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外语教育对提高我国MTI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启示

2017-02-05 13:53王树杰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澳大利亚

王树杰

摘 要:培养高质量的翻译人才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澳大利亚同我国一样都是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外语教育体系,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国应借鉴澳大利亚外语教育的成功做法,在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将这些成功之处引入到翻译人才培养中,建立一套完善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翻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2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131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外语教育尤其是翻译人才的培养对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民的国际意识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种情况下,制定和实施与本国国情相匹配的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尤其是翻译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和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澳大利亚同是典型的多语言和多文化国家,在外语教育的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其积极的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具体的语言教育学习标准及对外语教育的大量资金投入和丰富的师资培训对我国外语教育尤其是翻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特色

(一)积极的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

外语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语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实施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

进入20世纪后,澳大利亚越来越意识到外语教育对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澳大利亚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定制和实施相关的外语教育政策。1987年,澳大利亚教育部颁布了《国家语言政策》,这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项正式的官方语言政策,在确定英语的官方地位的同时,也提出了将汉语、日语、法语、德语、印尼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作为优先发展的语言。该政策使得澳大利亚首次终止了单一语言(英语)的历史,促进了澳大利亚向多语言、多文化的社会发展。1991年,澳大利亚政府又颁布了“澳大利亚国家学校亚洲语言与研究战略”。根据这一战略,澳大利亚政府支持所有学校学习汉语、日语、韩语和印尼语这四种亚洲语言,以增强澳大利亚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力。

澳大利亚除了制定积极的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外,还制定了具体的语言教育学习标准。

(二)具体的语言教育学习标准

1991年澳大利亚出台了“白皮书”,即《澳大利亚的语言:澳大利亚语言与读写的能力政策》。“白皮书”对澳大利亚民众的外语学习设定了一个长远的目标,即到2000年澳大利亚所有人都有机会学到一门适合他们的语言。

为保证外语教育政策和学习标准的顺利实施,澳大利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三)大量资金的投入

澳大利亚1991年出台的“白皮书”中提出对每个参加优先语言学习者进行资助,为每个学习者提供300澳元。从1994年到2002年年底,澳大利亚政府提供了超过2.08亿澳元的资金用于支持“澳大利亚国家学校亚洲语言与研究战略”。2009年,陆克文政府决定两年内赤资6240万澳元启动“国家学校亚洲语言与研究计划”,这些资金主要用来在高中开设更多亚洲语言并开展教师培训。

(四)丰富的师资培训

澳大利亚也高度重视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并且从外语教育政策、资金投入、培训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加以保障。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都会投入400万资助外语教师出国学习,同时还会提供120-140种奖学金,让语言教师学习和了解各国文化。

澳大利亚在外语教育上的各种举措促进了国家在外语教育方面的改革,使得国家的外语教育有了巨大发展。

三、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尤其是翻译人才的培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还是无法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对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依然存在误区,仍然有不少人认为会外语就会翻译,外语人才就是翻译人才。不可否认,外语能力的培养是翻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外语能力绝不等同于翻译能力。近几十年,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外语人才,但是真正优秀的翻译人才仍有大量缺口。

(二)对翻译人才培养的指导性不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学位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至此,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的初步模式已建立,包括翻译本科专业、翻译硕士、翻译学硕士、翻译学博士各层次人才的培养。但是各层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我国翻译人才培养已走上了专业化、高水平的行列。

(三)对翻译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培训有待加强

“翻译人才教育的实施和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教师的质量, 因为他们是新型翻译教学理念的体现者、翻译教学模式的改良者、翻译教学方法的实施者、合格翻译人才的培训者。”现阶段,制约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的最大困难就是翻译师资问题,因为我国大部分的翻译师资力量来自英语教师,没有经过特殊的翻译人才培养的培训就直接过渡到翻译人才培养的队伍中去,那么,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可想而知。

四、 澳大利亚外语教育对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

针对我国翻译人才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澳大利亚外语教育的成功之处,对我国外语教育尤其是翻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启示。

(一) 通过立法提高对翻译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使本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澳大利亚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取向,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或者发表了一系列的白皮书来制定长远的外语教育目标,推进外语教育改革。针对我国对翻译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误区,从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高度,我国应该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进一步提高对翻译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要重视培养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核心领域的高级翻译人才。同时,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来保障对翻译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另外,还要通过发展本科翻译专业、翻译硕士等措施,大力培养高层次的翻译人才,并将翻译产业发展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二)加强对翻译人才培养方面的规划和指导

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规划的实施往往由政府牵头、学科专家主导、社会各界参与。我国的翻译人才培养也可以由政府牵头,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翻译业界专家主导,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翻译协会参与,共同商议翻译行业的发展规划,制定翻译人才培养大纲、翻译资格认证和行业准入标准,提出翻译职业道德标准等。同时,可以实施王志伟所提出的具体建议:进一步完善不同层次翻译人才的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翻译人才培养单位的指导、引导、规范、监督与考核;进一步规范翻译认证与考核制度,加强国内外翻译市场的研究。

(三)重视翻译师资队伍的培训

重视翻译师资队伍的培训应先认识到翻译专业的师资要求与外语专业教师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翻译专业的教师除了应具备一般外语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翻译专业教师至少三方面的功夫:一是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精通翻译的一般策略与技巧;二是有宽广的翻译理论视野,熟悉译论的国内外发展动向;三是有无穷的琢磨翻译的激情,懂得教学的互动与循循善诱。总之,要提高翻译人才质量的培养,就必须重视翻译师资队伍的培养。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适当加大对翻译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翻译师资队伍的水平上。翻译人才的培养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的师资水平。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提高翻译的师资水平。如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支持他们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定期组织开展短期培训,让他们赴国外访学,参加高水平的学术和行业研讨会;整合跨行业资源,将专业翻译人才引进到师资队伍中来。

总之,翻译人才的培养关乎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关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改革翻译教学,提高翻译人才的质量是我们迫切需要做的事情。而澳大利亚在外语教育方面好的做法对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启示作用,我们有必要加以借鉴与参考。

猜你喜欢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学校的“失败课”
澳大利亚Tjuringa红砖之家
去澳大利亚遇见“活化石”吧
澳大利亚Onedin住宅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幸存的澳大利亚——探访澳大利亚博物馆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在澳大利亚骑行
澳大利亚:和书来一场盲约
澳大利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