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化小学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

2017-02-05 14:00张慧萍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以生为本多元化

张慧萍

摘 要:音乐是积聚灵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经历音乐实践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呢?教师应渗透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情境,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切实构建多元化小学音乐课堂。

关键词:多元化;小学音乐课堂;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2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137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并提出中小学音乐教学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互动合作”“面向全体学生”“提倡学科综合”等新的教育理念,并倡导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些理念的渗透带动了教师教学思想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为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全面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尝试,笔者就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谈几点做法。

一、渗透多元综合的教学内容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征之一是注重多元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教材内容中,既有体现浓郁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也有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中外结合,选择范围很广。在教育理念上,这些教材强调了“以学生为本”,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心灵,并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整体文化素养。

例如在教学《对花》这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看(河北民间歌舞),听(河北民间音乐),学(河北民歌)”这三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到河北民间音乐的特点。在歌曲教学环节,渗透了河北地方风俗、人情风貌;在演唱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了“对唱”和“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且结合手绢舞,更加充分地体会到了河北民歌的特色。整堂课不但在教学中融入了传统文化知识,而且结合地理、自然等学科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既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也让学生充分领略了华北地区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学生了解、热爱祖国民间音乐文化之情油然而生,新课标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理念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设计多元氛围的课堂情景

小学生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其具有活泼好动、自制力弱、好奇心强等特征,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入生活化的因素,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结合声音、影视、图片等各种教学手段,并融入有趣的音乐游戏,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在教学《我的家乡日喀则》时,我通过课件播放藏族风情画面,将教室布置成藏饰店,带领学生参观藏饰店,通过对饰品的认识和藏族礼仪的学习等,巧妙地渗透相关文化,这种身临其境的引导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也更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投入和情感体验。实践证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且有趣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和谐的气氛中引起情感共鸣,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我们所面临的是天生活泼、好玩好动的少年儿童,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想象力丰富,这些特征使音乐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就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法、故事法、表演法等有效的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音节歌》的教学中,我通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导入新课,并介绍他们都是来自美妙的音乐王国,然后邀请八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矮人和白雪公主,教师引导学生玩一个解救小矮人的游戏,在游戏中认识了Do﹑Re﹑Mi。在新歌学唱环节,我还引入了表演教学法,小矮人被解救出来了,可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怎样送他们回家呢?指导学生认识音阶,并用手势打出,之后鼓励他们一边听音乐,一边随音乐的情绪做表情动作,这样,通过鼓励学生表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将唱歌与表演巧妙结合,让学生在感知音乐内涵的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音乐潜能,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营造了生机盎然的课堂氛围。

四、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可以是回答问题准确精彩、律动表现优美漂亮,也可以是学习态度端正、倾听习惯良好等。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时刻不忘用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等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摸摸他的头、打节奏表扬。 对于一些引起共鸣的音乐作品,可以合理引导,适时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激励手段。如在教学《达古拉》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所听到的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有的学生跳起了优美的蒙古舞,有的学生画出了蓝天、白云、大草原,有的学生则吟诵起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

在分组表演时,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能使学习的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的评价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认为多元化的音乐课堂教学,能使音乐课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也十分高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教学必定会向着多元化教学这个方向发展。因此,在课改的浪潮中进一步探索,不断的深化和提升自己,将是一名音乐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以生为本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创新思维,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