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之问

2017-02-05 23:48郭霞
商周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下水道内涝湖泊

郭霞

暴雨在发出疑问:多年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先地上后地下”、“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发展模式是否应该改变?

2016年7月5日22时至6日10时,连续12个小时的超强降雨,武汉中心城区一夜之间降下229毫米的雨。而另据统计,从6月30日20时开始至7月6日10时,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的此轮强降雨已累计降下560.5毫米。这场降雨突破了武汉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

相当于40个东湖的水,在一周之内降落这座城市,一时间,武汉全城被淹,市区206处路段因渍水车辆无法通过,3个地铁车站进水被迫临时封闭;56条公交线路停运,再度上演“看海”景象。

除了武汉以外,南京、长沙等城市,都在近日成为了“海景城市”,街道成河道,地铁站关闭,公交车成为“上辈子折翼的冲锋舟”。早在数年前,就有统计数字表明,2008年一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

灾情当前,大雨拷问的不但是抢险救灾的应对能力,更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思路是否具有科学性的问题。面对城市内涝,调侃与戏谑中,透露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追问。

暴雨在发出疑问:多年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先地上后地下”、“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发展模式是否应该改变?随着30多年的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里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是由于地下水系统缺乏科学严谨的规划,地下管线填埋不科学,城市街道经常修修补补,造成城市内涝频发,为城市发展留下了隐患。

暴雨在发出警示:许多城市在追求经济效益之时,往往忽视了环境效益。填湖造地发展房地产,填湖造田、拦湖养殖等做法,看似带来了眼前的利益,但损害的是更长久和更广泛的利益。以武汉为例,有“百湖之城”美誉的武汉在60年来有近90处湖泊消失,中心城区的127个湖泊如今只剩下了38个。这些湖泊没有一个是自然消亡的,都是人为向湖泊争夺空间、争夺资源所造成的。

暴雨同时在向我们提醒:“治水”的思维和哲学应该改变,不应再局限在修建防洪大堤等工程,把洪水排到下游或者对岸。而是应该用一种更顺应自然的方式来治理。近年来被逐渐熟悉的“海绵城市”概念就是这样的一种哲学。变硬化路面为植草沟、绿地等“海绵体”;变利用管道快速排出为慢排缓释,就地调节旱涝,而非转嫁异地。

雨水终将散去,但暴雨带来的拷问在继续,反思也不应该停止。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德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努力开发各种雨水渗透装置,德国市政根据不同区域铺设不同的透水路面,早在1973年,德国联邦交通部就制定了《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设计指南》。巴黎的城市下水道修建完成于200年前,巴黎人前后共花了126年的时间才修建成功;英国伦敦下水道的历史在150年以上,被称为“工业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而古罗马下水道建成2500年后,现代罗马仍在使用。

不但发达国家有着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先进经验,当今的“内涝”问题治理,也可以向古人取取经。古代,水是财富的象征,治水讲究因势利导,顺应自然。中国广大土地上的陂塘系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系统,其实都是典型的大地海绵系统。

吕蝎是西溪南丰乐河上的一道堰,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徽州地区有很多这样的低堰,在不破坏区域自然水系格局的前提下,仅仅将水位抬高数尺,便能有效减缓来自山区的急流,灌溉千万顷良田;这样的低堰又与分布在村中和田野上的口口方塘相串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海绵系统。江西赣州的福寿沟,修建于北宋年间,至今仍然承担着老城区近10万居民的日常排污功能。当中国许多一线城市在雨季袭来变成“水城”时,古城赣州的安然无恙让福寿沟更加广为人知。

实际上,频频发生的城市内涝足以让人对长久以来简单粗暴的自然观进行彻底反思。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十三五”的重要发展理念,2015年,16个城市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第二批“海绵城市”在积极地申请中,面对自然,尊重自然,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思考雨水,让它有机会缓缓下渗,不再是洪水猛兽,让它变成滋养生命万物的甘霖,让它通过渗透净化自身,为人类服务,这是“海绵”的哲学,是包容的哲学。

猜你喜欢
下水道内涝湖泊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害羞”的湖泊
这条路上的下水道井盖都被我承包了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下水道堵了 究竟该怎么办
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预防
我国城镇内涝防治:由理念到标准体系建立
哈尔滨推进九大排水工程 发力抵御城市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