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域旅游推动荔波绿色崛起

2017-02-06 14:46叶霖
民生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荔波全域景区

叶霖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贯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荔波紧紧抓住生态旅游带动效应大、环境影响小的特点,明确将全域旅游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五大发展新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挖掘原生态旅游资源、突出原生态优势,提升文化内涵,因地、因时促进旅游资源与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展现最秀丽的生态风光,推动旅游“井喷式”增长,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后发快进、绿色崛起、全面小康,奋力谱写百姓富、家乡美的新篇章。

以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荔波县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的战略定位,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为当地富民惠民的支柱产业和深化开放的窗口产业。

一是充分发挥荔波旅游扶贫的带动作用,以美丽乡村为方向、以民宿旅游为重点,将散落分布在全县各地的300多个古朴民族村寨逐步包装打造,把各个美丽乡村串联成为珍珠项链,推出了水葩原生水寨、赛娥布依风情湾等一系列乡村精品旅游村寨。

去年我们在县级层面统一规划打造“北斗七星民宿群”,将自然景观、民族文化体验有机融合,打造一批独具当地特色的民宿旅游示范点,通过民宿旅游带动发展乡村旅游。推出颐和民宿乡愁养心苑、寨票西南野钓第一村、白岩洞天消暑禅意修身度假民宿、捞村瑶族民宿作坊等一批品位高、配套齐、组合能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美丽乡村旅游项目,既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又丰富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感受到独特的民族风情。让贫困人口共享绿色旅游发展红利。

二是坚持农旅结合的绿色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园区为载体,在8个乡镇(街道)都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蜜柚、琵琶、哈密瓜、铁皮石斛等特色主导产业,完善观景台、体验区、垂钓等旅游元素。

目前,荔波经果林、蔬菜、种桑养蚕、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36万亩以上,已形成经果林、蔬菜种植、种桑养蚕、茶叶种植、中药材、畜牧养殖的特色农业大健康产业发展布局,全年新增洞塘万亩梅园和甲良生态种养殖两个省级示范园区,全县累计在建省级农业园区达到了3个,入驻园区企业15个,农民合作社44个,农家乐接待点410家。辐射带动3.2万人脱贫。

三是以易地扶贫搬迁为载体,全面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景区。荔波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美丽乡村有机结合,科学选择拥有旅游禀赋高、交通基础好、要素配套完善的地区作为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按照坚持以人为要、以文为魂、以水为脉、以山为势的原则,结合自然环境优势,合理布局公共服务、旅游要素、民俗观光、农家体验等特色功能,将每个安置点打造成为3A级以上景区景点,形成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精品线路,既打造美丽乡村旅游新产品,又能有效促进瑶山乡小城镇建设和民族旅游产业开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以全域旅游做强经济发展

2015年,我们编制了全域旅游规划、“十三五”规划、工业发展规划以及老荔波古城修复、月亮湖、智慧谷、景区轨道交通、四大主体民族建筑等专项规划,以项目为载体,开工建设了大小七孔游客集散中心、月亮湖湿地公园、樟江河景观整治、交通三年行动计划等一批大项目,项目储备由年初的200多个增加到1566个,成功组建了樟江实业集团和旅游发展集团,建立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库,融资达32.37亿元。

旅游项目上,按照建设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目标,高起点实施旅游规划,聘请北京巅峰智业、上海陆道、王志纲工作室等国内外顶级旅游规划企业对景区、产业等进行高标准规划,突出景区规划项目化、景观化、特色化和个性化,强力推进荔波智慧谷、冰雪水世界、月亮湖湿地公园、智慧旅游集散中心、夜游樟江、樟江景观带综合开发、品牌酒店等项目建设,充分挖掘、传承和保护布水苗瑶四个主体少数民族文化,运用大数据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形成玩水、科考、探洞、狩猎、飞越、星宿等旅游产品,打造“咫尺神秘、好玩荔波”生态旅游品牌,满足白领、蓝领、青少年等不同层次旅游人群的消费需求,着力将旅游大龙头舞动起来。

工业项目上,发展工旅融合的新型工业化,坚持发展以旅游为核心的绿色工业、旅游工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农产品、旅游商品精深加工为方向,打造一批农业休闲体验观光带。大力培育一批旅游商品开发基地,形成一批由地域标志性商品、地方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构成的旅游特色商品体系,做强工业发展支撑。

荔波还将“互联网+”深度结合到旅游中,实现智慧旅游,使得全域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在互联网支撑下能够串联起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从而满足需求各异的游客,真正实现全维度、全时间旅游。

交通项目上,按照“一带一核三重点五组团”旅游发展总体空间进行布局,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大小七孔、茂兰、水春河三个核心景区极,用旅游公路的手法,打通县域内部交通旅游环线,打造山地农业观光旅游带。

去年,我们重点启动建设的县城至小七孔景区旅游观光大道项目,预计拉动80亿元投资。与珠海九洲控股集团达成“一园一带”综合开发投资意向,可带动100亿元投资。未来3~5年,贵阳至南宁高铁过境荔波并设站开通运营,相继开通三荔高速、荔榕高速、荔环高速、荔南高速经过荔波。荔波支线机场扩建在即,将打造国际航空港,全面形成“铁、公、机”的旅游立体交通网络。

以全域旅游加快城乡融合

荔波牢牢树立“资源+产业+城市”的协调发展理念,即生态资源保护、产业调整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城市建设,走资源、产业、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

我们按照做靓县城、做特乡镇、做美乡村的发展思路,以城景结合为方向,将县城、乡镇都按照景区化进行规划建设,在传统规划设计上增加风貌设计、天际线、重点景观设计等,并以项目为载体,加快推进智慧旅游集散中心、樟江沿河景观打造、月亮湖湿地公园、老荔波古城修复等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在县城、核心景区、其他景区景点形成三级服务网络体系。

去年,我们在县级层面规划启动了“七星抱玉”(七个乡镇环绕玉屏街道办事处)的城镇化发展体系,立足乡镇的民族特色,在每个乡镇打造1个以上3A级旅游景区,让城镇、乡村与旅游深度融合。

同时,为了避免荔波县城建设陷入千城一面的误区,荔波县还聘请了全国顶级团队进行城市设计,在传统规划设计上增加风貌设计、天际线、重点景观设计等,将荔波县城打造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域旅游城市。

以全域旅游提升国际形象

作为贵州省首个世界遗产地,荔波喀斯特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多个标准。人与自然和谐的荔波,是至今世界上保存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是亚热带喀斯特地貌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块宝地,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基因库”。文化在此衍生,区内9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水族、瑶族和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荔波正用自己独特的美丽,吸引着国内外的眼光。

2015年,《荒野求生》在亚洲首档中外明星探险真人秀节目《跟着贝尔去冒险》在荔波全程录制并在全国热播,线上点击观看量破亿,全国同时段收视率排名第三,播放版权已销往欧洲主流电视台,荔波美景将展现在欧洲大陆。

荔波新增了韩国至荔波旅游包机路线,与韩国襄阳郡结成了友好城市,成为了贵州省第一个拥有国际旅游航线的县市。

去年,“意大利传奇巨星中国行”巴乔走进荔波、国际钢琴巨星郎朗荔波之夜音乐盛典、国际蓝莓小姐选美大赛、中国荔波国际跳绳公开赛、全国花样陀螺邀请赛、荔波国际儿童动漫节、中国荔波·2016首届西部城市篮球公开赛、“520·我在荔波等你”音乐节等国内外文体赛事活动的成功上演,让荔波蜚声中外。

荔波走出黔南,拥抱世界,引来了“朋友圈”的纷纷点赞:樟江风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荔波荣获2015年度中国美丽休闲小城奖,荔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入选2015年中国民生示范工程,荣获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

荔波将形成日日有声音、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全年攻势,荔波将以最开放的姿态迎接国际、国内的游客,让广大游客朋友共同领略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荔波的神奇魅力。

猜你喜欢
荔波全域景区
A New Species of Odorous Frog Genus Odorrana (Anura,Ranidae) from Southern Guizhou Province,China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美丽的荔波
“摘牌”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荔波——别样的美
梅花香自荔波来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