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2017-02-05 12:41霍平肖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素质教育高中语文

霍平肖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跳出狭窄的专业知识传授的禁锢,而应将教学目标放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高中语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途径,很多的课文是进行情感教育的绝佳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等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情感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38

情感与理性是一个人的正常两面,两者大有不同又互相影响。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对理性过度强调,一些错误的观念甚至认为人是需要绝对的理性的,因此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培养,这种教育理念给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比如,很多的学生缺乏感恩之心,只看重自身的才华和学习成绩;医患关系紧张与医患之间缺乏情感的有效互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育就要遵循人性,从人性综合发展的角度给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是为祖国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那么,具体来说,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情感的渗透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结合教材进行适时的情感教育渗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发挥好语文教学的情感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情感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源泉

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浸透着作者内心的深厚情感,正是因为情感的浓重深厚才使得作品本身能深深地让我们感动,才能让作品真正走入我们的内心,达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鸣。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有感情的朗读等感受文中的情感流动,在这种情感流动氛围中激发学生内心同样的情感,调动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深厚情感和兴趣。

(二)情感有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要搞好语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要深刻地理解作品,就不得不探寻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只有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才能理解作品,领悟知识 。只有触及到情感深处,才能和文章一起产生共鸣,才能理解品味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旨,再造作品的情境,体会作品中蕴涵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从而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二、结合散文教学,引发学生对自身生活经历的体会情感

散文是作者自身生活经历的再现,是内心情感的恒久涌动。散文的学习可以让师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情感上引发共鸣,从而对生活有更多的感悟,情感得以丰富,人格得以完善。如散文《静流》,文章开篇写弟弟迷恋音乐,这是为后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作铺垫。弟弟要考艺术学校,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可文章后来写到“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严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闾巷烟火的不易。弟弟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父亲也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弟弟终于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但人生总是有不如意的,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弟弟结婚生子了,可孩子却患有孤独症,这时父亲拿出所有的积蓄给弟弟,一家人坚强而又执着地给孩子治病。学习完这篇文章,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习作,要求学生谈谈这篇散文让自己有何所思所想,自己在与父母亲人的相处中有没有什么遗憾,自己是否与父母有矛盾发生,这些矛盾会给家人和自己带来哪些情感上的冲击,自己都是如何处理与家人之间的矛盾的。通过这样的习作,学生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生活,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学会了感恩,也在努力地提高自己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才是更丰满的教育、更人性的教育、更贴近现实生活的教育。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适当巧妙运用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在多方面的刺激下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以及对自身生活的感受和反思。比如一些音乐作品可以当做我们朗读课文的背景音乐,在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渲染下,让学生的情感来得更深沉、更持久。有一些文学作品,里面所描述的情境与我们相隔较远,学生较难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包含的深意,我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有助于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人性的理解与同情。因此,我们要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让学生有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都能收获更多、感悟更多。

四、教师要用积极的教学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

语文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和陪伴者,教师首先要具备饱满的教学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才能通过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更多的情感营养。只有教师的情感首先被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情感流动的和谐氛围。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要透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将自己对教育、对学生的爱传递出去,这是对学生的支持与鼓舞,是他们在艰苦的求学生涯中最温暖的力量。语文教师如果缺乏丰富的情感力,就没有办法将语文课堂上得生动,也无法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教育,也无法胜任语文的教学工作。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努力丰富自身的情感,消除内心和谐的障碍因素。

五、高中语文要注重结合实践开展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一步对课文进行升华。语文不是纸面上的学科,相反它是一门实践性和生活性很强的学科,透过语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都得以有效提升,这在学生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都得以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让学生写日记等方式,让他们认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让他们都能透过情感教育释放自身的人性光辉,成为一个鲜活的人、有感情的人。

总之,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重视情感因素,注重情感教育,优化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顺利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素质教育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