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改进措施

2017-02-05 12:28白晓青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成因学困生高中物理

白晓青

摘 要:高中阶段课程更加紧凑,难度也大大提升,这让学生出现了更多的学习困难现象,尤其是物理科目的学习中学习困难生现象更为凸显。高中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应深入分析高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并加以引进。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21

高中所学的所有科目中,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现象比较抽象,逻辑思维比较强,所以使得一部分学生对物理不感兴趣,感觉学起来很吃力,甚至想放弃学习。那么如何转变这些物理学困生,使他们重拾信心,将物理学好用好,能达到融会贯通,从而应用于实际的生活生产中呢?本文将进行阐述。

一、物理学困生学不好物理的主要原因

(一)基础太差,对学习物理没有兴趣

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了惧怕、厌烦心理,在通常的物理问题中有大篇幅的文字描述一些物理场景,再加上图像,一看到就头疼,不想再看下去,根本谈不上仔细审题认真分析了。

(二)逻辑思维能力差

对物理题目理解不透彻,对物理现象分析能力差。有些题目不能与实际联系,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不会分析挖掘有用信息,从而形不成完整的解题思路。例如:三个不同绳长的细绳拴在一个电线杆上,让电线杆静止,问三根绳拉力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同?好多同学不知如何分析,其实身边就有工具可以构建出模型:用笔代替杆,拿胶带取三段为绳子,一看结论就出来了,然后用物理理论解释就变得简单易懂了。但恰恰大多数同学由于思维上的懒惰,对身边事物的利用度低,所以很容易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对知识点的认识不明确,理解不透彻,生搬硬套

学好物理,概念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学好物理概念,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物体受力分析(任何物体都受重力),在斜面上画物体受重力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将重力画着与斜面垂直向下,这样的错误使得题目得不到正解。询问该生重力方向是怎样的,他回答竖直向下,但画出的结果就是刚才的结果,这就是典型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使得我们的问题无法加以解决。

(四)物理学习方法不恰当,学科特点认识不明确

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好学生认为理科就是没完没了的做题,实则并非如此,我们要把知识系统化,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并非无头绪的做题,搞题海战术,累怕了自己,事倍功半。

物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目,它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数来源于实际生活中,所以我们要有丰富的洞察力,积累生活经验,要有构建模型的思维能力,才能学好这门科目。

(五)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差,不善于总结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例如滑块木板模型,这类问题具有共同的特点:一上一下两物体,各自受力就加速度,摩擦力方向判定是关键,画情景图找位移关系既是突破口,速度关系是纽带,判定是否相对滑动是难点。只要学生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一一解决这类问题就立即变得简单有趣了,而我们的学生根本不总结,恐惧心理使他们不能潜下心来分析这类问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长此以往就打磨掉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差

物理学到最高境界就变成了数学问题,学生不会把数学知识正确恰当地运用到物理问题中去,单纯的数学问题学生会,一旦和物理问题结合在一起学生就不会进行简单的转换,例如:数学中的辅助角公式,在数学中学生会,用到物理中,字母稍有变化,学生就想不到,也不会用了,还有物理中用推导函数来解决物理问题,学生也整理不出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使得问题增加难度。

二、转化物理学困生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

(一)增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

物理课堂以实验为载体,不管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还是小制作课外实验,尽量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动手,亲自选择器材,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对学生理解相关基本概念起到辅助高效的作用,通过学生的亲力亲为,加深认识,理解透彻,这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想到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时,要多贴近生活,用生活事例、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实验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在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并且对同类题型重在讲解思考方法与解题思路,使学生举一反三

物理中有很多模型:理想模型,传送带模型,滑块木板模型,斜面模型等。对每一个模型应该从它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考查知识点等方面入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遇到同类问题如何分析,找切入点、突破口来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要学生自己善于思考,多总结,多反思,从反思中取得进步。

(三)在课堂教学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道题审题要仔细认真,抓取有用信息,以问题方式层层递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际解决,让学生说出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找到不会处理的根本原因,完了再让学生自己阐述刚才的解题思路,形成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培养出一批批逻辑思维严密、会思考,善思考的优秀学生。

(四)增强物理概念的理解应用

学好物理概念,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我们应该在讲解基本概念时,多想法子,多创新,多类比,从而达到理解透彻,终身难忘的效果。比如在讲滑动摩擦力时,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好多学生不理解相对运动方向和运动方向有什么区别,那么教师则应以身边的教具为载体,创设一个物理情景让学生加以理解。教师手举着书向右走的同时,黑板擦相对于书向左走,让学生自己去找书、黑板、人的运动方向,并加以区别,这样会比老师在课堂上讲理论的效果更佳。

(五)教会学生学好物理的方法

物理难数学繁,确实如此。但比较而言,物理学科有一定的解题模式,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只要我们掌握了技巧,所有的物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传送带模型,关键点在于判断摩擦力方向和运动过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追击问题,关键点为相遇时的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刹车问题中的关键点为实际停止所用的时间等。从这些可以看出,归纳梳理就会形成一套解题模式,万变不离其宗,相信只要勤奋学习,多动脑筋,就一定能学好物理。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甚至对其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使得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下降,并逐渐丧失自信心,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该方面的关注,找出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症结所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猜你喜欢
成因学困生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