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为何开始留恋乡村

2017-02-05 12:37张洪瑞
中国报道 2017年1期
关键词:户口农民农村

张洪瑞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户口的政策红利成为农村人留恋乡村的主要原因。

“那时候吃上商品粮感觉像做梦一样,比进了天堂还要幸福。”今年56岁的邹玲原本只是辽宁省岫岩县的一个农村娃,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后,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复习考试,终于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当时整个村都沸腾了,父亲更是为我骄傲,逢人就说俺家娃要进城吃商品粮了。”她说,“吃商品粮这个身份在当时显得很尊贵,甚至感觉自己高人一等。如今,随着农村户口含金量的提升,‘上大学跳农门的观念已经淡化,城市户口也没了当初的吸引力。”

城市难留

“刚进大学时,国家每月给发放27斤细粮(白面)和6斤粗粮,我当时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在农村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白面。”邹玲说,“后来毕业分配到机关工作,国家发放粮票、布票、煤票、油票,基本上可以衣食无忧。再后来结婚分房,孩子上学也基本都由单位解决。”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告诉本刊记者:“过去拥有城市户口不仅意味着一种体面,还承载着很多农村人无法得到的福利属性,体现在子女上学、个人分房、社保和养老等方面。但如今,城市环境恶化、物价上涨、就业困难、房价奇高,一个农村大学生在大城市举目无亲,要想真正留下来是很困难的。”

2010年,刘明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他告诉记者:“我和女友租住在不足十平方米的隔间,每天上下班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地铁车厢里。”

2015年刘明升到部门主管,和女友有了结婚买房的打算。5年的时间虽然工资不断上涨,但也赶不上北京房价上涨的速度。“我们在中关村一带看了很多楼盘,存款只够买首付不超过90万的房子。可一套500万的房子分20年还,一个月要还18000多元。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不能要求他们资助什么。”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刘明显得有些焦虑。

2016年年初,不想做“房奴”的他带着女友回到了老家河北省怀来县,用原先准备购房的90万元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三层小洋楼,加上装修还剩30万元。他说:“我准备买辆车供女友上下班用,每天上下班的时间与在北京市里挤公交的时间差不多。”

农村户口背后的红利

成为城里人一直是农民千百年的梦想,过去农民想进城,但有诸多政策限制。现在政策放开了,农民却不再想进城落户,一些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也不再把户口迁到学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曾表示,之所以常住城市的农民落户意愿不高,一方面缘于农村户口所附带的福利属性。农民有宅基地和农田、山林等承包权,加上国家取消农业税,又陆续出台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而且还有城市拆迁补偿的巨大预期利益,更让农民难以割舍。另一方面,现在农民看病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甚至还领上了养老金,国家的利好措施一步步实施。

在杭州拥有一套房是宋波多年来的梦想。十几年前,宋波一家来杭州打拼。凭着不怕辛苦、不怕累的韧劲,宋波在服装批发行业混得如鱼得水,现在已经是一家高端女装公司的总经理。她告诉记者:“我当时身上就带了几百块钱,想通过自己的打拼,和城里人一样在这座城市买套房子。”这些年虽然宋波的收入一直在增加,但杭州的房价也扶摇直上。“2004年的时候,杭州的房价也就每平方米7000元,2008年涨到17000元,现在好一点的地段将近3万了。”面对房价的上涨,宋波购房的心情也越发急迫,去年她在杭州市滨江区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公寓,虽然可以落户杭州,但成为城里人的心情却一下淡了起来,原因是老家十几亩自留地也升值了。

再三考虑,宋波决定不迁户口,甚至还把自家宅基地的老房子翻新成了200平方米的小别墅。她说:“以后退休了,就回老家养老。这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承载了太多的记忆。”

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为什么一定要转户口呢,现在城里户口的待遇跟农村差不多。”贵州省花茂村村民王女士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她告诉记者,与户口有关的12项权益中,就业、养老保险、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等5项城乡政策基本无差别,土地权益、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五保、扶贫等5项是农村户口独有,公租房、廉租房为城市户口独有,只有低保城市补助标准比农村每月高几十块钱,可以说两者在以上权益比较中差距不大。

她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她将自家5亩多稻田地、一大片果林流转给了山东省寿光市九丰集团公司,每年能收5000多元租金,年底还有分红。她自己又在九丰蔬菜园工作,每月可以领到2000元的工资。现在自家屋前屋后还种了些水果、蔬菜,平时拿到市场上也能卖几个钱,这样一年下来也能赚到三四万块钱。“如果转了户口,这些都得交出去,这笔收入就没有了。就算在城里吃上低保,也未必赶得上现在。”王女士说。

在遵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玉新的带领下,本刊记者在花茂村看到了金融便民服务点、留守儿童之家、图书阅览室、小型超市等,提供交纳水电费、小额存取款、幼儿托管等服务。周玉新告诉记者:“如今花茂村还成立了互联网服务中心和青年创客中心,将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让农户变农商,着力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带领农户发掘更大的商机平台。”

花茂村村民母先才当了35年土陶手艺人,“以前卖50元的大花瓶现在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可以卖到200多元。去年店里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是通过农村电商平台解决的。”母先才告诉记者,在外地读大学的儿子也打算毕业后回家跟他一起经营土陶生意,这让他感到很欣慰。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各村相续出台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一些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和工作。周玉新表示,下一步将让更多的年轻人安心扎根农村并参与家乡建设。

猜你喜欢
户口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户口
八类无户籍人员可登记户口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