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2-05 12:32刘国风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阿基米德日记小学生

刘国风

摘 要:数学在小学各门科目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要想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极其重要。教师应创设适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的教学情景;结合生活实践学习数学;师生换位进行课堂教学;唤起求知欲望,营造时机进行,以求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25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只要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学习的乐趣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为了弄清一个数学概念长时间埋头阅读和思考,或为了解答一道数学习题而废寝忘食。这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学习和研究感兴趣,只有感兴趣,才会为之痴迷。很难想象,对数学毫无兴趣,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数学,所以,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当代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接触信息的能力强,这给广大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克服这一困难,需要教师用心去了解学生,弄清楚学生知道什么,想要了解什么,最大程度上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然后因材施教,因生制宜,在教学时创设出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数学课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数学《吨的认识》这一节课,导入新课时,我先向班里的同学展示了一则数学日记,让学生通过阅读日记找出日记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日记的内容是这样的:今天早晨起床后,我吃了一个60千克的鸡蛋,喝了一杯大约10千克的牛奶,就背起3克重的书包急匆匆地去上学了。走到学校门口时,看到不远处驶来一辆载重6千克的大货车,我止住脚步,让大货车先行……看完这则日记,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纷纷纠正日记的错误,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也很快便掌握了如何正确应用质量单位这方面的知识。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给学生上课学习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其重要。

二、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应用数学、学习数学。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寻找和发现圆形的物体,结果大家兴趣盎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找得不亦乐乎,探讨得兴致勃勃,他们发现硬币、钟表、车轮、乒乓球、篮球、足球、台球、方向盘、救生圈、碗底、圆形镜子、锅盖、溜溜球、珠子、月饼、西瓜、戒指、镯子等都是圆形的物体。在后面教学圆的半径、直径、对称性等问题时,学生经历了发现探究圆的过程,很快便得出了结论。结合实际生活学习数学,使枯燥、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便会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益处,从而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校园,到生活中去,结合生活学习体验数学,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悟到抽象复杂的数学原来有如此神奇的魅力,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师生换位,形成兴趣

“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授课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机械性地听、写、记,老师俨然就是课堂教学的表演者,学生很像是一群观众,表演者很少和观众沟通交流。这种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小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差,对老师的答案很“迷信”,学习态度上多属于被动接受型,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当今的新课程理念提倡和强调教师活用教材,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将过去的“满堂灌”,转变成充满张力、趣味无限、充满生命活力的活课堂,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己是置身于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引导者,适时地鼓励学生,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俗地说,就是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换一下位,教师把过去属于自己的课堂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集思广益,多方交流,教师主要是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遇到不易解决的问题,教师及时点拨。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师生之间频繁而活跃的对话、交流、合作,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四、唤起求知欲望,产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讲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还可以介绍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背景史料。如教学《圆的图案设计》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不要动我画的圆圈”的数学故事:在著名的数学家阿基米德晚年时,罗马车队入侵叙拉古,阿基米德让叙拉古的人民使用大圆木做轮子搬运大型军备,使用巨型圆形凸透镜将阳光聚集在罗马人的战船上将其烧毁……罗马军队被阻入城达三年之久,最后罗马人终于攻破叙拉古古城,城破时,罗马人恨透了阿基米德,前来杀他。他正在解一道数学题,安静地对士兵说,等我画完这个圆再说。残暴无知的士兵举刀一挥,一位伟大的科学巨星就此离开了人世。听完这个数学故事后,同学们在愤恨罗马士兵的同时,内心对科学巨星阿基米德产生了深深的敬慕之情,对阿基米德用大圆木搬运军备、用巨型圆形凸透镜烧毁敌人战船的做法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求知欲望极其强烈,因此乐于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圆有关的知识。

总之,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学好数学,爱上数学。

猜你喜欢
阿基米德日记小学生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