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备胎更换与检查》教学设计

2017-02-07 02:23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张风密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备胎导向检查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张风密

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培养实用型职业技能人才为前提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绝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已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但由于受到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部分教师在一体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使得教学过程存在“先理论后实践”或者“先实践操作再补充理论知识”的现象。这样的一体化教学只是虚有其表,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只有围绕汽车维修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1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备胎更换与检查》教学设计的构思

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并结合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通过明确任务、制订计划、作出决策、任务实施、检查控制、评估学习效果等环节,让学生学会如何工作。

本文以《备胎更换与检查》为例,构思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通过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为基础的工作过程六步骤,准确地描述工作过程的轨迹。教学过程由两位老师共同参与,其中一位老师扮演顾客,另一位老师扮演维修主管,学生扮演维修工人,通过“车子爆胎、请求帮助、更换备胎”的真实情境将工作任务导入课堂。通过“顾客”的提问,“维修主管”引导“维修工人”对备胎的作用、备胎的类型、备胎的位置、爆胎的原因、备胎的日常检查等知识点进行探讨与分析。在更换备胎的过程中,“维修主管”一边为“顾客”答疑,一边指导“顾客”在“维修工人”的帮助下使用千斤顶、扳手等车载工具学会备胎的更换。

2 《备胎更换与检查》教学设计

《备胎更换与检查》案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评价等元素,具体设计见表1所列。

表1 《备胎更换与检查》教学实施活动设计表

整个教学实施方案由7个环节组成:复习提问→情景引入→制定计划→任务实施→检验检查→点评总结→课后作业。在每个环节中,细化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基于不同环节的实施特点和设计意图进行学生活动及教师活动的设计。学生是行动的主体,教师是整个行动环节过程的构建者,同时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辅助和帮助学生进行每一个环节的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续表1

3 结束语

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一体化课程中是可以实施的,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能突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对课堂的综合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对多元化的课堂进行掌控;同时,并非所有的学习任务都适合此类教学方法,应选取综合性较强的学习任务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不断地探索和前进,在实践中总结与反思。

猜你喜欢
备胎导向检查
谁是谁的备胎
——简评《备胎》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检查版
检查版三
犬只导向炮
“备胎”及其英译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
Playjng with ch & sh
爱情备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