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7-02-05 13:33杨海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长方体活动数学

杨海

摘 要: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玩的钟情与兴趣有所不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玩耍更是着迷,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让玩耍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更是要把玩耍、学习、生活三者有机结合,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玩;小学数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17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111

早期的数学家认为数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确,数学起源于生活,人们在生产实践、生活娱乐、玩耍探索等这些具体可感的实践与事件中产生了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从形象的事物中总结概括出抽象的数学理论,然后又用这些抽象的科学理论来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所以从数学的发展历史看,数学与玩耍有紧密的联系,小学生的天性是玩耍,在玩耍中,他们对所关注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本文将对玩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做简单的阐述。

一、在玩耍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查中,笔者发现80%的学生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用孩子自己的话说:看见课本就烦。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因素是多方面的: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对孩子的附加性压力较大;社会上各种辅导班的出现,让孩子的课余时间被“上班”(上辅导班)挤占;学校对教学质量过于看重等。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还要从课堂入手,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孩子的天性是玩,让玩耍成为课堂的一部分,只是玩的方式和内容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学习就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学习就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我在上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这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过折纸来认识分数,学生学习的兴趣立即产生,因为他们对于折纸这种游戏非常熟悉,把游戏移植到五年级的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便在玩耍中开始,他们对分数的认识在折纸中清晰起来。同样,我在上《长方体》时,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认识的长方体,找的越多越好,然后把找到的长方体做成模型,学生会做出来大大小小、高矮不等的长方体,他们拿着可视、可感的长方体,数着长方体的顶点和棱、量着棱的长度、讨论棱和棱之间的关系,一节课的时间过得真快,学生在做、数、量、比较、讨论中把知识融入到玩耍中,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长方体。

《数学好玩》这一课中,我让学生设计一个“从学校跑向北京”的长跑活动方案。学生要设计一个比较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就必须解决一些问题:调查学校所在城市与北京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调查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所经途中有哪些城市;全班学生接力跑需要怎样的方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在一周时间内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参加跑步比赛,这些活动本身就是玩耍,所以学生在玩耍中解决了问题,完成了数学学习,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持续不断。

二、在玩耍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果让学生一味地听老师的讲解,学生会对学习内容产生厌烦情绪,学生的大脑皮层得不到应有的刺激,他们的学习热情会大打折扣,再加上小学生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把玩耍当做一项重要的参与项目考虑进去,这样才会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一)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折叠》中的仓库模型,课本78页,要求学生按照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想一想它的形状像什么?我让学生动手操作,这里没有比赛、没有打分、没有表扬与批评,有的只是学生的尝试与感受、观察与判断,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自信的眼神、麻利的动作,我替他们高兴,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

仍然是78页,请在平面展开图上将窗户、烟囱和小鸟的大致位置标示出来。学生一边展开一边观察、分析,生怕出一点差错,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看着学生在认真的玩耍中不知不觉把学习的内容消化了、理解了,我真替他们高兴。有了这一环节的折叠游戏作铺垫,在后面的“想一想”“做一做”的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便水到渠成。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千万不要剥夺学生玩耍时间,这一活动将会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材设置了观察与思考、合作与交流等内容,这为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平台。《象征性长跑》这一节,教师可以设计为征集活动方案,学生在设计方案时,需要合作完成长跑方案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名同学都会领上自己的任务进行访问、测量、计算,然后再在小组和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形成可行的活动方案。

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中有“数学乐园”这一活动,其中安排了五个活动:数学迷宫探秘、找朋友、我当邮递员、比一比谁的耳朵灵、你投球我评说。设计这节课的教案时,我深入研究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教学目的和要求,采取了全体参与的方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对数学的认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我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乐园”活动时,采取分组的办法,把全班学生分成六大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进而让他们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总之,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习惯,再结合数学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将玩耍纳入到课堂中,在教学设计、教法探究、教学目标的达成等各个环节中,都要让学生要玩起来。不过这里的玩耍有别于课余时间无目的、无意义的玩耍,而是有计划、有要求、有任务的玩耍,我们应让玩耍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长方体活动数学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拆拼长方体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拆拼长方体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