了将近3000,000台电脑,150,000间多媒体教室(黄,2001)。但是即使配备了大量的电脑和多媒体,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信息技术直接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根据2001年的调查,75%的中小学教师可以使用windows软件,但是只有7%会在课堂上使用。78%的教师能够用新媒体来准备教学资料和修正教学计划。只有5%的多媒体被用于多媒体演讲,1%被用于课堂上的交流活动(李&沃尔士,2010)。另外有些教师认为信息化走进英语课堂并没有使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他们认为一些其它因素也应当被考虑在内:教育者对于语言教育与学习的信念,教学法课程设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以及评估体系都至关重要(钟&沈,2002)。一些教师也指出,信息化走进课堂并没有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而是增加了他们平时的工作量。也有一些老师指出,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导致学生沉迷于游戏和社交网络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另外,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来说,缺少必要的技能培训使得互联网以及电子产品在课堂上的使用率低下。最后,即使信息化为课堂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仍然存在监督困难和无法公正评估学习结果的困难。

总而言之,教师们并不是完全同意信息化可以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洪,宏,常&楚,2006)。教师对于使用网络以及电子产品信息的观念,以前的教学经验以及学校和校长的支持都将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讨论信息化走进课堂也是不可忽视的,毕竟学生在网络世界拥有不同的身份。

另外,学生从网络上获得信息与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学生在网络上学到的以及在社交网络上使用的错误的语法知识将会影响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本文将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三、理论依据

1.文化差异

中国教育体系与西方教育体系存在一定差异,最为明显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与以老师为中心的差异。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做笔记然后背诵所学重点。老师必须要涵盖到每一个知识点,以至于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回答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方&沃沙尔,2004)。另外就问问题的方式来说,通常是老师通过问问题来引导学生而不是学生积极提问所遇到的问题。自古以来中国教育就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要尊重老师,问问题环节通常发生在课堂之后。在西方教育体系中,教师则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则起支架作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学习并且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两种教育体系并没有好坏之分。因为两种教育体系是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产物。根据霍尔(1997)的理论,所谓文化就是共享意义,属于同一文化的群体对于世界有着相同的理解,并且有着相同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伍徳沃(1997)同样也指出,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人们通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受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中国教师已经形成了作为课堂中心的身份认同。所谓中心,不仅是指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而且指学习怎样成为优秀的社会成员。从行为学角度来说,学生的行为同样也受教师行为的影响(丘吉尔,弗格森,戈代黑诺,约翰逊,凯蒂,赖兹,&维克,2011)。

另一方面,信息化走进英语课堂,并不是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而是带来了一种新的科技文化。科技文化与传统课堂文化的冲突将会超出老师们的日常范畴并带来诸多不便。一些老师认为,在课堂上他们不适应使用信息技术,因为他们不属于科技文化的成员。这是因为科技文化或者网络文化并不是产生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文化之下,也并不属于传统教学文化,所以文化冲突就此产生,于是,学校模式或者说社会模式降低了新媒体的效率(德梅垂德斯,巴巴斯,莫罗汉斯,帕拉吉哲斯,普斯休斯,瓦拉哈瓦斯,佐卡拉斯,&坡米波西斯,2002)。

另外,就信息化走进英语课堂而言,大部分老师延续了侧重于语法与文本翻译的教学方式和风格,这种教学方式和风格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因为学生缺少了必要的交流技能的培养。即使老师们试图通过用信息化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然而学生的语言能力并没有因此提高(方&沃沙尔,2004)。

2.教师角色

首先,在传统教育观念当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中心,教育通常只发生在课堂内,并且学生只在学校接受标准化教育。然而信息化却对老师的主导地位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学习这一环节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并且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老师。正是因为这样的威胁,使得一些老师对在课堂上运用信息化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其次,一些教师对于怎样运用新媒体来提高教学质量一无所知,他们消极的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一些信息技术上所遇到的问题(禅林,洪,宏,常&楚,2006)。

另外,尽管一些教师似乎已经接受了信息化可以改变教学质量的事实,但是一些老师却表现出极少的兴趣,尤其是一些快要退休的老教师。对于这样一些老师来说,学习怎样运用新媒体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教师对于新媒体的态度同样也受到了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校长对于信息化的态度以及学校的文化。如果校长鼓励老师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并且提供足够的支持,老师也会对于使用信息技术变得很有信心。同样,根据霍尔的文化理论,身份认同不仅是现在“是什么”,并且是“将来是什么”。随着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的趋势,教师们也开始转变他们现在作为课堂“中心”的想法。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文化之下,教师开始寻求自己的归属感。德梅垂德斯等人(2007)认为一些老师不自信来自于以前一些不成功的培训经历,同时他们也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禅林等人(2006)也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也与老师的性格、对于科技的信念、以前使用信息技术的经历以及学校的支持有关。就语言学习来说,新媒体提供的必要的技术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交流技能。德梅垂德斯等人(2007)指出,因为拥有丰富的资源,信息技术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学生的身份认同

由于老师和学生的身份不同,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从学生角度,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兴趣。首先我们注意到的是学生与老师不同的身份认同。根据伍徳沃的理论(1997),正是身份特性使得每个人有不同于别人的特点,这些身份特性不仅表现为表征理论中的符号,而且表现为社会的独特性。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学生相对来说是被动学习者。老师用互联网或者是电脑设计的课堂活动实际上与以往的课堂活动并没有多大区别。希思金(2003)认为新媒体在课堂中运用并不如其它教育创新高效。其次,随着全球文化和科技的加速发展,学生的身份特性也随着社会发展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作为信息移民,大部分人出生在科技被广泛应用之前,而学生则出生在数字时代(普林斯基,2001)。霍尔(1997)指出尽管历史塑造了人的特性,但这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一特性有可能会被重塑。麦金尼斯,斯托尔森伯格,萨利尼(2007)也认为科技和新媒体为重建传统的社会工作、重塑身份特性提供了一个平台。对于年轻人来说,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像和声音是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方式。然而,根据卡罗利(2012)的调查,在课堂之外,学生更倾向于用电脑来玩而不是来学习。也有一些学生反映,由于新媒体的错误使用或者是过分使用,使得他们很容易在课堂上分心。也有一些学生反映,在课堂上使用新媒体使得教师压缩了一些原本应该给予详细讲解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同样暴露在互联网文化之下,学生也面临着解决中国本土文化与互联网文化之间的冲突、中国文化所崇尚的核心价值与互联网多元文化之间的矛盾。根据霍尔(1997)的文化理论,表征将意义、语言和文化紧紧练习在一起。例如互联网站上的一些好莱坞大片,其实是西方文化的表征。但是表征只是文化的一部分,电影中的场景与情节甚至是台词是语言的符号,这些表征与语言符号宣扬一定的社会价值。另外,在新媒体文化中所出现的一些语言与符号阻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霍尔(1997)曾经说过,属于同一文化的人群会用同一种语言和文字,是因为他们共享了同一种语言代码。然而这些代码并不是固定的,在新媒体文化中出现新的语言代码,对于教师而言,这些代码因为不能共享所以不具备同一代码的意义。例如,一些网络词汇的出现甚至是一些中式英语的出现,比如“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从语法上来说,中式英语是错误的,但是在网络中大量的中式英语被应用,对于年龄偏小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能力将会受到这些不正确词汇或者句子的影响。

四、意见与建议

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信息化融入中国英语课堂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本文试图寻找一些可以解决的方法。

1.两种文化的结合

诚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会有一些弊端,使得学生成为被动学习者。但是,以教师为主导仍然有其优势。首先,老师作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接受过一定的培训和教育,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师们在所教授领域更专业。其次,以教师为主导,使得课堂井然有序,课堂之后会有测验,方便老师们来掌握学习进度。第三,对于学生数量较多的大班级来说,教师为主导有助于提了课堂效率。卡特拉尔(2000)指出,要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当把课堂目标设定、技巧选择以及评估过程的任务重心从老师转移到学生。他同时也指出,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明确所学目标,了解所学内容,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学习技巧,这些都至关重要,否则的话,盲目学习最终导致收效甚微。尽管对于大班级来说,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很困难,但是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课后帮助。传统的课堂弊端之一就是学生和老师之间交流的不足,而网络教育的弊端则是缺少面对面的学习。这一种混合模式,既增加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避免了网络教育的弊端,同时也使得老师和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地点更加灵活(古巴哈&马多拉姆,2009)。

另外一点建议则是侧重于任务型教学而不是遵从课本以及教学大纲。就语言教育来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比单纯的提高语法与翻译能力更加重要。李和沃尔士(2011)就曾指出,由于英语在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教育部颁布相关政策,英语课程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老师要善于运用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时,教育部也出版了全国通用教材和相关的评估方式。但是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体系,使得老师只关注怎样使学生通过考试而不是真正提高语言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也只是成为了老师创造各种考试形式的工具。

2.信息化支持的环境

为什么信息化降低了教育质量?更确切来说,追根到底是因为老师的不同。毕竟不是电脑或是新媒体使得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好或者更加糟糕,而是电脑或者网络背后的人使得教育质量产生了不同。正如本文以上分析的那样,缺少合格的技术培训,以前的经验,个人性格,学校的支持,以及个人信念与新媒体文化之间的冲突,都将导致信息化的低效问题。所以仍然需要为老师提供技术培训,尤其是培养不同领域的老师怎么使用专业软件。应当鼓励对于信息化感兴趣的老师参与到学校的目标设置与课程改革当中。信息化走进课堂是将新媒体文化带入了课堂。他同样也支持对于老师们接受信息化有一个社会认知改变的过程,如果学校提供类似于新媒体文化相近的校园文化,将使得老师更容易适应新媒体文化。

3.急学生之所需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身份,尤其在虚拟世界,他们的身份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完全不同于现实。如何在不同身份中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如何用信息技术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都为教师们提出了难题。埃里克森(2004)提议,老师应该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变化,应该越来越少的扮演讲师的角色。比起直接传授知识,怎样引导学生管理信息,利用信息来处理问题,在当今社会变得更为重要。

五、结论

尽管对于大部分英语教师来说,已经接受了课堂信息化这一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就如何使信息化课堂更加有效率,则完全取决于老的态度和信念,以及他们的性格。除了这些内因之外,还有一些外因的诱导,例如传统的教学方式、教育体系都使得老师很难改变自己的中心地位。另外学生的不同身份使得老师质疑在多大程度上学生利用网络和电子产品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尽管政府与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提供信息化资源,但是这样的努力远远不够,教学法和课程设置也应当将信息化考虑在内。就英语教学来说,任务型教学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也应当努力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并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的信息化链接。

总而言之,信息化教育低效的问题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这一问题终究会被一步一步解决。

本文存在有一些缺陷,在此一并加以说明:一是本文所提到的电子产品没有将平板电脑和手机考虑在内,不同的电子产品有不同特点,本文没有针对具体产品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第二点,新媒体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应当给予更多的解释与说明。例如学生在一些社交网站所表现出的读写能力是否与其平时的表现成正比,在建议部分也应当给出相应建议,例如,如何培训老师结合学生不同的身份特性通过信息技术来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References:

[1]Bandura,A.(1977).Social learning theor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2]Catelly,Y.M.(2012).ICT in the Language Class-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3]ChanLin,L.J.,Hong,J.C.,Horng,J.S.,Chang,S.H.,&Chu,H.C.(2006).Factors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teaching: A Taiwanese perspective.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43(1),57-68.

[4]Churchill,R.,Ferguson,P.,Godinho,S.,Johnson,N.F.,Keddie,A.,Letts,W.,Mackay,J.,...&Vick,M.(2011). Teaching:Making a difference.John Wiley & Sons.

[5]Clarke,G.,Sr.,&Zagarell,J.(2012).Teachers and technology:a technological divide.Childhood Education,88(2),136-156.

[6]Cotterall,S.(2000).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through the curriculum: Principles for designing language courses. ELT journal,54(2),109-117.

[7]Demetriadis,S.,Barbas,A.,Molohides,A.,Palaigeorgiou,G.,Psillos,D.,Vlahavas,I.,...&Pombortsis,A.(2003).“Cultures innegotiation”:teachers acceptance/ resistance attitudes considering the infusion of technology into schools. Computers & Education, 41(1),19-37.Doi:10.1016/S0360-1315(03)00012-5

[8]Eriksen,O.(2004).Experiences from ICT-based teacher education:Technology as a foundation for activ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29(3),201-211.Doi:10.1080/1358165042000283093

[9]Fang,X.,&Warschauer,M.(2004).Technology and curricular reform in China:Acasestudy.TesOLQuarterly,38(2),301-323.Doi:130194.20.173

[10]Fiedlers.&Patak.(2009)Distribut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social software:insearch for a framework of design.In Social Software&Developing Community Ontologies(edsS.Hatzipanagos &S.Warburton),pp.145–158.Global,Hershey,PA.

[11]Gulbahar,Y.,&Madran,R.O.(2009).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Satisfaction, Equity, and Autonomy in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A Case from Turke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10(2),1-22.Hall,S.(1997)Introduction in Hall,S.(Ed.)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pp1-11).London:Sage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12]Higgins,S.J.(2003). Does ICT impro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chools. BERA,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13]Huang,R.(2001).Tomorrowshope:The status quoand development to Chinese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Computer journal, 62,16-17.

[14]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eLearning and Software for Education”(ELSE),1(27),84-89.Doi:10.5682/2066-026x-12-013

[15]Li,L.,&Walsh,S.(2011).Technology uptake in Chinese EFL classes.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5(1),99-125.Doi:10.1177/1362168810383347

[16]Little john,A.,Beetham,H.,&McGill,L.(2012).Learning at the digital frontier: are view of digital literaci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8(6),547-556.Doi:10.1111/j.1365-2729.2011.00474.x.

[17]McGinnis,T.,Goodstein-Stolzenberg,A.,&Saliani,E.C.(2008).“indnpride”:Online space softransnational youth assites of creative and sophisticated literacy and identity work.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18(3),283-304.Doi:10.1016/j.linged.2007.07.006

[18]Prensky,M.(2001).Digital natives,digital immigrants.On the Horizon,9(5):1-6.Retrieved March17,2012 from http:// www.scribd.com/doc/9799/Prensky-Digital-Natives-Digital-Immigrants-Part1

[19]Roessingh,H.(2014).Teachers roles in designing meaningful tasks form ediating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the use of ICT:A reflection on authentic learning.Canadian Journ l of Learning and Rechnology,40(1),1-24.

[20]Woodward,K.(1997)Introduction in Woodward,K.(Ed.)Identity and difference(pp8-19).London:SAGE Publications.

[21]Zhong,Y.X.,&Shen,H.Z.(2002).Where is the technology-induced pedagogy? Snapshots from two multimedia EFL classro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33(1),39-52.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文化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