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

2017-02-05 17:55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研究课题组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文化史化学工业石油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研究课题组

1 引言

按照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增加值的统计进行分类,“石油和化学工业”是由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石油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组成,横跨采掘业和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各类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数据,全国石油和化工规模以上企业29 624家,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从业人员1 687万人,行业需求的增长拉动了石油和化工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全国开设石油和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分别达到500余所、600余所和700余所,加上相当数量的技工院校,在校生约百万人。每年数十万毕业生加入行业人力资源队伍,人力资源队伍的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大幅提高,促进了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1]。

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石化行业人力资源建设仍然存在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素质不够高,人才流动加速和人才流失率高等突出矛盾。高温高压的生产环境,有毒有害的生产介质、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使得高考生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认知度、对石油和化工专业的熟悉度、对石化类院校和专业的第一志愿选择度不够高;毕业生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认同度、对石油和化工职业岗位的向往度、首次就业单位的工作稳定度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反思石油和化工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重专业技术教育、轻行业企业文化教育,重现代科技教育、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职业技能培训,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等深层次问题,“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要走的路还很长。

2 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文化的融合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文化的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理念的认同,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实施工学结合的关键在于行为的养成。在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开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1 职业教育立德树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职业教育应该使学生牢固树立职业意识,规范职业行为,恪守职业道德,发挥行业文化中“行规”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职业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社会分工划分了职业,每种职业都具有特定的业务要求和职责规定。职业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职业是从业者获取生活来源、扩大社会关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内容,使学生开始树立职业意识,逐步形成健康的职业心理,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不断增强职业责任心和职业荣誉感。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每一种职业都要形成相应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正是在这些关系中,人们对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职业院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内容,使学生开始学会妥善处理职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不同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从业人员与广大职业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表达的都是具体职业的基本要求,并通过这些要求体现特定职业的职责或价值,具有鲜明的职业性;职业道德对从业者提出的要求与规范都十分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并延续下来的“行规”,反映出职业属性、功能以及从业者的价值认同和心理需要,可以看作是职业道德最早的表现形式。职业院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内容,适应社会分工细化、专业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在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

2.2 提升行业人力资源素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14年6月23至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2]习总书记的指示,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定位,既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历教育),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培训)。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石化行业经济形势呈现经济增长分化、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取得进展、价格触底回升、出口贸易结构改善、能源效率继续提高六大特点,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和风险依然存在、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和投资环境亟待改善、油气开采业效益恶化、行业投资总体疲软、国际化工市场压力增大、行业安全环保问题仍较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并困扰行业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节点,做到“难中趋稳,稳中求进”,走上筑底反弹的新通道。发力创新驱动,发力绿色发展,发力基础能力和运行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撬动经济的杠杆,也需要坚韧不拔的文化力量,行业文化的积淀、行业精神的弘扬是石化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行业内生发展的精神动力。

2.3 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需要

在2017年6月22日于大庆市召开的2017中国职业教育与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对接高峰论坛上,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轻烃分馏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春海在校企对话环节中指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是转型升级背景下行业企业对化工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校企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对接,实际上是文化的对接,文化是对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往往出现“晕车”和“缓苗”两种现象,表现为七个方面的“不适应”,实质就是文化上的差异——

⑴ 环境不适应(没见过)

⑵ 理念不适应(没听过)

⑶ 制度不适应(没用过)

⑷ 心理不适应(没想过)

⑸ 知识不适应(没学过)

⑹ 能力不适应(没干过)

⑺ 成长不适应(没讲过)

李春海副书记认为,要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可以依托场景化实训基地建设,以制度对接解决文化理念对接问题,改变工作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不适应问题,使毕业生到企业有感知、零距离、不晕车;以课程对接解决文化素养对接问题,使毕业生到企业有现场意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能力上过关;以师资对接解决文化人才对接问题,职业教育只有利用好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才能破解困局,实现优势互补,实现校企文化的水乳交融、无缝对接,培养出“企业的眼里只有你的”优秀人才。

可见,开展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解决校企文化对接问题,无疑是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径。

3 职业教育要重视产业认同教育

3.1 明晰产业发展历程树立产业承继意识

2015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习主席说,“中国有着5 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采各国文明之长。”[3]

开展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了解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历程,认同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文化积淀和理念,增强职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树立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承继意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以劳模精神创业爱业以工匠精神敬业乐业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陆地到海上、从单一的原料到多元的原料,从基础原料到精细产品、从分散布局到园区集约、从成套设备引进到自主研发创新、从企业内部管理到企业外部战略重组,从优化资源布局到国际化资本运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石油和化工生产消费第二大国,并正在向石油和化工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在此过程中,资本、技术、装备、规模等硬实力可以复制,但是价值取向、员工素质、研发能力、企业形象、品牌影响、管理模式等软实力却难以拷贝。石油和化工行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理论传播、实践探索、推广深化,初步形成了把中央宏观决策与石化产业特色、管理模式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企业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整体提升行业的文化软实力。

石油和化工类职业院校(专业)的学生,是石油和化工企业的“准员工”,在校期间,结合专业学习进程,必须提前进入石油和化工行业文化的氛围,知晓石油和化工行业文化的内涵,初识石油和化工行业基础管理文化、本质安全文化、绿色发展文化、自主创新文化、责任关怀文化、以人为本文化等的基本理念,这样才能在从业后缩短“晕船”期和“缓苗”期,迅速成长为适应石油和化工行业文化规范的新员工。我们通过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挖掘“徐寿父子译书”“范旭东办厂”“侯德榜制碱”“吴蕴初制味精”等传奇中蕴含的民族气概,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过程中,以劳模精神创业爱业,以工匠精神敬业乐业,挖掘“大庆创业”“铁人精神”等“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产业文化内涵和职业精神,将成为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培育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和现实需要。

4 产业文化史研究探索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4.1 产业文化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是产业文化史的子集,其既具有产业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属性。石油和化学工业早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尽管石油和化工行业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可喜的进展,尽管在化学学科史、化学发展史、化工技术史、石油化工发展史等方面都可以看到相关的国内外专著,然而辨识什么属于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范畴,回顾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的发展历程,研究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对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作用,探索在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专业)开展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虽然不乏企业与院校的个例,但是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实验,还缺乏突破地域局限的规范课程与教材,还缺乏在石油和化工类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明确地位,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还缺乏具有前瞻性、长远性、职业性的考量。这说明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的地位还未凸显,虽然开展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早已经成为企业界和职业教育界的共识,问题不是该不该做,而在于如何实施,由此反衬出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难度与教育实验难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作为产业文化史的子集,更需要得到来自产业文化史研究全局、产业文化史教育实验整体的理论支撑和引领。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产业工人队伍后备军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技术技能教育以及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产业文化史教育,这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他认为,“产业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且被普遍认可和遵循的行业习俗、规范、制度、准则和价值观,以及蕴含于该行业产品和服务中的有形的历史、艺术、品牌、质量等物质文化和由此反映出来的精神文化的总和。产业文化史是各行业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发展,逐渐形成并被普遍认可和遵循的行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演进的过程。”他指出,“产业文化教育在职业院校教育中的缺位,不仅影响产业文化的传承和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也影响行业企业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职业院校开展产业文化史教育显得十分重要。”“通过产业文化史的学习可以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史中的重要历史文化知识与发展脉络,学会从产业文化史视角,观察和思考行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人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增强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发展历史和文化认同、对本行业文化史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认识到科技进步、企业经营管理文化、职业人个体的职业文化素养对促进社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作用。”[4]作为“中国产业文化史教育研究”总课题的负责人,刘占山副会长此文高屋建瓴,开宗明义,指明了总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时代价值,对各行业产业文化史教育子课题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学术引领。

职业教育服务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我们虽然看到过有关工业文化、交通文化、商业文化等领域,以及质量文化、安全文化、品牌文化等层面的研究成果,毋庸讳言,在“中国产业文化史教育研究”总课题开题之前,对职业教育而言,还缺乏全景式、系统性、基础性、指导性的产业文化、产业文化史的理论探究,对产业文化育人还缺乏有组织的教育实践与推广应用。这不仅不能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也难以夯实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所需的文化基础,推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精神培养深度融合,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深度融合。职业教育虽经历快速发展,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譬如说,针对责任缺失,如何弘扬劳模精神?针对专注不深,如何弘扬工匠精神?针对创新不足,如何践行创新精神?针对诚信不够,怎样倡导诚信精神?针对实业精神弱化,怎样培育企业家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已经在产业文化育人这块产业与教育毗邻的园地辛勤耕耘十余载,不仅对产业文化进行了可贵的理论探索,而且与我们分享了产业文化育人可喜的教育实践成果,全面阐释了产业文化史教育的学术价值,不仅是总课题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也成为包括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在内的各子课题研究与探索的学术指南[5]。

4.2 产业文化史教育的实践价值

著名化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化学教授傅鹰(1902-1979)有一段名言;“一种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最宝贵的一部分。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他在教材中把化学史揉进化学知识中,他在课堂上评古论今、讲解生动,凡是听过他的课的学生,无不终生难忘、赞不绝口[6]。著名的科学技术哲学家、东北大学教授陈昌曙(1932-2011)认为,“文化对技术发展的制约表现于诸多的方面,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观念文化都对技术活动有重要影响”,他强调指出“就观念文化看,对技术领域影响最大的是人们对于技术、技术活动、技术职业的认同程度,人们关于技术价值的社会心理和习俗观念,或简称人们的技术价值意识、价值观。”[7]

陈昌曙教授认为,“与传统农业、手工业及其技术有关的心理习惯——手工意识,就难以符合大机器工业和机械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个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国家来说,要保证工业化进程的顺利实现,必须有一个逐步克服‘手工意识’、培植‘机械意识’的过程和任务,逐步扭转只重丰歉、只重经验技艺的观念,树立起质量意识、标准化意识、科技意识等,低估了这个转变的意义,就会延缓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导致挫折和损失。”他举例说,“在一段时期里,我国一些工业企业是把近代机床当做手工工具来使用的,他们几乎像对待斧锤锄锹那样来对待机床,缺乏认真经常的保养维护,常是开动了就用,能开动就照用,仅这一点就使不少机床未到其使用年限就失去应有的精度,另一方面又缺乏适时的更新换代,乃至过了其合理的使用年限仍在服役。这样,虽然机床总量不少,但是其中精度不合格或该淘汰的比例较大,靠它们加工出的产品也难以达到高精度和标准化的要求。这种把机器当手工工具来使用和对待的观念,通常是不自觉的,但却是有潜制约作用的有害意识。”[7]其实,在化工生产中,操作者如何对待装备,何尝不是如此呢?将装备视为手工工具,不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机械的运转精度会下降,设备的产出效率会下降,管道的腐蚀会加剧,管道和阀门的连接处会泄漏,甚至还会造成事故的隐患。因此从“手工意识”过渡到“机械意识”,是职业院校学生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要求。

陈昌曙教授还说,“对于新的信息产业及其技术活动来说,与机器大工业适应的机械意识也会有其不适应的方面。机器大工业强调批量化、大批量、大规模,与信息产业更注重多品种、小批量有矛盾。机械技术要求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流水作业,与信息产业更重视系统综合、并行匹配有矛盾。机器工业和机械技术特别要求有足够的资金、硬件,与信息产业和技术非常关心高级人才、软件有矛盾。如果袭用‘大批量、细分工、重硬件’的机械意识来发展信息产业,也会有不利的潜制约作用。”[7]当前,石油和化学工业正在向智能制造发展,作为过程制造业,正在由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传递和转化过程向信息流的传递和集成过程演变。针对乙烯及其衍生物、芳烃等炼化主装置的模拟仿真、优化控制、调度计划、故障诊断和维护、资源与能源管理等技术方案;基于石化化工生产过程的HSE(健康、安全、环保)解决方案;基于装置侧线、反应罐釜、进出厂点等关键节点的数据计量及实时采集,实现物料跟踪及物料平衡、能源监测及精细管理的石化化工生产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方案等等,都是智能制造、智能工厂乃至智慧化工园区的基本要素。如果职业院校的学生的技术意识还停留在“机械意识”甚至“手工意识”,显然无法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加强专业智能工厂软件的研发和设计,围绕生产管控、设备管理、安全环保、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辅助决策等6个方面开展智能化应用;建设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实现企业生产运营的自动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集成化,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建成一批生产装备智能、生产过程智能、生产经营智能的智能化工厂;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突破一批石化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石化企业感知、预测、协同、分析、控制和优化能力;通过建立新型的生产和营运管理模式,实现基于价值链的供应链优化,提高资源配置和物流管理水平;通过生产过程智能化的优化控制,提升操作自动化和实时在线优化水平;通过能源生产和消耗的在线优化,提高节能减排水平;通过对可燃气体、有毒有害物质存储、运输以及废气、废水等污染物排放的自动监控、自动报警,提升安全环保水平;通过关键设备的到期预警与预防性维修,提高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关联性分析与预测分析,显著提高生产管理精细化、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通过物流的智能感知、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等建立行业的敏捷供应链,促进生产企业上、下游的快速决策和协同优化,提高资源和能源的配置效率,实现企业柔性生产制造,减少消耗和降低成本等等,势必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信息意识”。

因此,在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专业)开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其实践意义,远远不宜与高等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等同起来。如果说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不同的人才类型,那么,通识教育与产业文化史的教育的目标也有区别,如果说通识教育定位于补偿性的基础素养,那么产业文化史的教育则着眼于贯穿工作始终的职业素养。

5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研究的范畴与思路

5.1 研究的指导思想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文化观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借鉴与石油和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科学史、技术史、经济史、企业史、管理史、文化史等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探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的主要脉络和经典案例,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知晓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和融入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做到理念认同、行为规范、技能出众,成为石油和化学工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5.2 “石油和化学工业”称谓的变迁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属于产业文化史教育范畴,需要对研究范畴及核心概念做必要的研究界定。

本课题研究范围界定在“石油和化学工业”整体,主要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5.2.1 国家机构管理体制由分到合演变的因素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下设燃料工业部(石油)、重工业部(化工)。

1951-195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1954年9月,根据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规定,政务院改称国务院,1954年国务院部委机构设燃料工业部(石油)、重工业部(化工)。

1954-1956年国务院机构改革,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中央一级机关的精简包括在划清业务范围的基础上,调整精简了机构,减少了层次,1956年国务院部委机构设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

1956-1959年国务院机构改革,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1959年国务院部委机构仍设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

1960-1965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这是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进行了建国后的第三次较大机构改革,1965年国务院部委机构仍设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

1966-1975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文革”中,政府机构发生非正常的大变动。1970年,国务院的79个部门撤销合并为32个,达到建国以来中央政府机构数的最低点,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和煤炭工业部合并为燃料化学工业部。

1975年,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并对各领域进行整顿,与之相适应,国务院工作部门恢复到52个,从燃料化学工业部中分出石油化学工业部、煤炭工业部。

1976-1981年国务院机构改革,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鉴于当时经济上已处于崩溃,故沿用并发展了五十年代后期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到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增加到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1978年国务院部委机构中石油化学工业部分设为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较大幅度地撤并了经济管理部门,并将其中一些条件成熟的单位改革成了经济组织,1982年国务院部委机构仍设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通过改革,1988年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保留化学工业部,撤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组建能源部,改革方案决定将石油工业部改建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将1982年成立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分立,加上1983年成立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以陆上、海洋、石化三大公司为基础、分工较为明确、各自独立经营的中国石油工业格局基本形成,俗称“三桶油”。

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其核心任务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1994年国务院部委机构中仍设化学工业部。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的原则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职责分工,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其突出体现是撤销了包括化学工业部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1998年设立由国务院部委管理的9个国家局,原化学工业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化总公司承担的政府职能合并,组建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的主管石油、化工行业的行政机构。

5.2.2 大型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业务范围拓展的因素

1998年中央决定实施石油石化资产战略大重组,通过行政性资产划拨和互换,将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化总公司改组为两个大型石油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实现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这样,加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大石油公司一方面基本实现了从政府向企业的转变,为后来两大集团重组和上市奠定了基础[8];另一方面,俗称的“三桶油”虽然各自独立经营,各有特色,但是在石油、石化、化工三大领域的分工已经高度重叠。

1999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按照“主业与附业分离、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分离、企业职能与社会职能分离”的原则,开展企业内部重组,组建了各自的股份公司。2000年和2001年,三家股份公司先后在海外成功上市,成功走上国际资本市场的大舞台。

5.2.3 石油和化工行业及教育社团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因素

2001年2月19日,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被撤销,4月28日在北京成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是由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愿联合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是非营利性社会团体,2009年11月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申请更名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化联合会的宗旨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责;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广泛联系国内外石油和化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同业组织,为会员、行业、政府服务,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参与行业管理,开展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合法权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中国石化联合会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和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员单位,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于1995年经原化工部申请、原国家教委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属国家一级社团组织,接受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业务主管单位教育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由从事化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职工教育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2017年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中,被民政部评估为4A级社会组织。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还是教育部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所在单位、秘书处设在这里。

石化行指委是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组建和管理,对相关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专家组织,同时也是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专家组织。行指委的主要职能是:分析研究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本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提出本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要求;指导推进相关职业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校企一体化和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指导推进本行业相关专业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推进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实施“双证书”制度;研究本行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提出建议;参与本行业职业教育教学基本文件、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和教学评估标准及方案制定工作;参与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实施工作;组织本行业相关专业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等。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教育部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开展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的领导和统一指导单位。

综上所述,将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界定在“石油和化学工业”,简称为“石化工业”及“石化”,是泛指的“大石化”,这同与石油炼制相对应、专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之“石油化工”概念及简称“石化”,是特指的“小石化”有着本质的不同。

5.3 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将“产业”的研究范围限定在“石油和化学工业”,将“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将“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作为研究的目的。

5.3.1 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

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是石油和化学工业与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化,其特征是与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生产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其表现形式为工业的习俗、规范、制度、准则、价值观以及蕴含于产品和服务中的有形的历史、艺术、品牌,其存在形式包括石油和化学工业物质文化、石油和化学工业制度文化、石油和化学工业精神文化。

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从宏观层面看,包括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形象、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精神、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价值观等文化活动;从中观层面看,包括石油和化学工业遗产、石油和化学工业旅游等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产业,品牌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生态文化、节能文化、创新文化等石油和化学工业领域文化,石油、天然气、氯碱、化肥、农药、涂料、染料、塑料、合成橡胶、化纤、医药、润滑油、食品添加剂等石油和化学工业各行业文化;从微观层面看,包括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班组建设等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文化。

5.3.2 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

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发展,逐渐形成并被普遍认可的石油和化学工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演进的过程。

石油工业方面,从遥远的古代至1877年,是中国古代石油和天然气发现和利用阶段;1878年在我国台湾苗栗使用新式机器钻凿油井开启了中国近代石油工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出油,发现大庆油田;1960-1977年开展大庆油田会战;1978年我国石油产量突破1亿吨,1998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公司实行战略重组[9]。

化学工业方面,古代的化学加工,包括制陶、酿酒、染色、冶炼、制漆、造纸、制造医药、火药、肥皂等,如仰韶文化中的陶器、东汉的造纸工艺、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宋初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早期的化学工业,从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为初级阶段,以酸碱生产为标志的无机化工已经初具规模,以染料、制药、香料合成为代表的有机化工正在形成,以天然橡胶交联成弹性体、赛璐璐塑料和人造丝等制成为代表的高分子化工处在萌芽时期。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时期,是从20世纪初至战后的60~70年代,这是化学工业真正成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阶段,合成氨和石油化工得到了发展,高分子化工进行了开发,精细化工逐渐兴起,单元操作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化学工业的基础。现代化学工业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促使生产规模大型化,研发信息技术用化学品、高性能合成材料、能源材料和节能材料、专用化学品等为其标志[10]。

中国是有着农耕传统的文明古国,工业化肇始较晚,因此以近现代的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为研究的重点。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在石油和化学工业领域,也表现为在发展过程中积累和传承下来的人类活动的对象性结果——工业财富,也包括人在活动中所发挥的主观力量和才能——工业精神。因此,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不仅要研究文化的“外化过程”,即人类的“开物成务”,创造各种物化产品(如化工生产装备、日用化学品和工业化学品),从改造外部世界,使其不断“人化”的过程,而且要研究文化的“内化过程”,即文化的“主体”——人自身在创造文化的实践中不断被塑造的过程(如安全文化、生态文化、质量文化、创业文化),同时还要研究外化过程与内化过程如何相互渗透,彼此推引,共同促进文化有机整体进步。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的研究,就是要经过思考研究和提取精炼,从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人、事、物、理”等经典史实中抽取出石油和化学工业物质文化、石油和化学工业制度文化、石油和化学工业精神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科技与管理文化的形成、耦合与传承脉络,从而在职业教育中将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职业技能的训练高度融合,使学生达到知晓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成为石油和化学工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史教育研究课题成果的呈现形式之一,就是编写《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简史》(职业院校实验教材)。教材定稿之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启动教师培训计划,全面推广教材、推开教学实验,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

2016年12月26日,在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年会上,决定在新一轮石油和化工类专业教学标准制订(修订)中,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简史”课程作为落实“职业素养”的重要抓手,纳入石油和化工类专业教学标准,进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简史》作为课程教材,以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成为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落脚点。

2017年,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获得批准,承办了“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2017年8月11日,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在下发的《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撰写说明和要求》中,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简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体系,作为行业特色课程,这必将使课题的研究成果得以固化和推广。由于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的办学单位依托遍布各大区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在优质高职院校、化工类本科院校设立学习中心,在石油和化工企业招收学员,这特别有助于课题的研究成果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职工中得以传播,从而达到课题的研究目的。

2017年复刊的《化工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开辟“文化育人”专栏,刊发各院校、各企业在石油和化工文化史教育方面的理论探索、课程实验进展以及课题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 郝长江.终身教育体系下的人力资源建设思考[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17,1:8-11.

[2] 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报,2014-06-24(01 ).

[3] 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08-24(01 ).

[4] 刘占山.产业文化史:教育的另一重天地[N].光明日报,2016-07-20(14).

[5] 余祖光.产业文化育人——理论探索与教育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6] 周嘉华,李华隆.大众化学化工史[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7]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84,186-187.

[8]黄时进.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史(1949-2009)[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9] 《中国石油编年史(第二版)》编写组.中国石油编年史(第二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263-265.

天津碱厂编印的《钩沉——“永久黄”团体历史珍贵资料选编》

猜你喜欢
文化史化学工业石油
大连天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石油石化展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奇妙的石油
炽盛与深化——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五年历程(2010—2014)
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凸显价值:文化史教学的应然追求
路径与旨趣:近代浙江文化史研究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