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基地创建助力农业品牌发展

2017-02-07 09:38叶新太
农村.农业.农民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

叶新太

积极推进基地创建助力农业品牌发展

叶新太

自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以来,我国农业品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程切实加快,成果与共识也越来越多。农产品品牌建设已经上升为推进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农业经营主体谋求发展的核心策略,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获得食品消费安全感的重要保证,也正在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常态。2017年年初,农业部决定开展农业品牌推进年活动,吹响了加快进军农业品牌的号角。4月17日,中国农业品牌发展论坛及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工作会相继召开,掀起了农业品牌创建活动的新高潮。4月2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进一步确立了品牌经济的新常态。如何迎应这个新常态,争取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中有所作为,笔者从品牌基地创建这个侧面谈一点体会。

充分认识品牌基地创建的意义

品牌基地是农业标准宣传贯彻的实践剧场。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农产品品牌化推进农业标准化,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践证明,农业标准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标准的宣传与贯彻,这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瓶颈。换一句话说,只有贯彻落实了的标准化才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实践中,我国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标准的认识、接受和落实,更多来自于看得见的成功的实践样板,而不是标准文本。近年来,农业部门在推进品牌基地创建过程中,既坚持严把组织管理、技术服务、农业投入品管理、全程质量监管和龙头企业带动等基本条件,又细化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服务,解除了广大农户的后顾之忧,取得了标准化生产显著成效。如河南省延津县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累计培训农民9万人次,使基地农户基本掌握了绿色食品小麦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河南省内黄县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实现了标准化技术明白纸入户率、培训入户率及生产标准化率均100%。

品牌基地是品牌农产品的第一车间。目前,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示范样板等品牌基地,既承担为品牌产品提供优质原料的任务,有些又同时直接从事品牌农产品生产。在各级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基地创建单位不断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投入品管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不断完善“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基地产品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可追溯,其农产品也都获得了广大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企业的信赖。如延津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基地吸引了达利园、盼盼、康师傅、克明面业、云鹤食品、贵州茅台、酒鬼酒和浏阳河等10多家知名食品和白酒企业,落户建厂或建原料基地;内黄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标准化基地也成为星河油脂、乐比乐饮品、宋都老倔厨食品等企业原料基地,这些企业的产品也因此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许可。

品牌基地是区域特色经济的经典名片。近年来,品牌基地创建突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区域规划,坚持“环境优良、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原则,实施过程中将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较好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基地也都成为区域经济的名片。如延津县依托“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基地”打造了“新乡小麦产业集团”,已初步形成以绿色食品小麦为头雁,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运输”为两翼的“雁阵”型产业发展格局,该县以小麦为基础资源的食品加工业已跻身全国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内黄县通过基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了花生品质,又由于多家媒体相继对该县基地建设进行了宣传报道,提高了内黄花生在全国的知名度和价格,亩均增收100元以上,既让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又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扎实有效推进品牌基地创建

积极开展全国示范基地创建。一是要按照“规范管理、产销对接、突出重点、稳步发展”的原则,围绕小麦、玉米、水稻、花生、油菜、红薯等集约化优势产业,积极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努力实现“稳步扩大总量规模、提供充足优质原料,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大目标。二是要按照“拓展产业功能与空间,展示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综合效益”的原则,围绕示范引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积极开展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努力探索融生产(种植、养殖)、加工、休闲和消费于一体,充分展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发展模式,带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三是要按照“环境优先、集中连片、合理规划、适度发展”的原则,突出生态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稳步开展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努力推进有机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地方优质产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四是要按照“可示范、可借鉴、可推广”的原则,突出“提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水平,打造精品形象,提高品牌影响力”,积极推进以县域为基础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示范样板创建,积极探索建立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进而发挥示范样板在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除上述重点推动的示范基地外,农业部也要求各地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基础上,推动开展规模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

积极推进河南示范基地创建。围绕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农业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进一步推动河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事业健康发展,扎实有序开展示范基地创建。在梳理总结近年来全省“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创建经验的基础上,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近日印发了《河南省“三品一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创建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创建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基地创建管理办法(试行)》(简称“5个《办法》”)。5个《办法》对河南“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创建进行了分类指导,并细化了基地创建的申报条件、认定程序和监督管理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河南“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创建的总规范和总要求,也是对接全国示范基地创建的有效措施,对推进河南“三品一标”品牌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应围绕“需求导向”和“供给质量”加强宣传,扎实推动基地创建工作。要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和“三品一标”持证人情况,分类指导基地申报和创建,切实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建设各具特色的规模化品牌农业基地,形成优势产业带,切实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等优质供给。在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切实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推进“三品一标”质量品牌、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协调发展,扩大农产品品牌经济效应。

(作者单位: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标准化简述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我的基地我的连
什么是绿色食品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
绿色食品